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呢?


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呢?

孩子不是家长的机器人,家长不是孩子的仆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些老掉牙的词语经久不衰,依旧是大多数家长育儿的指挥棒。

好多家长在这么做的时候,隐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把儿子当做了机器人,却把自己当成了仆人。只要孩子成绩好,怎么都可以,业余爱好和道德品质早就抛之脑后,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孩子有孩子的成长空间,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一切为了成绩,结果就是孩子没有了自由,家长也没有了自由,家长和孩子都是畸形的发展,到头来成绩未必就好,即使成绩好也会失去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自由。

很多孩子在一切为了成绩的指导下,考取了名牌大学获得了较好的学位,到最终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很失败,正是因为忽视了成绩以外的能力培养和生活历练。前几年有个奇葩的新闻,一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家长陪同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走散后竟然通过派出所才回到了家。

成绩肯定是重要的,放在第一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一切为了成绩,把不该牺牲的也牺牲了,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成绩之外的那些东西和成绩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重视成绩的时候也把成绩之外的东西培养起来,你的孩子就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英语应该从中小学乃至大学的主科中剔除。到了大学基本所有的专业都不学中文了,英语倒是阴魂不散伴随始终。参加工作后基本上用不到英语,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倒不如把学生从徒劳无益的英语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好好学习中文和数理化,把业余时间多用来研究中外历史地理政治,唯有如此培养出来的中国大学生才更有水平、更有文化自信。当然了,英语不是不可以学,但作为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不是应该坚持自愿、有益、必要的原则呢?

大学生都浪费时间在过英语四六级,基础课和专业课倒成了可有可无,到头来专业课一塌糊涂,英语也是过了四六级了就扔掉了,最后一无所获,这才是大学生基础不牢固专业不精通的症结所在。

应该取缔一切校外培训机构,学习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学校可以专门抽出时间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家庭作业完全可以在每天最后一节自习课完成,学生不会做的作业发在群里让老师针对性进行讲解。国家可以开发免费的课件,方便学生在课后自由学习,对于教师参与校外培训一律予以开除,彻底斩断校外培训的利益链接。

高考不是终点,扔书没有出息!那些高考结束就扔书的学生,他们根本不懂何为知识,如果把滋养他们的书籍当垃圾扔了,那么他们学到的东西也会变成垃圾,直至他们的人生也成为垃圾人生!

那些攻击衡水中学高考加工厂论调,大都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差等生心态。人家衡水中学学生高考成绩好有错吗?高考成绩好就说明人家只搞应试教育不搞素质教育吗?难道高分就等于低能吗?谁说人家衡水中学学生的素质不高呢?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知识基础,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提供方法论。

那些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割裂开来的论点持有者,基本上没有什么格局,基本上对现代教育一窍不通,是典型的非白即黑形而上学。试问那些抨击衡水中学的孩子家长们,你们不希望你家的孩子高考分数超过700分吗?如果想的话,先把家长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先把你们的格局提高了,不要让你们的素质影响了你们孩子的应试水平。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基,试想连学习成绩都不及格能有什么样的素质呢?继续为衡水中学点赞!

废除高考只会加剧内卷。最近关于高考的舆论风向出现了一些危险的信号。先是批判衡水中学应试教育加工厂,后又开始以高考改变不了命运为借口来否定高考。两者如出一辙,都极具煽动性,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废除高考制度。首先人家衡水中学和其他高中一样,提高高考分数都是重头戏,只不过其他高中没有衡水中学做得好,也说明其他高中没有人家衡水中学学生的素质高,衡水中学应该是高素质才对,清华北大的学生哪个素质不好呢?废除高考制度能解决以上问题吗?

目前所谓的素质基本全是砸钱,音乐体育美术哪个不是大把大把地砸钱呢?穷人家孩子会种地会养猪,这些又不在特长考试之列。如果废除高考的话,穷人就更上不了大学了,划片招生就是个很鲜果的例子,到时候穷人家孩子恐怕连初中都毕不了业。为富不仁,越占有优质社会资源,越是怕穷人抢了饭碗。可以肯定地说,只有高考是改变穷人命运最轻松也是最单纯的路径,有些人通过所谓的素质教育来偷换概念,变着法地为废除高考制造舆论。如果不信的话,可以看看那些高考300分左右的艺术生的素质,再看看高考600分以上考生的素质,相信大家都会有清晰的答案。应试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大股东,试想当年为啥要扫除文盲呢?你不识字,你哪来的素质?你高考三百分,会画个画、弹个琴,这就是素质吗?公知们一直拿素质教育来否定高考制度,无非就是想掀起更大的内卷,无非就是为那样所谓的素质科目培训代言做广告而已!

应该对大学和大学生进行重新定义,不能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不能每个城市都有大学生,不能高考不及格都能上的学生都堂而皇之地唤作大学生。大专生不能等同于大学生,大学生至少高考分数应该及格,这不是过分的要求吧?高考成绩都不及格,哪有能力去攻读大学学位呢?

大学教育还应该是精英教育,职业教育不能称之为大学教育。对于高考600分以上的应该继续恢复大学毕业后安排工作的制度,如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录用这些大学生精英,如果这些大学生精英得不到国家很高的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精英们在情感上就体会不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清华北大等名校那么多优秀学子毕业后留学生不回国呢,还有很多大学生精英进入了私企和外企,白白流失了大量的自有人才,部分精英大学生毕业后反而占到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对立面,这不能不让发人深思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衡水   英语   校外   素质教育   穷人   青少年   家长   素质   成绩   精英   孩子   环境   中学   大学生   国家   体育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