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所谓“藏雅与守拙”,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将自我光辉和才能掩藏起来而不被别人发现——毫无疑问,这种观念与我们印象中天衣无缝、全无瑕疵的美学倾向和鬼斧神工的美学工艺品大相径庭

诚然,不露锋芒是古人总结起来的大智慧,但美学作为满足人们感官需求的存在,在其它朝代多被渲染成“锋芒毕露”亦或是“光彩照人,路人莫不侧目以视”的固有文学形象。

宋朝作为前承封建历史发展顶峰——唐朝、后启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的重要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在此时都得到了高速发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加身的王朝,整个社会都大肆追捧“藏雅与守拙”的美学倾向。

一、简析北宋文人园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内容

宋代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中熠熠生光的王朝之一,不仅是因为历代文学家在文学作品中的渲染,更是由于其时代特殊的魅力

众所周知,宋代继承了大量来自唐朝的十分优秀的政治制度、文化成果以及经济发展福利以供自身参考借鉴,为己所用。

毫不夸张地说,宋朝是一个十分之幸运并且发展起点非常之高的一个王朝。而北宋文人园精神中“藏雅与守拙”的独特智慧,却并非直接来源于盛世的馈赠,反而受益于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政治局势和风云诡橘中文人墨客的挣扎自救

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1.详析北宋文人园林美学精神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藏雅与守拙”的美学观点在历任前朝都属于“极小部分人的美学世界”,并且由于没有被正统学派提出、亦没有较大影响力的文豪推崇,受众群体较小的同时创新动力不强,因此也使得这种美学观点存在不可避免的偏颇见地和局限性理念

但这种“藏雅与守拙”的观点来到了宋朝却迎来了彻头彻尾的新发展环境——北宋虽然在对外御敌上软弱无能,屡战屡败,甚至到后来羸弱的统治者主动接受了割地纳币求和、发生北宋著名耻辱外交事件——“靖康之耻”。

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其社会整体受教育水平可以称得上历史最高水平,高水平的物质文明辅以较高的民众认知层次和精神需求,使得“藏雅与守拙”的美学思想在北宋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也推动加快了北宋独有的文人园美学体系的进程。

2.概述北宋文人精神所囊括的主要内容和美学思想

北宋文人园林的环境和审美风向步入了和前朝大相径庭的发展路线——文人园林不仅有各种恬淡不夺眼的植物花朵装点,还偏好各种“自然原生”的景致来丰富园林装潢内容。

但北宋的文人园林绝不会造成一种景致的“堆砌和累赘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简远疏朗但形神俱在元素周全”。

此外,北宋文人园林格外重视景观与景观之间、装潢与装潢之间的和谐性与整体性,细节之间的相互呼应以及氛围感的营造,是北宋文人园林能够享誉后世且被模仿至今的最直接原因

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二:何为“藏雅与守拙”以及其和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关系

宋代的经济结构与其它朝代相比对于农业的依存程度不高,所以社会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开化,女性的生存发展空间更加宽松有利。

并且宋代社会从上到下都极为重视教育,重文轻武”的思想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说社会在这种文化观念的驱使下,对于美学的追捧和创新动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从大的政治背景上来看,宋代的统治者大都“喜文逐墨”,对于皇室乃至民间的园林美学活动的进行都给予了较大程度上的支持。

宋朝的“理学”虽然使得儒家学派禁锢人心的程度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使其更具有操纵民心的能力和导向并演化成统治者的思想工具。

但因为其主流统治思想已由唐朝的“积极入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中变成了更具商品经济思想发展的多元化职业选择。

宋朝社会的民众认识水平也和唐朝时期有较大差异——这种全社会的思想改变自然而然的反映到了北宋人民所住居所以及特色园林的结构构造和美学观念中,渐趋发展成一种文化导向和思想潮流。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出于美学追求、国威显示等原因等目的,开始兴建园林,由此也开启了北宋自上而下的园林追捧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宋文人园林美学说是一种美学追求、意识形态,更像是北宋的集体意志和共同追求的现实化反映

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北宋王朝统治时期,文学家开始出现一批女性代表人物,这不可以不说是宋朝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也在后来史学家对于北宋文人园林的价值评价得到了最高赞赏

藏雅与守拙的背后,是北宋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缔造出来的美学智慧,它根植于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壤,也结出了传承北宋特色文化观念的累累硕果——此果已留千年

三、“藏雅与守拙”的北宋文人园美学智慧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

“藏雅与守拙”在北宋时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其内涵和美学体系也被历代美学家和文人墨客扩充丰盈

从直观上来看,我们第一时间不会觉得“藏雅与守拙”这种“空洞无用、高屋建瓴”且充满所谓“不切实际的艺术性”的理论会对社会的实际发展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但实际上,就像那句——“文化和思想领域上的力量大于一切利刃盔甲,它直抵人们的心脏”,北宋的文人园精神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全方面、多层次的影响,甚至对于后代历史进程都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1.“藏雅与守拙”的北宋文人园美学智慧对当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重大影响

园林美学的繁荣发展,首先,毋庸置疑地肯定推动了北宋时期园林修建的数量急剧增加,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资和社会资源的损耗,但对于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以及民众从业数量的改善起了正向积极作用

园林对于多种装潢材料以及人工劳动力的需求,不仅推动了北宋整个社会商品经济水平提高以及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也满足了宋朝上下追逐精神世界的享受,衍生出许多围绕文人园林产生的文学作品——甚至,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中也出现多出文人园林景观,无不闲逸舒朗、妙趣横生且和谐天然。

宋徽宗在原来“一池三山”的园林格局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自上而下的不再拘泥于固定形式的审美风格的转变,更是推动了北宋时期社会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唤醒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活力

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2.“藏雅与守拙”的北宋文人园美学智慧对后世美学发展史乃至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北宋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史上风格特征和美学韵味四要素兼顾的最高建筑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除了建筑美学和理念设计对后世甚至日本的建筑风格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之外,更为重要的其实是文人园林所融入的人文观念以及自然和谐共生观念——而这些,才是园林的灵魂

文人园林,“精神满足”成分显然重要于“娱乐”这一浅显单一目的,这也是为何北宋文人园林能摘得文人园林美学桂冠:不以玩乐为目的,故而不单纯在意物质方面的营造和装饰的堆叠,这种“留白”的智慧直到现在还在建筑设计中广泛使用。

藏雅与守拙”作为北宋文人园林的终极智慧,已经不再拘泥于建筑美学领域,如今甚至更多被用于生活指导和先人智慧使用,流传极广。

总而言之,北宋文人园美学对于整个人类美学发展进程作出的巨大贡献甚至比其政权的历史意义更大、更深远,并且,我们有足够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推断——这种北宋文人园影响下的文化观念和潜意识将会长久存在。

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精神满足重于娱乐,藏雅与守拙是其终极智慧

结语:

北宋文人园精神以其独具特色和见地的美学观念以及颇有美学鉴赏价值和历史参考价值的园林艺术品等,在后世颇受追捧。

看似微小渺茫的北宋时期相较于前代的美学观念的巨大转变,不仅源于宋朝社会整体文化观念的导向变化,更为深层直接的还是来源于政治局势和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的变化。

而北宋园美学这种受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直接影响的意识文化领域的内容和产物,必将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变

美学作为人类生理需求满足后所迫切需要的“第二梯队”需求,毫无疑问可以直接反映当时历史时期人民的整体精神需求倾向,而北宋文人园美学精神隶属于这一范围,对于如今美学内容的启蒙以及史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

《宋史纪事本末》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代美学十讲》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宋史纪事本末》

《生活在宋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北宋   文人   美学   智慧   精神   王朝   宋朝   宋代   政治经济   后世   园林   观念   思想   社会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