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1

每年到诺贝尔奖颁奖前后,作家阎连科就会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作家里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大家都这么说。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阎连科,1958年出生在河南嵩县的一个贫困农村。关于童年和少年,阎连科记忆最深的就是饥饿。

那时候,脱离土地,摆脱饥饿,是阎连科做一切事的动力。

后来,高中还没有毕业的阎连科参了军,那是1978年,在部队第二年,他就发表了小说,后来他成了一个军旅作家。

阎连科可以说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在他1997年之前应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作家,1997年发表中篇小说《年月日》开始引起文坛关注。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1998年发表的《日光流年》是他创作生涯第一个高峰,获提名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3年发表长篇小说《受活》轰动文坛,成为他的代表作,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第二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6年发表的《丁庄梦》则令他扬名海外,成为目前在国际文坛最受瞩目的中国作家之一。

阎连科的长篇小说有十多部,但是大多数都是禁书,因此也有人把他叫“禁书”作家。

今天我们要分析的这篇《炸裂志》,是他2013年的作品,获得2014年卡夫卡文学奖,这个文学奖一般都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哨,所以每年到了诺贝尔各种颁奖的季节,阎连科就会很多人注目一次。而且他2017获得诺贝尔提名,作品就是这部《炸裂志》。

《炸裂志》是阎连科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2

《炸裂志》这部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耙耧山脉的炸裂村,朱姓和孔姓两个家族世代竞争。老村长朱庆方把孔家的孔东德送进了监狱。

文革结束后,孔东德从监狱出来,觉得时代变了,下面该是孔家的天下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小说的主人公孔家的老二孔明亮,自己从火车上偷货,趁着改开春风,当了万元户,他又领着全村人靠偷货富了起来。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致富”,在新时代下给了他一种特殊的权力,让他扳倒了孔家的死对头——朱家老村长,当上了村长。

有了钱的孔明亮是这样整死老村长朱庆方的:

他出钱,让大家给朱庆方吐口水,吐一口20元,村民为了挣钱,把口水都吐干了,老村长也在大家的口水中死去了。

后来火车提速了,偷货的事情难以为继,孔明亮就进入了事业瓶颈期。

而朱家老村长的唯一姑娘朱颖靠卖身致富,先是当小姐,后来还当老鸨开娱乐城,衣锦还乡,成为村民们的新偶像。

朱颖回来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替他爹老村长复仇,一个是响应自己的宿命嫁给孔明亮。

靠着做娼妓挣来的钱,朱颖成了村民们心中的新偶像,她参加村长竞选,将孔明亮逼得走投无路,下跪求她退选,以结婚为条件。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为了让全村继续致富,村民们在朱颖的带领下,让自家的姑娘走南闯北,靠出卖风流挣钱,把挣的钱寄回家乡,帮助家乡致富。

为了应付观摩学习的人,村民谎称自己都是勤劳致富。

之后,炸裂村在村长孔明亮的带领下,由村变成县,由县变成村,后来变成一个特大的城市。是一种炸裂式的发展。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3

这样貌似现实中没有,但我们读完却觉得又好像在现实中见过的故事,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经历了有钱就会受人支持这件事,孔明亮彻底悟透了。孔明亮发现,这年月啥都是虚的,钱才是实的。有了钱就是爷,没有钱啥都不是。为了钱啥都可以干,而钱往往又意味着权力(这是阎连科的永恒话题)。这一点孔明亮知道,村民们也知道,所以他们才把自己的闺女全送出来,跟朱颖一样挣风流钱去了。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这是乡村在金钱权力面前的扭曲,孔明亮跪下了,全村人都跪下了,他们在甘心为钱驭使的新境界里看透了人生,达到了一种集体的癫狂。

过去的道德、风俗,在金钱面前像枷锁一样被挣开了。

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新现实。

面对这种新现实,如果用用客观、冷静的现实主义笔触描写出来的,应该是苍白无力的。

阎连科找到了这种一种癫狂的精气神的方法:用一种癫狂的精神气,找到一种癫狂的形式,呈现了一种荒诞。

这种方式也很好的表达了他的思想:在追求物质富裕的炸裂式发展中,我们有多少做人的底线道德都不见了。

4

人唾沫淹死的老村长,男盗女娼的发家史,小说里有许多看似荒诞的描写,比如一场掌声八小时,手掌拍出了血,把止血药和纱布全用完了。又比如孔家老三孔明耀在村里每天要检阅士兵……

禁书作家阎连科《炸裂志》:为了钱的集体癫狂,男盗女娼的发家史

等等这些,都是一种被阎连科自己称为“神实主义”的写法。阎连科对这种写法解释说:

现实主义是一种全因果,在逻辑关系上强调一种完全对等的因果关系。我们今天说这个情节不合理,是因为因果关系没有对等。卡夫卡荒诞派的小说是一个零因果,没有原因就变成一个结果了,我们最熟悉的《变形记》《城堡》这些小说都是。我们说魔幻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它到底怎么魔幻,我们说它夸张放大、黑色幽默,更多的是理解在夸张上,三分夸张七分结果也好,七分夸张三分结果也好,都有一种表面的逻辑关系在里面。

「神实主义」我想讲的不是表面的因果关系,而是注重这些表面之下的,根本的、内在的、精神的、灵魂的因果关系。你抓住那个因果关系的逻辑性,就不太管表面合理不合理了。表面可以是假的、真的、不合理的,但是你要注重内在的逻辑关......

看似荒诞的情节下,却是现实中很可能的存在。

比如给你钱让你给人吐口水这件事,现实中就很多见。因大家的口水淹死的人也不少见。

阎连科的这种形式的作品,读完之后给人的印象深刻,内心的震撼力还是很强的。#首届书评创作大赛# #大有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禁书   诺贝尔   男盗女娼   作家   因果关系   对等   村长   文坛   荒诞   不合理   文学奖   夸张   口水   逻辑   表面   集体   体育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