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不如自己的小孩,是中产父母的宿命

在朋友圈看了两篇文章,心情有点沉痛。一篇讲海淀家长档次有多高,都是高中奥数班顶尖高手,清北出身,留学海外名校,回国专攻科研,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是去年诺贝尔奖得主的最新研究成果,医学的最新突破等等,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普通人压根听不懂。


另一篇讲丁克为啥不想生小孩,是因为观测了一圈,在妈妈群里得出结论,现在中产家长鸡娃这么凶,以后这些小孩普遍还不如父母,那生来干嘛,为孩子操心一辈子吗?

前一篇,让我望尘莫及,作为一个家长,我可太平凡了,智力上别说高中奥数,就是小学奥数你跟我谈两小时,我可能还是做不出来。


财力上更加平庸,刚开始送儿子去打高尔夫,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以为会有什么成绩。看完一篇纽约时报写的中国高尔夫未来,才知道好几年前开始,国产土豪已经不包二奶,改为送小孩去深圳观澜湖训练高尔夫,教练请澳大利亚的,一个月专程飞过来十天,要去高尔夫训练学校,就去泰格伍兹前教练开的,为了打球,还得专门在观澜湖旁边买下一整栋别墅。


我默默看完,又有了一种钱掉水里的叹息。

后一篇,说小孩以后还不如你呢。其实倒也正常,对儿子的期待,我和小陈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一开始我们觉得他是个早产儿,又是个高需求宝宝,肯定有那么一点天赋异禀吧?


没有,骗人的,送进幼儿园一瞧就知道了,哥们永远都在奋力追赶别人的脚步。


幼升小的时候,我们努力择校,心想怎么也要奔着全美前一百高校去吧?等上了小学一年级,主力带娃的小陈说,嗯,我觉得他以后能上个国内的大学也不错。

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晚上散步时,我们再一次调整了期待:不管上不上大学,他将来只要不啃老就行,对不对?

月光下,我其实在内心暗想:将来他要真的日子比较难,应该也会偷偷塞点钱吧?

也许有人会说:培养出这样的儿子,你不羞愧吗?

不,我已经想明白了,小孩长大后不如自己,本来就是中产父母的宿命。

我回想了一遍,这几年看过的欧美影视剧,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正常的,优秀的中产父母,却养出了一个怎么看都挺不怎么样的子女。

长大不如自己的小孩,是中产父母的宿命


迈克尔.道格拉斯这两年拍了部名叫《柯明斯基理论》的美剧,他在里面演一名好莱坞的表演指导,曾经也是风光无限的演员,步入老年时,开了一所表演学校。


这个七八十岁依然挺帅气风流的老头,女儿一点没有继承到优秀的基因,只是一个中年发福,在表演班里当前台和负责后勤的平凡人。

但是相比里面的另一个老头,这样的可以时刻陪伴的女儿已经好多了。经纪人纽兰德在经历爱妻逝世后,甚至没有第一时间给女儿打电话。


四十多岁的女儿,在得知亲妈时日无多后,连一次探望都没来过,自己饱受药物困扰。老头愤愤不平地说:是我自己的错,我把她惯坏了。

长大不如自己的小孩,是中产父母的宿命


他对好友说:你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当年没给你女儿买一匹真正的小马。

我想起几个月前全家一起去住酒店,前台送了张骑马券。儿子在马场上骑了一圈马后,很开心地说:妈妈,我喜欢骑马。我当即回绝:不行,妈妈买不起马。

当时竟然在内心略略挣扎了一下:是不是该朝可以买得起一匹马这种方向努力一下?

你看,中产父母为了孩子,拼起来简直丧心病狂,完全没有理智。自己可以租房,但有了小孩再租房,内心深感欠了小孩一千万,自己可以共享单车,但你要送小孩没有一辆过得去的私家车,总觉得不是滋味。

我本以为这是我自己的虚荣心,没料到有个男作家也写了一篇,说自己骑助动车送小孩上学,小孩主动要求,在某个路口就停下来吧。

要说不在意都是假的,孩子都懂,大人怎么会不懂?

大人总是要为小孩托底的,只有意识到自己没后路的小孩,才会拼命向前跑。

这些小孩,就是好不容易奋斗成中产的当代家长们。小时候如果不是班级前三年级前五,你只能变成小镇游戏厅里游荡的差生,被老师看不起穿件漂亮裙子还要白一眼的笨女生,这些人过个十几二十年,和父母一样,坐在街角的麻将馆搓麻将。

因为不想要这样的人生,才自己往上游。但是现在中产家里的小孩,真的会觉得父母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吗?

儿子说,长大我还想跟你们一起住。

于佩尔演过一部镜头很美的电影,《弗兰琪》,故事讲一个发现自己身患癌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著名女星,把自己的亲人召集到一个风光旖旎的葡萄牙小城,辛特拉。一方面是享受一场家庭旅行,另一方面想交代下自己的后事。她有两个小孩,都活成了普通人。

长大不如自己的小孩,是中产父母的宿命


活到生命尽头,她脑海中想的,竟然是赶紧为中年的儿子安排一场相亲。儿子即将搬到纽约生活,而她有个做化妆师的好朋友也住在纽约。她一厢情愿认为,两人认识认识没什么坏处。所有人都想不明白,我也觉得,一生活得潇洒自在的女明星,为什么要操心儿子的感情生活。

后来终于明白,很多人以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活个前程。但在父母眼里,只希望小孩幸福,前程很重要,但活到一定岁数,会发现前程这事没什么所谓。

有个还愿意跟父母见见面的小孩,一家人遇到事能够拥抱在一起,已经是唯一的渴望。

他不如我?那是世俗意义上的,王朔说得对,什么叫成功,不就是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对他百分百的投入,只为了无愧于心,我尽力了,孩子。同时保持低期待值,没事的,以后不赚钱怎么了,你妈稀罕那点钱吗?


长大不如自己的小孩,是中产父母的宿命

文/毛利

公众号/和毛利午餐

一位刚正不阿且妩媚动人的专栏女作家,新书《全职爸爸》已上线。本号旨在推动人类情感发育,前世欠你的500次回眸,现在一并还给你!欢迎关注 ^_^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中产   道格拉斯   小孩   父母   纽约   前程   高尔夫   宿命   老头   内心   儿子   家长   女儿   期待   妈妈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