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原创首发

作家唐运泉 优质美文领域创作者

今年中秋节又在上海。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开车到广兰公园赏月。在靠近湖边的一个开阔草坪上,选了一块平整的草圃,一家三代老少六口通力合作,将带来的大块油布拉开铺在草地上,把月饼和柚子、桔子、提子、鲜枣和栗子等果品,拿出来往油布中间摆。

最兴奋、最积极的是两个外孙——八岁的皓皓和四岁的果果。他兄弟俩积极帮手,摆放月饼,分放果品,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摆好月饼和果品,让他兄弟俩安坐下来,再在每人面前放上小杯子,大人的杯子斟上香茶,小孩的杯子倒上果汁,一家人在月光下团团围坐,美美地赏月。刚露面的月亮还不是十分明亮,一会儿露出脸来瞧瞧,一会儿又躲入云彩。女儿拿出手机,先后与千里之外的西安、深圳两边亲人视频通话,互祝中秋快乐,与远方亲人“千里共婵娟”;同时,也不忘记晒晒我们赏月的浪漫场景。

四岁的果果,以他那稚气清脆的嗓音不停招呼大家,欢快地围着大家转,“认真负责”地给每个人分发切开的月饼和各种果品。公园,湖边,草坪,浪漫的月光下,洋溢着我们团圆赏月的欢乐气氛。

公园里赏月的人越来越多。赏月的人们,或是成双成对的情侣,三五成群的朋友,又或是全家老少齐出的家人,分布于湖边、水榭、草地、排椅、树下各处,或情话呢喃,或欢声笑语,看那奔月嫦娥,论那伐桂吴刚。

月亮渐渐明亮起来。也许是上海大都市的灯光与月亮争辉,我总觉得“月是故乡明”。我品尝着月饼,想起《红楼梦》中“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谜语,将眼前现实情景和历史长河联想起来,越想越觉此谜之妙。

品着月饼、果点,看着天上明月,心中想起了自己孩提时代吃“大月光饼”的往事。正在这时,大外孙皓皓问我:“公公,您小时候吃过月饼吗?”我说:“吃过。不过,我们小时候吃的月饼,没这么贵,也没有这么好,可是比这月饼大。”小外孙果果问我:“有多大呀?有没有这么大?”果果用他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在一起比了个圆圈。我说:“比这还要大呢。”“啊?!”皓皓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公公,那您给我们讲讲,您小时候吃大月饼的故事!”于是,我在上海的公园里,望着天上的月亮,给大家讲我小时候在故乡吃“大月光饼”的故事。

我最早吃月饼大约在四岁,就跟果果一样大,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中秋节。来我家走亲戚的姑姑,虽然已带有月饼等节日礼物,却仍然执意抱我到离家很近的集市上去,要再给我买个“大月光饼”。父亲与姑姑和叔叔是同父异母兄妹,解放前都是苦命人。解放后翻了身,姑姑待我的父母特别好,对我们兄弟姐妹特别亲。

中秋节那天,小镇的集市特别热闹。姑姑抱着我在人丛里挤来挤去,最后蹲在一个卖月饼的“箩头担”跟前,向那个卖月饼的老大爷买了个大大的“月光饼”挂在我胸前。故乡那种专为小孩子制作的“月光饼”,是比大碗口还要大、直径约有二十公分的大圆饼,用炒得极香的饼粉加白砂糖、红砂糖和花生碎粒为原料,用木刻饼印,印制成型再蒸。“月光饼”正面是印制出来的精美“福”字,“福”字中间有一个手指头那么大的红点,显得喜庆吉利而又醒目好看。

“月光饼”的边沿有一个红绳圈,既可用手提着那红绳圈玩月饼,还可将红绳圈从头上套入脖子挂在胸前,要吃月饼时拿起来就可咬一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故乡那样的“月光饼”是儿童最爱之物,有那么一个大大的“月光饼”挂在胸前,最令小伙伴们羡慕。

小外孙果果忙问:“公公,您给哥哥和我都买一个大月光饼,我们也在脖子上挂着吃,好不好?”我说:“那是公公小时候,公公的故乡才有的大月光饼,现在可没得买呀。”大外孙皓皓问:“公公,是您小时候吃的‘大月光饼’好吃呢,还是现在我们吃的月饼好吃呢?”我说:“各有各的好吃。六十多年前公公小的时候,好吃的东西不多,就觉得大月光饼特别好吃。现在生活好了,鱼肉都不稀罕,大家也觉得这么好的月饼都不见得好吃了。”

天空中有几朵云彩,月亮不时钻入云中,一会儿又从云中出来。这时,月亮开始亮起来了,也许是上海千百万的城市灯光与月亮争辉,我总觉得上海的月亮没有故乡的月亮那么大,那么亮。两个外孙在月光下的草坪上尽情嬉闹,不时又到他们爸妈身边拿点水果吃,我和老妻不放心他兄弟俩跑来跑去嬉闹,只好跟着他兄弟俩,看着这合家团圆,浪漫赏月,听着这欢声笑语,我和老妻都觉得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

户外赏月,尽兴方归。回到家中已是十一点多,一家人轮流冲凉后已是夜深人静之时。俗话说“人逢佳节倍思亲”,我躺在床上全无睡意,就特地将卧室落地窗的窗帘全面拉开,邀请月光进来谈心。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月光,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不由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想起了有关月饼的往事。

中秋月饼本是佳节美食。但时代不同、时势不同,月饼也有变味的时候。一九六二年中秋节,三年自然困难刚过,父亲林场给每个职工发了四个散装月饼。其时正值林场铲火界,护林防火任务很重。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父亲,不愿在工作正紧张的时候请假回家,他自己又不舍得吃那月饼,只好等到林场铲火界任务完成之后的重阳节才请假回家,从八十里外的林场将那四个月饼带回家来。原封未动的四个月饼,皆已长了黄毛(黄曲霉素)。父亲将月饼的黄毛洗净,放在煮番薯的锅中蒸过后,将每个月饼切成好几块,让大家都尝尝“五仁”、“豆沙”是何味道。父亲中秋节发的月饼不舍得吃,到重阳节才拿回家吃,味道自然就变了。

“关系也是生产力”风行起来后,送礼之风日盛,每年中秋“月饼促销大战”花样百出,月饼也是身价倍增。那些年,虽然市面上也有散装月饼和大众化盒装月饼出售,但高档月饼销量更好。名厂生产的四个一盒“双黄莲蓉月”就卖到三四百元;各种起着吉祥名称的、带有好寓意的“奇葩月饼”,销量更是出奇地好。例如888元一盒(寓意“发发发”)、1680元一盒(寓意“一路发”)的月饼,或配有两盒龙井茶,或配有一条高档香烟,又或配有一盒燕窝,商家促销手段可谓高明,赚得盆满钵满。

有一年中秋节前,我还在一家超级商场月饼专销部,见识过一种“超豪华月饼”。那种名叫“七星伴月”的超豪华月饼,包装盒有八十厘米长、六十厘米宽;盒面透明,可见盒内中间七个小月饼围着一个大月饼;上部中间横置一条软盒“中华”香烟;左右两边各竖放一块约五十厘米长的鱼翅;下部横置一根带“证书”的百年老山参。标价:13888元。那“超豪华月饼”,真乃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据月饼专销部人透露,那“超豪华月饼”的买主大多不来商场取货,都是用“大哥大”联系业务,商场派专人送货上门。我不知道享用了那“奇葩月饼”的人,是否真会发发发、一路发?好多人都说,买这些“奇葩月饼”、“超豪华月饼”的都不是自己吃,吃这些月饼的都不是自己买。那“奇葩月饼”、“超豪华月饼”就变了味。后来又听人们说,当年吃那超豪华月饼的,好多人都“进去了”。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今文学作品中咏月抒怀的好作品不胜枚举,尤以唐诗、宋词中的名作最多。如李白的《静夜诗》“举头希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意境高远,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其中,唐诗文学水平高且富有家国情怀,更为历代人民喜爱。

在床上躺着,想着,突然想起了新闻报道说,今年中秋节,“十五的月十六圆”。看看手表,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忙起身到落地窗前往外看月亮,果然,已偏西的月亮,比上半夜更大、更亮、更圆。看着窗外月色,又想到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在当代,咏月抒怀最为有名的作品,应数石祥作词、铁源作曲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歌曲,诞生在一九七八年对越反击战之后。《十五的月亮》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石祥的好友曾向我讲过石祥的创作轶事,后来报刊也曾经刊载过。

一九八四年四月,《解放军歌曲》编辑部举办一期创作学习班,词作家石祥、作曲家铁源等人随创作组到北京军区的部队体验生活,石祥就想写一首军嫂题材的歌。开头几天,因为人称问题未想好,石祥一直未能下笔。直到一天晚上熄灯的时候,石祥推开窗子,一眼望见明月在天,想起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名句,触景生情,就有了“明月在天,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的思路,觉得用“你”“我”解决人称问题就很好,于是,《十五的月亮》词如泉涌,很快就写好了歌词:“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出了军民同心的家国情怀,唱出了互爱互信的真挚爱情,充满了催人向上的正能量,谱写出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时代主旋律。《十五的月亮》歌曲一经面世,即风靡全国乃至海外所有华人。从军营到乡村,从卡拉OK到中央电视台中秋、国庆晚会,《十五的月亮》广为传唱,历久不衰。

可是,石祥、铁源当年创作《十五的月亮》只获得著作费十六元,因此曾成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社会议论热点。那时候,一个普通演员走穴唱一两条歌,出场费已动辄数千、上万元,可创作出《十五的月亮》歌曲的石祥、铁源才获得著作费十六元,难怪成为社会议论热点。后来多少年,不少演唱会,演员出场费动辄数十万、数百万;影视演员片酬动辄数百万、上千万,更有甚者一天片酬4000万,戏子片酬上升像火箭,可稿酬制度却数十年如蜗牛爬行。许多领导常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挂在嘴边,可剧作稿酬与演员片酬相差何止千百倍。

没有好的文学,没有好的剧本,何来好的影视剧可拍、可看?想着,想着,我想去问一问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月亮   光饼   大月   片酬   外孙   奇葩   林场   果品   姑姑   月饼   公公   中秋节   明月   故乡   散文   小时候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