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英国式育儿,培养个冷漠的孩子也没啥不好吧?

微博上看到一个三胎妈妈的日常作息,从早上六点半开始,洗刷忙碌,接送三个小孩,早上花三四个小时忙小孩,下午四点后又要开始陆续接孩子放学,送孩子上补习班,带更小的孩子亲密互动,这样一套程序直到晚上9点半才能走完。

看完之后不寒而栗,中产家庭不敢多生,原因大概就是怕被小孩占据掉所有时间。就算只有一个,我日常围观小陈的作息,也觉得颇不容易,小孩放暑假以来,每天早上8点准时喊爸爸,这时爸爸要起床给小孩准备早餐,吃完出门去游泳,中午找地方吃饭,下午去博物馆参观,晚上有时间要带小孩去剪头发。如果一天都在家里,会安排上写字课,线上外教课,读一本带拼音的书,完成暑假作业,带小孩在小区里锻炼身体。

闲不下来,是当代父母的一个特征。就算是我,平常尽可以用工作的理由打发走孩子,但很多时候还是不忍心,要跟小孩一起看看书,出门散步,观赏一下他捉的虫子,不管跟他在一起待多久,你都会发现一个事实,小孩精力旺盛,没一会功夫就能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我们认为这就是最正确的爱,亲自陪伴他,从不放过他成长的任何一个瞬间。

铁血英国式育儿,培养个冷漠的孩子也没啥不好吧?


直到最近我开始看《简.奥斯丁传》,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奥斯丁太太一生生育八个子女,为了让牧师公馆更整洁,更容易管理,她会在孩子出生的头三四个月亲自哺乳,然后把婴儿交给村里的乳母照顾一年或十八个月。换句话说,她没那闲工夫亲自照料小婴儿。

简.奥斯丁出生三个月后,被送到村庄里的养父母家抚育。要等到能开口说话,稍和人沟通,稍明事理时,才回自己家。那个时代的母亲,好像很容易持有这样的观点,“想方设法摆脱他们的烦恼,他们此时只如植物,稍后也不过如同动物。”

这本书里提到有一个小孩,被送到粗壮的农夫乳母家,足足四年没有父母的音讯,除了偶尔来一张便条,问问孩子是否健康。

这对孩子好不好?传记作者是这么评论的,说简.奥斯丁一生跟母亲保持着感情上的距离,从她的信件上看出来,“书写人好像从来不曾打开过自己的心房,而对这个无时无刻不躲避亲密关系的成人,你的感觉是,她孩提时代便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哪里会有安全,她全副武装等待被弃的一天。”

但就是这样的简.奥斯丁,写出了《傲慢与偏见》,一个乡村牧师的女儿,一生从未怎么远行过,却有十足的写作天赋。那股热爱自嘲的劲头,深入人心的敏锐,啊,都是因为她妈妈把她扔给了乳母吗?

铁血英国式育儿,培养个冷漠的孩子也没啥不好吧?


如出一辙的是毛姆,毛姆传记里,提到照顾毛姆童年的是一名法国女佣,当时毛姆一家住在法国,早上,女佣带毛姆去见母亲,那时母亲洗完澡正躺在床上休息。见过母亲后,他会被带出去玩儿,通常是去香榭丽舍大道。下午,母亲有可能陪他一起喝茶。虽然陪的时间不多,毛姆的童年已经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8岁时,他母亲因病去世,再过两年,父亲也去世了。

毛姆多次在作品里袒露过心迹,这些童年没有得到父母充分关爱的小孩,都会一生敏感,“小时候得到的爱太少,以至于后来被爱都会令他感到尴尬……人们赞美他时,他不知该怎么回应,表露情感时又觉得自己是个傻瓜。”

隐约记得他还嘲讽过上流社会的太太,扮演一个好母亲,只需要在下午三点,让保姆把小孩带过来亲一下,即可完成任务。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恍然大悟,原来英国文学里源源不断的自我嘲讽,时不时忽如其来的孤独感,可能都跟从小没和父母亲密接触有关。

我最喜欢的作家奥威尔这么形容自己的母亲,“一个喜欢打桥牌的无聊女人”。显然,他小时候应该也没怎么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因为母亲除了喜欢打桥牌,还喜欢看戏,游泳,去看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等等。

以前的女人,当妈的情感包袱也太轻了。

现在的母亲卑微到什么程度,稍微说了句重话,小孩嘴巴一扁,你竟然会思考,他会不会留下童年创伤?把自己弄到精疲力竭,还经常觉得愧疚。生了二胎,觉得对老大愧疚,不能给他百分百的爱了,出门出差几天,也觉得愧疚,小孩想妈妈怎么办?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一篇小说,说几个闺蜜聚会,其中一个是单身妈妈,为了出来给好朋友过生日,把五岁小孩留在家里给保姆照顾。我心想,这人准是扯淡,正常妈妈怎么会觉得好朋友过生日比小孩还重要?后来想想,或许是一种防御过度。

这么铁血的英式育儿,培养出的冷漠小孩,常常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天性。

而在父母关爱下长大的小孩,怎么说呢,他有时是那么地恃宠而骄,只要看到你,忽然一张明媚的笑脸垮下来,开始生气了,因为看见你闲着,没有陪伴他,他觉得你做错了什么,他是那么理直气壮,觉得妈妈就是为了照顾他而生的。

我丈夫小陈常说,小孩有小孩自己的路。

但我经常生出这样一种惶恐,小孩的父母从小这么爱他,理解他,长大后,他还愿意出门走自己的路吗?

倒是那些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从小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远走高飞。

当代育儿老是强调要给小孩多么亲密的爱,多么全面的照顾。

这一代父母得到了什么?三四十岁还需要正襟危坐辅导小学生写作业。

实话实说,你是不是也有点想梦回简.奥斯丁时代,做一个忙碌的,不参与小孩事务的父母?或许会培养出一个冷漠的孩子,但你却是一个完整的大人,再也不用给小孩念绘本唱儿歌啦。


铁血英国式育儿,培养个冷漠的孩子也没啥不好吧?

文/毛利

公众号/和毛利午餐

一位刚正不阿且妩媚动人的专栏女作家,新书《全职爸爸》已上线。本号旨在推动人类情感发育,前世欠你的500次回眸,现在一并还给你!欢迎关注 ^_^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毛姆   乳母   孩子   都会   桥牌   好朋友   法国   英国   愧疚   冷漠   童年   早上   小孩   父母   母亲   下午   妈妈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