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真正决定你能成为谁,是选择而非专业

去年的一天,我走进北京东边一个文创园去见一个高管教练客户。进入园区,我越走越觉得这地儿看着眼熟,白色的二层办公楼貌似是厂房改造的。

我突然意识到,这地方以前是国棉二厂,20多年前,我曾经在这儿实习过。

当年因为高考失利,我被调剂到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 纺织机械。

那时候,我绝想不到 20 多年后的今天,我会自信满满地走在同一个地方,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高考一直是国人的人生大事之一,因为这是一次可以把你读过的书,变成你脚下的路的重要机会。

如果说高考是一个人的考试,那报志愿、选专业就是全家人的考试。谁都怕选错专业,“一步错,步步错”。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读上喜欢的学校,心仪的专业。

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一看就知道不好找工作的专业。

毕业后,在一个不喜欢的城市,做着一份不算理想的工作。

就连那些毕业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拿着一手好牌,进入职场后也发现,要么牌打不出去,要么打错牌,很难翻盘。

难道在专业上,真的是选对了就能一帆风顺,选错了就会限制人一生的发展吗?


高考之后,真正决定你能成为谁,是选择而非专业

01 人生选择题已经不再是单选题

最近关于年轻人”躺平“的讨论有太多了,很多人总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懒、娇气、不能吃苦。

然而,我觉得年轻人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不想吃一个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吃的苦。


不像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无论选专业还是选工作(甚至选对象),几乎都只是在父母和老师给出的选择题中,力图争取最好的选项。


而且,那时候的选项也并不多,无论选了哪个选项 —— 公务员、老师、车间主任,反正都不会太糟糕。

每个工作都有能一眼看到头的线性发展路径。只要我们按照这个路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几乎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我们那一代人普遍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但因为选择的代价也并不高,所以也无所谓。

然而,随着社会进入了不确定又易变的多元时代,现在的年轻人,无论选什么,都不再有所谓线性的发展轨迹了。


今天火的专业,明天不一定火,甚至都不一定存在了。仅仅2018年,全国就有416个专业被撤销。


而且,专业不再等于职业,第一职业也不等于一辈子的职业。


比如我做了11年的IT,转型做了政府关系,现在做高管教练,目前正在琢磨一个新的创业方向。


而愈发长寿的人生,更是意味着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学习、工作、退休)将不复存在。人们在一生中会从事三到四个完全不同的职业。

是的,不是不同的工作,而是不同的职业。


这就意味着,人生选择题已经不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简答+填空+......每一个选择都是一次考试。


这对于上大学之前,仅仅学会了怎么准备高考这一次考试的人来讲,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即便有些人,对人生有着清晰地规划,但现实生活的压力却逼着他们不断向现实妥协。


于是,有些人选择“躺平”,有些人甚至躲在家中成为蹲族。过起了没有收入,没社交的当代“隐形”生活。


当一个人,既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又缺乏为选择承担代价的勇气,就只能躺着,蹲着。


这并不是一个个体的问题,而是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多方合力的结果。


高考之后,真正决定你能成为谁,是选择而非专业

图源:日剧《逃跑虽可耻但有用》


02选择很重要,做选择的能力更重要


《我的二本学生》的作者是广州一位高校老师,她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而这种后果一直延续到职场。缺乏主动思考能力是很多职场人的走不远,走不高的问题。

尤其当遇到一些“人生转折点”,比如换工作,结束一段关系等等,就会更加患得患失。

比如,经常有学员问:“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您觉得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啊?”

我怎么知道?这样的填空题,于答卷的人来讲,缺乏根本的背景信息啊!

或者,就会有人问:“我现在手里有一个更好offer,但又不舍得现在的工作,该怎么选?”
这样的选择题,缺乏最基本的选择标准 —— 什么是“更好”?

在学生时代刷题千万遍,也刷不出成年人现实生活中的答案。

而如果拿出学生时代刷题的本事来,不断的在现实生活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摸索规律,逐渐形成基于自己经验的一套“原则”,这样做起选择就轻松多了。

事实上,真正的高手,在做重大选择的时候,反而是靠直觉的

这种直觉并非本能,而是基于成千上万次选择后积累的一种”高级算法“。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和被选择,找到运算的参数,积累这些算法的逻辑,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高级算法”。


这就是选择的能力,是成年人最应当具备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能力。


高考之后,真正决定你能成为谁,是选择而非专业


03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做错选择」,而是「不做选择」

我的一个朋友,她最让我佩服的,不是她是清华学霸,企业高管,而是她上高中的时候,在一个暑假,自己把自己转学到了人大附中。转完了才告诉她父母。

你会发现很多牛人最牛的地方不在于有多聪明,而在于——当家人、朋友,甚至投资人等周围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想法是异想天开时,还能做出大胆决断。

作为一个 40 多岁才开始创业的中年妇女,我曾经以为选择创业是我最艰难的抉择。

结果才发现,创业后每一次抉择都不容易。作为一个CEO,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后果可比以前严重更多。

所以面对艰难选择,我最本能的反应就是“拖”。

然而后来我发现,你每做一次艰难而正确的决定,勇气就会增加一分。相反,你每做一次轻松却错误的决定,怯懦就会多出一分。

在《创业维艰》中,作者管这个过程叫做“培养勇气的过程”。

今天,创业的门槛不断降低,但是打造一流公司所需要的精神门槛——勇气,始终都没有降低过。

作为CEO,你的公司是勇往直前还是畏首畏尾,完全取决于你选择的勇气。


高考之后,真正决定你能成为谁,是选择而非专业

图源:日剧《unnatural》 图源:日剧《unnatural》

我的勇气就来自于大学毕业那年。作为纺织机械专业,对口单位就是国棉X厂。

然而,毕业的时候,老师说用人单位要招一个男生才能搭配着一个女生。

我当时就怒了,我才不要“买一送一”被搭配着进一个单位。于是,就凭着英语好进了一家外企。

记得把档案送到了人才交流中心那天,我特别好奇那个从小被家长、老师吓唬说“一跟跟你一辈子”的档案里到底装了什么?

后来才知道那个神秘的牛皮纸袋里,既没有老师的评语,也没有我考砸过的卷子,写过的检查.......我既释然又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一直以来,我们小心翼翼地过着别人期待的人生,害怕一旦犯错,失败就会“一跟跟我们一辈子”。

原来,真正跟我们一辈子的是我们选择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所以,作为你自己人生的CEO,你选择的能力和勇气又是怎样的呢?


高考之后,真正决定你能成为谁,是选择而非专业


——写在最后——


杨绛先生曾这样说过:

“你喜欢吃草莓,你会毫不犹豫的买下它;如果你不喜欢吃香蕉,但考虑到香蕉助消化,你还是会买它。

所以,喜欢是单纯的,不喜欢,才会衡量利弊。

在你犹豫的一瞬间,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

生活是选择的结果, 要么被动痛苦,要么主动幸福。

我选择,我承担,我自由。


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意思教练”

我们一起,让职场更有意思,让生活更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日剧   专业   选择题   算法   选项   勇气   年轻人   能力   老师   职业   人生   时代   考试   体育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