听叶嘉莹先生的神奇故事——梦中得对联


听叶嘉莹先生的神奇故事——梦中得对联

  叶嘉莹先生有一位擅长诗联的伯父,从小她就受到伯父的影响。那时过年家家都贴春联,叶嘉莹骑自行车出去给长辈们拜年时,伯父就让她仔细看看哪一家的春联写得比较好,然后回来告诉他。叶先生的第一首诗和第一副联语都是伯父叫她写的。正因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写出的诗联水平明显高于同龄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叶嘉莹在20多岁时,曾经在梦中得到一副佳联,句云:
  室迩人遐,杨柳多情偏怨别;
  雨馀春暮,海棠憔悴不成娇。

  上联“室迩人遐”,出于《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原意是说:他家离我近咫尺,而人却像在远方。
  杨柳多情,自古而然。宋朝的晏殊说“多情只是春杨柳。”(《秋蕊香·其一》)明代的杨慎言“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折杨柳》)从《诗经》开始,杨柳就几乎与离别不可分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南北朝·岑之敬《折杨柳》:“曲成攀折处,唯言怨别离。”
  下联“雨馀春暮”,是时节变化的一种情景。“雨馀”和“春暮”,两者似乎密不可分,“鸟啼花落春暮,云白山青雨馀。”(明杨士奇《题画》)雨后花落,海棠憔悴,易安居士的词描写得生动形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听叶嘉莹先生的神奇故事——梦中得对联

  只有具备深厚的古诗词功底的人,才会写出如此文辞流畅,用典自然的对联。这对于一位20多岁的女子来说,确是难能可贵。
  叶先生曾经亲口讲述了这副对联的创作故事:

  我是24岁的时候结婚,然后就随我先生的工作就去了台湾,所以那个时候呢,我内心有很多说不出来的这种感情。那后来呢,有时候我就做梦,我梦见我在讲堂,在黑板上写。写的一副对联:“室迩人遐”,这是《诗经》上的句子,说他住的虽然很近,但是我见不到他。“室迩人遐”。杨柳多情偏怨别,杨柳柔条千缕,代表千丝万缕的感情,可是大家用杨柳都是折柳去送别的。“雨馀春暮”,下过雨以后,春天已经到了迟暮了。下一场雨,花就都零落了,“雨馀春暮,海棠憔悴不成娇。”这是我梦里边的句子,我想这个梦里边可能就是我怀念故乡,我也回不去,所以我说“室迩人遐,杨柳多情偏怨别”。

  我当年才20几岁就经历了很多患难。无家可归,所以我是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苦难的日子,所以我才会写“室迩人遐,杨柳多情偏怨别;雨馀春暮,海棠憔悴不成娇”。

  做梦,常常是对自己潜意识的映射。有时候你经常想到一件事,可能你的潜意识的思想里就会存在一部分这样的内容,因此它们就会在深夜悄悄进入你的梦中。正因为叶先生时刻沉浸在诗词、对联的海洋里,因而在梦中那些曾经思考过的佳词妙句就“融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作品。

  做梦,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有时候被潜藏的智能以梦境的形式被激发。这种潜意识形成的做梦,有助于将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智能相结合,从而获取意想不到的结果。叶嘉莹先生这个“梦中得联”的故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听叶嘉莹先生的神奇故事——梦中得对联

附:
  国风·郑风·东门之墠①
  东门之墠,茹藘②在阪③。其室则迩④,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⑤,有践⑥家室⑦。岂不尔思⑧?子不我即⑨。
  注释
  ①墠(shàn):经过整治的郊野平地。
  ②茹藘(rúlǘ):草名。即茜草。
  ③阪(bǎn):小山坡。
  ④迩(ěr):近。
  ⑤栗:木名。
  ⑥有践:同“践践”,行列整齐的样子。
  ⑦家室:房舍;住宅。
  ⑧不尔思:即不思尔。不想念你。
  ⑨不我即:即不即我。我不想亲近你;即:走进,接近。
  白话译文
  东门附近有广场,茜草沿着山坡长。他家离我近咫尺,而人却像在远方。
  东门附近种板栗,房屋栋栋排得齐。哪会对你不想念,不肯亲近只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梦中   对联   白山   东门   茜草   家室   伯父   诗经   咫尺   国风   海棠   杨柳   潜意识   憔悴   多情   神奇   故事   体育   叶嘉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