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朝鲜是中国山水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就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影响甚深,伴随着汉字、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儒学在朝鲜三国时期即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承认,并就此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扎根下来,成为此后两千多年来朝鲜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以朱子学为代表的新儒学发端于北宋,到南宋时基本定型。元朝时,朱子学被上升为国家的统治理念,并深刻影响到与其关系密切的高丽王朝。

在继承与发展朱子学的过程中,经过历代朝鲜学者的不断努力,成功地将其与朝鲜本土文化融为一体,使朱子学在朝鲜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下面,本文就将论述丽末鲜初朱子学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一、哲学主流思想的转变

自三国时期到高丽末年的1000多年里,朝鲜半岛一直以佛教思想为主导,尤其是在高丽王朝期间,受统治者推崇佛教的影响,信佛护教一直是高丽王族的一大传统。

而在丽末李朝革命时期,不但带来了王朝的更替,还开启了朱子学成为朝鲜半岛主导哲学思想的大门。

1、从佛到儒——佛学的没落和朱子学的兴起

⑴挽救国运,收拾人心

公元13世纪,朝鲜与元战败后,一直处于元朝附属国的国家形态,这一时期,朝鲜国内各势力纷繁交错,统治阶级内部已经十分混乱,农民造反事件也时有发生。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到14世纪末期,农民为了躲避残酷严苛的徭役与兵役,纷纷选择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导致寺庙中僧侣的数量急剧增加,为王朝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此外,佛教内部也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使其丧失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佛教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工具,就这样,之前一直作为国教的佛教逐渐丧失民心,无法再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统治国内新兴士大夫们。

在此情况下,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为挽救国家危亡、维系人心,想要通过引进元朝朱子学的方式进行一场思想上的改革,为传统思想理念注入新鲜血液,破旧立新,将佛学取而代之,以此达到拯救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混乱现状的目的。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⑵武臣执政后传统儒学优势不再

朝鲜与中国一衣带水,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朝鲜在文化上一直在吸收与接纳来自中国的先进文化,高丽前期,儒学一直占据着朝鲜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的主导地位。

高丽中期,由于统治阶级长期重文轻武,导致文臣日益骄横,肆意欺压侮辱武将,最终在1170年爆发了“郑仲夫之乱”,从此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武臣执政时期,传统儒学走向势微,一度处于呆滞状态,毫无生气。

一如安珦在《晦轩实记·题学宫诗》描述的情景:“香灯处处皆祈佛,萧管家家尽祀神。独有数间夫子庙,满庭春草寂无人。”可见当时儒学的凄凉景象,这也是后来朱子学传入与兴起的一项重要原因。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2、折中发展——儒学重归正统思想

作为一种新兴的改革创新理念,朱子学一经引入便被视为先进思想的代表,在政治上得到了新兴势力的鼎力扶持,并将其作为同守旧派斗争的武器。

高丽末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朱子学传播速度加快,为朝鲜推翻盘踞已久的佛教思想控制,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李氏王朝带来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1392年,李氏王朝建立,重新确立起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还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尊儒排佛”的规定。

在新进士大夫的积极支持与拥护下,很快,能够适应当时政治统治需要,维护地主阶级宗法制度的朱子学,就成功占据了朝鲜王朝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而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以及官方主流哲学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二、政治方面——德治主义与民本思想的提出

1、民本思想影响下的李氏王朝

在朱子学传入朝鲜长达五百左右的历史中,不论是在宗教信仰、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还是在社会其他领域,都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政治上,是高丽末期新兴士人对建立一个新兴的儒教式国家的探索。

⑴朝鲜化的儒学思潮

由于高丽王朝的没落,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之际,迫切需要新的统治思想,朱子思想正好适应了高丽社会的迫切需要而被引进、普及开来。

不过朱子学的传承者们并不是将朱子学简单地移植和运用,而是融合朝鲜本土的文化与民族特色,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是被朝鲜化的朱子学。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⑵对民心近乎科学的阐释

在朱子学民心得失论的影响下,郑道传将民本思想发扬到了极致,他在继承和发展朱熹的思想上,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百姓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提出:“然天下至广也,万民至众也,……,得其心则服之,不得其心则去之”(《三峰集·朝鲜经国典上》),可见,在他看来,君王地位的得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心的向背,唯有得民心者,其君王地位才能稳固。

作为一个彻底的革命派,郑道传还用“顺应天人”的思想来论证朝鲜建国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即朝鲜建国才是顺应天理的正确之路。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在他看来,高丽的最后一代王——恭让王已经严重失职并背离民心,其政权的正当性已不复存在,正所谓“政事悖乱,人心自离,天命自去”,因此他积极主张创新,认为朝鲜建国是合乎天理的必然选择。

2、仁政思想——朝鲜哲人创造性的体现

李氏王朝建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即如何保障这一新兴的政权得以长期存在下去。

革命派以朱子学为理论武器,结合中原诸多王朝成功的典范,通过实际运用,极大地扩展了朱子学的思想影响,为其发展与兴盛奠定了理论基础与社会基础,可以说,朱子学在朝鲜儒家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吸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经验,革命派在政治上提出了“德治主义”的王道政治思路,主张效仿中原建立一个既有统治机能,又有教化机能的封建集权制儒教国家。在儒家看来,仁政与德治密切相关。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朱子学传入后,在朝鲜学者掀起一阵新的“儒学热”,许多学者通过进入中原,或自寻资料的方式,想要加深自己对朱子学的理解。

阅读过众多儒家典籍后,朝鲜许多朱子学者都看到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只有以德治为基础,王权统治才能更好地、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就这样,在以德治国思想的规范下,一个中央集权的朝鲜李朝被建立起来。

三、礼学传入——韩人重礼风俗的形成

得益于儒家经义的教化与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朱熹承集儒家之大成,在礼仪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子礼学,提到朱子学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就不得不提《朱子家礼》在朝鲜家庭礼制中的重要作用。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1、儒家学习热潮——大量礼学著作产生

所谓《朱子家礼》,是朱熹为了摒弃繁缛古礼,推行三纲五常而撰写的一部通俗的礼学书籍,在南宋末年就已经传入高丽,不过在当时朱子礼学只是一种民间流传,并没有对高丽的礼仪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李朝建立后,将儒学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朱子家礼被统治阶级上升为官方行礼之仪则,用以除去佛教之淫祀,规范社会行为方式,这无疑为朱子礼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朝鲜李朝是朝鲜礼学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朝鲜朱子学者撰写了大量与礼学有关的著作,致力于将礼学学术化,并分立形成岭南几湖两大礼学派别,对丰富与发展朝鲜礼学的内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2、文化传播——影响社会教育领域

此外,《朱子家礼》对朝鲜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亦十分重大。以祭祀为例,朝鲜国王每年春、秋都要参与祭奠孔子的释奠礼,不仅要亲自带领朝臣参拜孔子,还要以朱子家礼来教化百姓。

此外,作为朝鲜朱子学集大成者之一的李退溪还在《伊山院规》中明确规定“以四书五经为本原,以小学家礼为门户”,确立朱子礼学在教化朝鲜社会秩序与礼仪风俗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朱子家礼》在朝鲜的流传为其社会礼仪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也是今韩人重礼的一大渊源。

丽末鲜初,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两国文化相融,形成朝鲜性理学

四、结语

丽末鲜初,是朝鲜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不仅在政治上实现了高丽与朝鲜两大王朝更替,还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启了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发展道路,为朝鲜性理学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并由此迎来了朝鲜朝500年朱子学的勃兴

朱子学在朝鲜的发展继承了朱熹的基本哲学理论,在与本国文化相融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朝鲜性理学,最终成为朝鲜长时间内的主流思想,为其之后思想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永恒动力,推动了朝鲜半岛历史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高丽史》

《晦轩实记·题学宫诗》

《三峰集·朝鲜经国典上》

《伊山院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朝鲜半岛   朝鲜   儒家   革命派   王朝   佛教   德治   文化   朱熹   儒学   统治阶级   民心   理学   思想   社会   国家   体育   朱子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