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红楼梦》——贾政是不是假正

再读《红楼梦》,发现贾政是受了些委屈的。

贾政受委屈

只因当初《红楼梦》也要减少麻烦,不免弄些“假语存”、“真事隐”的笔法,一来二去,就有好事者逮住这“贾”字不放,逢“贾”必反了。

于是,贾政,就成了“假正”,这就不妙了,事关大义,别的假,尚可敷衍推移,唯独这“正”字上的假,最难做文章。

语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们有多迷恋“正”,“假正”一名就有多嘲讽。

再读《红楼梦》——贾政是不是假正

说贾政是“假正”,等于宣判了他的死刑。

恰恰是这个宣判本身,最可疑。贾政真是假正经吗?

未必。

认为贾政“假”的朋友,大约是有些误会了“儒者”,他们对“修身齐家”或者“内圣外王”等等,做了太多发挥。

结果,发挥来,发挥去,都成了些说法,到最后拿这些说法的标准一照,就说贾政“假”。

其实,拿这个标准照任何人,谁也撑不住,都得“假”。

从这个意义上说,贾政实在是受了委屈的,他其实是一个颇有底线与自制力的人,甚至,还能当得起“好人”二字。

再读《红楼梦》——贾政是不是假正


好人做好事

当日,大家都知道他家宫里有人,祖上有功,皇帝还亲自发展他进来,是真正的“圈里人”。所以,人人都给他面子,人人都想从他这里得到好处。

比如,消息灵通的商人冷子兴,就建议罢官落魄的“禄蠹”贾雨村,抓住给他妹夫做家庭教师,且又都姓贾的机会,拐弯抹角撞上去,“央烦”他下。

雨村如何肯不来事?当然也这样做了。

一到帝都,就急急整了衣冠,奔到贾府门前,投了个“宗侄”的名帖。同京城的豪门攀亲戚,攀得还如此赤裸,雨村心理素质不错。

贾政竟见了他,因为他读了妹夫的推荐信,又知道雨村也读书,于是,不但“即忙请入相会”,面子给足,还“竭力内中协助”,解决雨村的进步问题。

贾家毕竟可以通天,所以,困扰雨村的,困不住贾家。

书中记载:“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就补了金陵应天府。

试问,雨村凭什么?是他运气好吗?这里,藏了贾政的做人。

再读《红楼梦》——贾政是不是假正


好与不好

世道同是一个世道,官场同是一个官场,但做人有不同。

在《水浒传》的世界里,也有一个“禄蠹”,他叫黄文炳,是个罢官的通判,住在江州对岸,一个叫无为军的“野去处”,没有实权,没有油水,没有希望。

捱到有一年,听说新来的江州知府蔡九,乃当朝蔡太师的儿子,而蔡太师,正是徽宗跟前大大的红人。

他就坐不住了,于是,有事没事他就经常过江,到这边巴结蔡九。

再读《红楼梦》——贾政是不是假正

这天,黄文炳快船过江又来了。他“买了些时新礼物”,“径去府里探望蔡九知府”,好像是常来常往,熟门熟路。

但《水浒传》笔法极细,来了个“恰恨撞着府里公宴”,好个“恰”,好个“恨”,好个“撞”,好个“公宴”,一下子就让“禄蠹”黄文炳露怯了。

原来这天,蔡九正好在府里请客,这黄文炳就立在门口不敢进去。

这黄文炳又想分点残羹冷炙,又不敢叫出声,又怕扰了主人的兴头,又不舍得离去。

他便选择等蔡九“府里的公宴”结束,好歹再与蔡九见上一面,把那点孝敬的意思和攀附的殷勤献上。

这里面,藏了蔡九的做人,他能让处心积虑的黄文炳“不敢进去”,可知豪门与豪门不同,潜规则亦与潜规则不同也。

把荣国公的孙子与蔡太师的儿子一比较,现在,能看出贾政的“好”了么?

再读《红楼梦》——贾政是不是假正

贾政的这种“好”,就来自于他那一身的儒者功夫。

儒者是这样的,能做到这样,就很“真”了,不算“假”了。

《红楼梦》里,对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设计,到这步也够用了。

别的不说,这种事上,贾政能做到这样,也算对得起他爱读的那些古书了。

还要他怎样呢?可以放过他了

#我说红楼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红楼梦   快船   帝都   水浒传   儒者   太师   知府   妹夫   笔法   不正   官场   世道   豪门   潜规则   委屈   体育   贾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