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导读:在时间的脉络中寻找“滚烫人生”,《披荆斩棘的哥哥》敢挑战、不遗憾。

文 | 黎河

“有人说,你老了;但另一方面可以说,你成熟了。”

当哥哥们重新组队出发,音乐落幕之时,哥哥们一起出场唱响《笨小孩》,一张张儿时模样的照片闪过,与初舞台上发光的自己同框,“滚烫人生”便成了题中之义。近日开播的《披荆斩棘的哥哥》以一场演唱会的形式,让全场酷燃不断的同时,也激起情怀不断。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从披荆斩棘的故事中,

走向另一个巅峰

尽管金曲一首接一首,“回忆杀”也让我们感慨万千,但是有些人只能留在回忆里,而有些人走出回忆,成就了另一个故事。

当《友情岁月》的旋律响起,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三人合体。

观众重回《古惑仔》中“黄金兄弟”的燃情岁月,台下观众和其他哥哥们也都纷纷跟唱。谢天华说,“那么多年大家能够走在一起,一帮人做同一个事情,你会有一个滚烫的感觉。相信我老了之后,这个回忆还在脑海里。”即便岁月如斯,但他们站在一起,便是“兄弟”的意义。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除此之外,林志炫一嗓子依然能够“封神”,让人梦回《我是歌手》;当言承旭一出现,大S送上祝福“杉菜永远都在”弄哭了多少人;而赵文卓的“功夫”,黄征的“奔跑”也相继把大家拉回到记忆的轨道……

每一位哥哥,有背后的故事,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荣誉。他们经历过披荆斩棘,才走到我们面前,而如今又再一次在我们面前披荆斩棘,走向另一个巅峰。“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十二小时”“十五小时”……当哥哥在宣誓卡上的训练时间越写越长,他们对于自己重新出发的定义也越来越清晰。和从小到大的榜样黄贯中一组,瑞奇很紧张,在彩排时频频出错,这也导致了他更加紧张。接受过鼓励之后,他又付出加倍的训练时间,只为对得起站上舞台的几分钟。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表演的水准还是最重要的,不是为了来凑一下热闹。”敖犬甚至主动建议:“老师,我们的表演尽量不要那种(眨眼、甩胯)。”不油腻,追求质感。当面对队友一次又一次“再来一遍”的要求,尽管张晋的肌肉疲劳已经差不多了,但“看到他们那么努力,那么尽全力,就是又有动力又有压力”,“我应该起到一些作用,说可以克服一些困难。”

作为舞者,刘迦觉得榜样远远不应该是“靠我们的外形,靠我们的年龄”,“当下的年轻人应该有怎样的实力和态度,拿出我们的专业本领,呈现出好的作品,让大众去喜欢。”而同样擅长舞蹈的李响觉得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已经完全来到一个陌生的圈子,“但是我愿意迎接所有的评价,我就是站在台前的人。至于你是不是喜欢我,这是你的自由。”

找到时间的线索,

让厚重和多元来说话

华人男性的面孔,在这个舞台变得清晰而锐意。

所谓“锐”,指的是任何人,一定有非常强烈的价值主张和非常鲜明的风格个性。一场表演,几乎看不到雷同的脸,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质。

“不撞款”的阵容、“不油腻”的演绎、“不套路”的模式,各个年龄段的哥哥们也正在突破困局,通过打磨表演、真性情的表达,不管是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的《友情岁月》,还是瑞奇、陈辉、黄贯中、张淇的《不再犹豫》,或是赵文卓、张云龙、李云迪、言承旭、刘端端的《流星雨》,每一次舞台的绽放都让“滚烫人生”更生动,也更有质感。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与近年来国内演艺圈流行一窝蜂的造型、脸型不同,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舞台上,跨越年龄、领域和风格的多元审美带来另外一种高级感。这也恰好是节目珍贵的地方,它没有用固定的男团模式来约束哥哥,没有把市场上的审美标准强加在哥哥身上。

事实上,来到节目的哥哥们也不信这一套,几十年下来他们已经有自己成熟的审美和标准,而节目所做的是放大和通过组合碰撞达到加乘的效果。

当张智霖说,“我已经四十九岁了,只会每一年越来越老,然后就知道现在大概剩下多少时间能跟观众有体面一点的表现,可能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当林志炫说,“我现在毕竟不年轻了,我会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岁月,保持我的声音。”当言承旭说,“我觉得当自己愿意去接受自己开始不完美的时候,某部分代表你人生另外一个旅程,它正在打开”……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披荆斩棘的哥哥》从另一个更温柔地角度去解释哥哥们被时间打磨出来的精神特质和“滚烫人生”,节目到最后实现的是鼓励每个人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男人是应该吃点苦才能长大的。”甚至有的哥哥说,“想给孩子们证明一下,他的爸爸现在依然还在努力地奋斗着。”“快来听还有新的故事准备出现,一个火的那面,一眼就会看见。这肯定会是一个特别滚烫的夏天。”欧阳靖在自己的说唱中表达态度,节目也瞄向了更需要勇敢无畏、忠心热血的“哥哥”们。用男性成长的脉络,表达了可能不太勇敢的男孩,而后使其在经过残酷压力与艰巨任务的捶打之后,逐渐融入团体、释放自我,成为了一名真正披荆斩棘、肩负使命的男人。

言承旭坦言饰演道明寺后几年“突然很迷茫”,“我很不知道怎样让自己更好,因为那个时候你身边充满了很多声音。最可怕的是,那些声音都是好听的,都是称赞。可是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是你人生里面最受用的吗?”男人温柔的反思、成长的弧线,也构成“披荆斩棘”的一部分。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一个印迹在哥哥们身上的明确线索就是“时间”。凭借自身实力成为特定时代的流行文化代表,伴随着作为节目风向标人物身份的确立,哥哥们的气质基调和节目引导方向也逐渐明朗、清晰:只有厚度才能撑得起人生,也只有时间才能见证滚烫。

要禁得起市场拷问,也要耐得住时间推敲,以“实力派”来塑造引领正向、积极的流行文化气质,成为《披荆斩棘的哥哥》的关键词。

好的文娱市场绝对不能仅限于颜值和流量,经得起时间考验、有生命厚度的人和作品才是稀缺资源。正是基于此,《披荆斩棘的哥哥》希翼描绘出一条可期的轨迹:既呈现多元、健康的男性魅力,也能以各种有影响力能带来共情的作品接受市场考验。

当底气来自阅历,

这样的男性群像才好看

一群男性的节目会“教条”“爹味”十足吗?

开播前,不少观众都有这样的担忧。但当节目播出后,这种担心成了多余的,没有高高在上,在这个角斗场中,实力显然成了最流通的社交货币。

凭实力让赵文卓等各位哥哥刮目相看的“弟弟”布瑞吉,队长宣言就收获一众大哥的心;刘迦带来了一首《刀剑如梦》,舞蹈实力演绎了什么叫侠骨柔情;瑞奇只要说到吉他和音乐,话匣子就收不住了!黄贯中也说他是真正的“内行”……当这些有足够经验的哥哥和实力超群的弟弟们一起重新站上舞台,他们的组队不仅是一种加成,更给队伍充当了榜样。当实力+闯劲+底气+阅历,这样的搭配在一起,男性群像便会内在驱动地“去油”。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滚烫人生,可能是在某一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你再去挑战一些自己没有尝试,或没有挑战过的,这是一种滚烫。”张晋说,“努力之后行不行,真的不是自己能够说了算,但是如果不努力,哪怕成功了,我觉得可能是侥幸的成分。”

摸爬滚打后,重新出发。哥哥们没有去迎合观众,讨好用户,而是在整个节目过程当中不断磨炼自己,不断发现自己,同时进行自我提升和突破,为时间的答案再盖上一个亮眼的戳。

近年来,有关舞台上男性的审美逐渐固化,虽然其中有一些创作和变化,常常会引发一些争议,也曾经被质疑是“矫枉过正”,但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说,像《披荆斩棘的哥哥》这样的节目确实让整体形象变得更加多元,男性早就不再单一化、功能化——这无论是对于文娱行业的发展,还是观众的选择来说,都是一个向好的信号。

穿过时间沉淀的“哥哥”们,“滚烫人生”凭什么激起热泪?

在为当前文娱市场不断输出更臻成熟的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打开更多关于“人”的类型化的可能,除了一段时间以来对明星几近惯性审视的有关“年龄”“形象”的固有规则和标签,“实力”或许才是衡量大众认同的最牢靠武器。

不管是什么样的男团,到最后都必须去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去正视自己,提升实力。这一次《披荆斩棘的哥哥》把内核聚焦在“滚烫人生”上,“滚烫”二字,反映出节目重点放在对哥哥们能力、实力、品格的再度打磨。“人生”二字,也表明了每个人在节目中成长的可能性。

显然,《披荆斩棘的哥哥》不愿意让自己止步于一档围绕流行文化做文章的节目,而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它不是一场成团游戏,而是一次次有关时间的对谈。

无论是年过半百重回舞台不想留遗憾的哥哥们,还是从自己领域舒适区走出来重新挑战的哥哥们,经历了这些年略显浮躁的文娱市场,再来回望这些对哥哥们成长历程和人生态度的全景式展现,节目显然想要书写一份更具想象力的答卷:既要在经典中重新定义流行文化气质,更要用共时性的成长去抵抗行业泡沫的“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哥哥   时间   人生   披荆斩棘   大众   的哥   热泪   文娱   观众   舞台   实力   男性   岁月   节目   体育   文化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