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导读:国外早已深谙套路的“无限流”,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文 | 戴桃疆

与原创剧本“珍惜化”相映成趣的现象是一直被诟病、至今未退潮的“IP热”和“翻拍热”,无论是大IP还是翻拍经典,都有着较成规模的关注群体,比起毫无基础的原创剧本,对于仍然在过冬的影视行业而言,不失为一种降低风险的选择。

网络文学的规模化生产为影视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大量“爆款”网文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其中不乏科幻、惊悚悬疑等相对小众的类型,不过总体上影视改编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校园青春、都市情感、古装情感。“无限流”作为网络文学中的热门题材,集合了空间穿越、科幻、惊悚悬疑等多种风格鲜明的类型元素于一体,在各种网络文学网站上都占据了热门榜单的一席之地,受众范围颇广,却鲜见影视改编成果。

纵观既有的影视作品,勉强贴近“无限流”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也只有韩延导演、李易峰主演的《动物世界》。这部电影令很多观众和职业影评人对主演李易峰的印象有所改观,但市场反响并不尽如人意,迟迟没有续作诞生。网络文学门户网站的版权页面也能见到“无限流”题材作品影视化签约的公告,但尚未有影视成果和观众见面。去年年底,网飞(Netflix)出品的两部“无限流”剧集上映,口碑还算不错,不过韩国的《甜蜜家园》和日本的《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的整体呈现也昭示着国产无限流影视作品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无限流”的局限性

“无限流”本身是一个本土创制的名词,它滥觞于起点小说《无限恐怖》,主人公因为各种设定从三次元现实世界进入一个独立的时空,完成任务后再进入下一个时空,如此循环直到任务全部终结。这种服务于网络文学大长篇需求的故事设定模式很快就在本土网络文学中流行起来。“无限流”的整体观感相对游戏化,所进入的空间与现实世界呈现出显著的疏离感,每个相对独立的任务被习惯叫做“副本”,副本完成后会有相应的奖惩机制,“系统”会明确每个副本的规则,而每个副本中的NPC则会提供主角通关所必须的线索。

超出网络文学模式,这种“穿越”加“副本”的模式在国内外都并不罕见,欧美日本以及本土动画对此都有过涉猎。例如前述电影《动物世界》就改编自日本ACG作品《赌博默示录》,而这部动漫作品也有过日本本土影视改编。总体呈现出冒险和惊悚悬疑两大主要特点,是一种强调刺激的类型作品,海外大多涉及科幻、鬼怪和架空元素,而国内网络文学“无限流”则融合了本土流行的玄幻、修仙等元素。从流行元素的数量上可以看出“无限流”成为网络文学热门的成因。

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近几年兴起的广播剧行业对“无限流”的改编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读者对“无限流”的热情可以被转化成影视受众基础,广播剧制作成本相对影视更低,因而有若干无限流题材网络文学进入了广播剧改编,然而读者很容易因为广播剧缺乏画面感而对作品感到失落,这种直观情绪也说明这一类型本身对视觉呈现的依赖。但恰恰也是这些元素限制了“无限流”的影视化发展。

从影视受众偏好的整体方向上看,冒险类作品的受众比悬疑推理类更为小众,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不以双男主情感线为重要看点的《鬼吹灯》系列改编,在排除“盗墓”这个不和谐元素后,“冒险”成为它的主打类型,尽管这个系列推出过几部口碑稳定的作品,但并不能被视为“热门”作品。

无论是融合科幻还是本土热门玄幻元素,“无限流”影视作品整体都明显依赖特技和后期特效制作,成本远高于受众广泛的都市情感类型,对于正在过冬的影视行业,选择这种题材就意味着承担更高的成本和更高的风险。对于影视工业化程度更高的欧美日韩,这种操作实现的可能性更高,但就国内影视行业工业化刚刚起步就进入寒武纪的情况而言,冒险尝试影视化或许并不明智。

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起步不怕晚,

怕忽视前车之鉴

网飞在短时间内密集地在东亚地区投放两部“无限流”影视作品恐怕并非巧合,韩国的《幸福花园》和日本的《弥留之国的爱丽丝》都有血腥恐怖元素,悬疑感强,情节紧张刺激,整体上延续了日韩影视工业对于恐怖题材的熟练把握。普遍认为,在现实社会环境相对较压抑的时期,辅助观众进行情绪宣泄的恐怖题材就会流行起来,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和次信贷危机初始的时候,泰国、日本、韩国都涌现过大规模的恐怖片创作热潮。随着冬季来临,疫情再次反弹,社会情绪再一次转入沉郁状态,而近些年对“丧尸”类型的过度消费已经使得观众对这一题材失去热情。加之“丧尸”所具备的“人传人”现象容易让观众与现实中的疫情联系起来,消耗影视发泄带来的快感,急需新的能够包含恐怖题材的影视类型提供娱乐与感官刺激。

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从整体制作效果上,《幸福花园》和《弥留之国的爱丽丝》都呈现出较高的完成度。两部作品中的世界建构都有明显的从西方文化汲取养分的地方,《幸福花园》中的怪物基本延续了欧美怪物恐怖片中的形象,带有鲜明西方神话神怪的文化烙印。而《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则从英国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中汲取文化元素,主角的姓氏“有栖川”罗马音与英文女名“爱丽丝”相同,其他角色也有类似设定。对于国际化程度极高的网飞而言,西方文化仍然是全平台主导文化,两部剧集的西方元素也有利于排除地域性,吸引其他国籍、文化的观众。

日韩两部剧集也暴露出无限流影视化的危机,这一类型对故事中世界观整体建构逻辑要求很高,一旦故事的世界观出现逻辑上的瑕疵,就容易导致观众对剧情产生诟病,产生逻辑上的不自洽,从而消耗观众的好感和对作品的期待,典型的例子是《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中剧情推进未能向观众全面描述建构故事的世界观,导致后半程剧情与前半程出现严重的拼接感。《幸福花园》中的世界观相对完整,人类异化变成怪物,简单的世界观设定问题会使故事相对单调,在观众熟悉了打怪带来的强刺激后,后面的故事就无法再给观众带来初期的刺激感和新鲜感。

Netflix又上两部“无限流”,我们还有机会吗?

遗憾的是,国内影视行业尚未实现工业化,许多大制作电影仍不乏后期特效制作粗糙的问题,加上国内大多数影视作品在作品整体世界观把握和逻辑性的追求水平都不算很高,“无限流”这种对影视化起来对各项要求都不低的文本基础,距离真正实现“可视”可能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爱丽丝   广播剧   日本   世界观   受众   副本   悬疑   网络文学   题材   本土   元素   观众   类型   机会   作品   影视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