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内容简介

《爱弥儿》是一部教育学著作。作者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经过长达20年的思考,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卢梭终于在1762年6月推出了他的力作《爱弥儿》,他认为这部书是他所有著作中最有价值,最重要和最好的作品。

《爱弥儿》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孤儿爱弥儿为例,讲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家所经历的一系列故事。

书中阐述:孩子成长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0-2岁、2-12岁、12-15岁、15-20岁。每个阶段都有教育孩子的方法。

《爱弥儿》内容简介

婴儿期的教育

0-2岁需要自然教育。所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未经加工的,都是最好的。自然教育的其实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这段时间自由成长。

简单说就是: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这个时候的孩子内心是极度脆弱的,你对他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他后期的性格发展。

怎样进行自然教育呢?

第一, 因材施教,了解婴儿喜欢什么,充分发展婴儿的天性。

第二, 遵循自然,跟着孩子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不相同。

第三, 反对脱离实际的教育,记得让孩子多动手。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爱弥儿》内容简介

卢梭建议对0-12岁的孩子进行消极教育。即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成人的我们,不干涉,不灌输,不压制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们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品德。

消极教育并不是“无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有两件事要做。

第一. 观察活动中的儿童,了解儿童的自然倾向和特点。掌握孩子的喜好和孩子的性格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给孩子更有利于他的教育。

第二. 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

童年期的教育

卢梭提出“以童为本”按照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每一种性格的孩子都自有他的特点,遵循他的天性,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卢梭从学习、感悟和游戏三方面进行“以童为本”的教育。

《爱弥儿》内容简介

在学习方法上,卢梭提倡的是“注重感悟,而非一味灌输”,反对在孩子的儿童阶段对其进行大量的知识教育。

锻炼孩子动手、思考和感悟的能力,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总是渴望获得新知识的感觉。

《爱弥儿》内容简介

游戏具有认知的功能,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知识的魅力,这比单纯口头教育更实际的多。

只要方法得当,游戏也能成为学习的一种。

《爱弥儿》内容简介

对于步入社会的孩子来说,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进入这个门槛,就要拼你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逻辑能力、抗挫能力等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学校从来不会教。

只有生活才会感悟这些能力。

当孩子在和伙伴们玩耍时,就是在锻炼交际能力;当他们讨论一个游戏如何玩更公平时,就是在锻炼逻辑能力;当孩子在游戏中遭遇失败时,考验的就是他的抗挫能力。

卢梭反复强调,学习应该让孩子注重感悟,不要一味灌输,这是因为学习知识必然要经历“认识——感悟——知识”三个阶段,失去了任何一个阶段,知识都得不到充分吸收。

《爱弥儿》内容简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本身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如何思考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

卢梭在教育爱弥儿的过程中,曾这样说过:“要他学习或游戏,在他看来就是一样的,他的游戏就是他的学习”。

少年期的教育

依靠自己立身做人,有一技之长。

卢梭教育爱弥儿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怎样取得知识,是教他准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

而这一切就是让爱弥儿明白,大千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秘密等待他探索,让他明白“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爱弥儿》内容简介

只有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时,他才能用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才能用规则来规范自己,同时他才能察觉到周围人的情绪。只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少年期必须要做的几件事,包括有一技之长、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意识到自我。

《爱弥儿》内容简介

青年期的教育

此时此刻,你既不能对孩子管教太多,也不能不管不顾,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给孩子指导,其他的留给孩子自己探究。

《爱弥儿》内容简介

1、注重孩子爱自己和爱一切的人,如果你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要去爱自己和爱别人,那么其他的乐观、自信、互助、诚信、团结等美德都难以真正建立。

《爱弥儿》内容简介

2、要让孩子有所信仰,这个信仰不一定是佛教、基督这种,爱国家、爱民族、有集体荣誉感均可。

《爱弥儿》内容简介

信仰让孩子的内心,形成一把道德的标尺,才会自觉约束自己。

3、性教育:卢梭认为,何时让孩子获得性教育要根据孩子所受的教育、社会情况来决定,但是,在16岁左右,无论如何都应该让孩子知道了。

《爱弥儿》内容简介

有的家长会觉得,这种事情难以启齿,没办法真实地跟孩子讲出来,没有什么关系,你真正应该避免的,是色情的观念。

如何给孩子种下博爱的种子呢?就是要去掉虚荣心,想要让孩子爱他人,就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爱弥儿》内容简介

爱情教育

在《爱弥儿》中卢梭提出了他对于爱情教育的认识:“只有互相友爱、真心相爱、兴趣一致和性情相投,并以高尚道德为基础、赋予无限崇高的热情,才会建立起真正的爱情。如果没有爱情,生活将是不完美的。”

《爱弥儿》内容简介

爱情的三个特点为:真诚、有共同的语言、道德(韩寒的一句话:“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就可以,这期间包含了理解、宽容、道德、责任等问题。

《爱弥儿》内容简介

爱情教育可以教给孩子什么?

第一是道德教育。强调培养高尚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教育是爱情教育的基础。有道德的人才能不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

第二是性别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尊重性别的差异;二,性的概念。

第三是审美情趣的教育。不是要教孩子注重外在美,而是要让孩子注重心灵美。

如何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爱弥儿》内容简介

在遵循自然的原则下,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阶段性。

分阶段把这件事情渗透给他,随着他心智的成熟,渐渐和他探讨更深入的问题。

卢梭希望女性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社会中生活得更好,而这就使得女性接受的教育不同于男性。

10岁前的女子教育

第一,塑造优美的身材。不是瘦小,而是健康充满活力。要求女孩经常到户外自由玩耍、跑跳、表现出他们那个年龄活泼的天性。

《爱弥儿》内容简介

10岁前的女孩主要是对身体素质的培养,他认为充足的体力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必要保证。而女子也需要足够的体力,这样才能优雅从容地做事。

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培养孩子运动、舞蹈等方面的兴趣,这些都可以帮助女孩子塑造健康的体魄、优美的身姿。

第二,学习阅读、写作和艺术。

《爱弥儿》内容简介

卢梭认为,10岁之前,女孩子就要学会读书、写字,以及唱歌跳舞或任何其他的艺术了。

多读书才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才会让女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写作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与读书相辅相成,而学习艺术,则是要培养女孩的艺术气质,拥有审美。

《爱弥儿》内容简介

第三,防止懒惰

“积懒则笨”越懒惰的人越难以获得成长,更不必说在社会立足。

平时多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务劳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自己的生活做规划等。

《爱弥儿》内容简介

10岁后的女性教育

第一步:培养审美

卢梭认为,女孩子在小的时候应该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艺术不一定限于唱歌和跳舞,只要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称为艺术,总之要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

《爱弥儿》内容简介

第二步:理性的训练。

卢梭说:“女子应该培养一种能够协调社会评论和内在良知这两方面影响的能力,这样才不至于让她们走入歧途,又可以纠正偏见谬误的这种能力”

《爱弥儿》内容简介

所以,教给女儿审美、学习、勤劳等品质,要比金山银山都珍贵,这些都是女孩能够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

如何跟孩子谈论婚姻?

第一,恋爱和婚姻不是一回事,适合恋爱的,不一定适合结婚。

第二,婚姻不只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而是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比如承担起作为父母的责任。

第三,想要结婚,先要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人。(心智的成熟和能力的增长)。

《爱弥儿》内容简介

卢梭在论证中:天然的婚姻要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最好是从恋爱过度到结婚,如果父母横加干预,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婚后如何相处,卢梭用一句话概括,像孩子一般相处。就是婚后给你爱人最大的自由。

婚姻的目的是获得幸福,而不是戴上枷锁,所以保持婚后自由非常重要。

卢梭的教育真谛,人生终有一别,没有哪个父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但是你能做的,是留个孩子勇敢、独立、正直的品质,让你的孩子即使独自面对挫折,也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一切。


《爱弥儿》内容简介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没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但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卢梭   内容简介   注重   道德   父母   婚姻   能力   自然   儿童   孩子   女孩   艺术   社会   知识   爱情   体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