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杨振宁100岁了!2021年9月23日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的百岁诞辰,他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演讲。杨振宁对现代物理学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曾与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理论,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并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这些重要学术成就外,杨振宁在生活方面也一直受人关注,例如其前妻是杜聿明之女杜致礼,现任夫人是28岁时嫁给他的翁帆(当时杨振宁年已82岁)。现在杨老100岁了,思维依旧敏捷,实在是令人敬佩。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杨振宁在百岁生日发表演讲

而最近几年,关于杨振宁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他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所长、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院士之间的争论:中国该不该花费巨资建设超大型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以及后续的超级质子-质子对撞机SppC。

超大型对撞机之争

杨振宁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这玩意儿烧钱太多,建造CEPC和SppC加上运行维护费用至少得200亿美元,相当于1300亿人民币左右,但对我国物理学发展的正面效果有限,而且它们要验证的物理学理论未必就一定正确,要找的新粒子如超对称粒子也未必一定存在,如果找不到怎么办?并且这么大的资金需求还会挤压其它项目的预算。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不宽裕,说白了就是“不值”,因此不应该建。

而支持建造的王贻芳院士的理由是:我国一直以来没有超大型对撞机,粒子物理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欧美手中。现在欧美的大型对撞机已经不能满足物理学的发展,而新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定论,此时我国上马超大型电子对撞机,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一举占领这块高地,极大的促进我国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而且据他估计建设CEPC有360亿人民币就够了,现在以我国的国力,拿出这些钱不成问题。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院士

虽然在王贻芳院士眼中,这么大的科学工程花360亿不算多,但在我们吃瓜群众看来,不管是200亿美元还是360亿人民币,都是个天文数字!要知道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才45亿美元,360亿人民币足够造一艘还有余。如果将来更升级成超大型质子对撞机SppC,那更是天价,杨振宁说的200亿美元其实是在说CEPC加上SppC,这笔钱能造四五艘核动力航母了。

其实中科院高能所现在就拥有著名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在当年建成时是性价比的典范,让我国用相对不算大的投资,占据了对撞机领域的一块重要地盘,现在BEPC已经接近使用寿命。为什么下一代的CEPC就需要这么大的投资呢?它到底是干啥的,贵在哪里呢?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CEPC成本堪比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造价

对撞机是干啥的?

原来,对撞机听起来好像就是让正负电子迎头相撞,实现起来可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超高能量的CEPC,要建成它需要用到各行各业的技术。很多人包括人马君一开始都搞不明白:让电子对撞的目的何在,撞了个寂寞吗?当然不是,这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目的是解决一个重要问题: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在古代,人们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认为物质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后来随着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才知道组成物质的是一个个微观的原子。到了上百年前,物理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原子还可以细分,陆续找到了质子、中子和电子,建立了原子和原子核的理论模型。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原子核与电子

再后来,科学家预言质子和中子还可以再分,它们由各种各样的夸克构成。那么物质是不是可以这样无穷无尽的细分下去?夸克又是什么构成的呢?于是物理学家抛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终于构建了一个“标准模型”,一举统一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力,并认为我们的世界由60多种基本粒子构成,这些基本粒子再组合成质子、中子等较重的粒子。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就是标准模型的重要基石。

标准模型在某些粒子还未被发现时就预言了其存在,因此很有希望实用物理学家永恒的夙愿:用一个理论来完美解释大千世界。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物理学家就喜欢用一个理论解释整个世界

但是现实世界中我们只能观测到有限的粒子,例如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等,要想了解夸克以及更细分的微观世界,自然界中没有这个条件,必须把质子、电子这些基本粒子打碎,才有可能发现比它们更微观的粒子的蛛丝马迹。因此才需要建造对撞机,让粒子迎头相撞,大力出奇迹,看看有什么惊喜。

而标准模型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粒子——希格斯粒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这个粒子相当神奇,其它粒子的质量就是通过它来获得的。但希格斯粒子很难出现,需要有极高能量的对撞机才能发现并研究,人们将这类对撞机称为“希格斯工厂”。假如人们能够通过对撞机制造出大量希格斯粒子,并搞清楚它的性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验证标准模型的有效性。

欧洲的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用质子对撞的方法发现了希格斯粒子,但质子由夸克组成,对撞的时候乱七八糟的信息太多,不如正负电子对撞来得纯粹,所以王贻芳院士才建议先搞CEPC电子对撞机,能量为240GeV,足以产生大量希格斯粒子,并对它进行精确的测量。将来再在同一位置建设一个更高能量的SppC超大型质子对撞机,去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超对称粒子。那么怎样才能把质子和电子加速并且对撞呢?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超大型环型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组成

怎么才能加速带电粒子并让它们对撞?

基本原理很简单:质子和电子都带电,只要带电就比较好办,在正负极之间施加一个电场,带电粒子就会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获得能量。电场越强,获得的能量就越大。于是就出现了让粒子经过一个或几个高压电场加速的直线加速器。不过在这种加速器中,一个电场只能加速一次,效率太低。

后来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让带电粒子在磁场的作用下绕圈圈,每绕半圈就经过一个交变电场,从而被多次加速。但回旋加速器的磁场不变,结果就是带电粒子的转圈半径越来越大,要想提高能量,就得把磁铁和电极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到一定程度就无法接受了,而且还会因为相对论效应而逐渐和交变电场的频率不合拍。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但这难不倒聪明的人类,我们又发明了“同步加速器”,这是一个固定周长的圈,用强大的磁场把带电粒子紧紧地箍在这个圈里面,相当于粒子运动的路径是固定的。这需要相当多的磁铁,有的负责偏转粒子的方向,有的负责把粒子流聚焦成束。

然后在某些位置设置多个高频腔,加上高频的高压电场,粒子穿过高频腔时,刚好处在被加速状态,这样它的能量就会不断提高。但这样一来,粒子的速度越来越快,每转一圈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高频腔里的高频电场频率,以及约束磁场的强度都要不断变化,与粒子的运动同步,所以才叫“同步加速器”。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一台质子同步加速器,能看到大块的磁铁

而同步加速器中的带电粒子束也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束流,而是多个“束团”。如果建造两套粒子运行方向相反的装置,然后让加速后的粒子束团在某个位置相撞,并在附近架起探测器记录对撞过程中产生的新粒子,这就是对撞机了。实际的对撞机采用的是多级加速,先用一个或多个直线或同步加速器把带电粒子加速到一定能量,再引导它们进入储存环(对撞环),进一步加速和对撞。对撞机的原理是不是很复杂?一看就便宜不了!它的成本主要有哪些呢?

建一台超大型对撞机有哪些成本?

首先你得挖一条长长的隧道来容纳这个巨大的储存环,这条隧道必须深埋在地下,以减少宇宙射线的干扰。由于储存环直径越大,粒子最终能获得的能量也越大,因此这个隧道往往需要几十公里。

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储存环的隧道长度达到了27公里。而CEPC的对撞环隧道长度更是达到了100公里,直径达6米。要知道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是莞惠城际铁路松山湖隧道,长度才38.8公里。虽然我国被誉为“基建狂魔”,搞个100公里长的隧道不是太大的难题,但这造价肯定能惊掉不少人的下巴。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隧道长达27公里

所以,王贻芳院士也提到,这条隧道不仅要给CEPC电子对撞机用,还需要考虑未来在里面再建一个SppC超大型质子对撞机,这样就不用再挖新的隧道了。其实隧道的费用还只是刚刚开始,前面说过要用磁铁来产生强大的磁场,偏转和聚焦粒子束,这些磁铁的体量非常大,光是钢铁就需要几万吨。

而且下一步如果要搞超大型质子对撞机的话,由于质子质量远比电子大,用普通的电磁铁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要用超导磁铁,现在的超导材料需要用液氦冷却到绝对零度附近,实现低温所需的系统庞大又昂贵,也是一大块成本。另外其它方面如真空系统、高频腔、大型探测器等,哪一个在花钱时也不是省油的灯,成本会直线蹿升。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备,没有不贵的

等我们花了大价钱建成了CEPC,事情还没完,这么大的科学装置不能闲着,要连续工作,其长期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未必就比建造费用低,有可能还更高,每年都得拿出一大笔钱投入其中,是名副其实的“资金黑洞”。

关键是CEPC只是能观测到比较多的希格斯粒子,要想研究标准模型之外的超对称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升级为超级质子对撞机SppC,能量达到欧洲LHC的7倍。它的建造和运行费用比CPEC更高,吞金能力更强。所以,一旦CEPC和SppC上马,将是连续几十年的高强度投入,耗费纳税人上千亿的巨大资金,并如杨振宁所说,很多其它科学项目都得给它让道。那么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呢?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CEPC的隧道结构,长达100公里

我们花几百上千亿,能得到什么?

首先,假如真的验证了标准模型或超对称理论,这会对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贡献。您可能觉得这和老百姓没啥关系,其实不然。现在我们人类的科技发展越来越深入,很多技术已经深入微观世界,遇到了瓶颈,好像被“智子”锁死了一样。

如果在基本理论方面能有所突破,也许能引发新的技术革命。其实我们生活中就有利用基础物理学的例子,比如医院里的核磁共振,就是利用电子的自旋来分析人体结构的,而量子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也极其依赖基础理论。

百岁杨振宁反对超大型对撞机,认为要花200亿美元,为啥这么贵?

其次,由于对撞机建在中国,外国科学家要想做实验就得向我们申请,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高能物理学科研领域的话语权。此外,在大型对撞机本身的建造过程中,就需要攻克加速器技术、粒子探测、辐射防护、材料、超导、电子学等一系列难题,会推动相关学科和工业的发展。

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了获得以上收益,让我国付出200亿美元的成本,到底值不值呢?其实没有定论,相信大家各有各的判断吧。

#杨振宁百岁生日##科普有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夸克   米尔   电子对   质子   电场   正负   磁铁   粒子   物理学   加速器   隧道   能量   模型   美元   我国   体育   电子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