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英雄赞歌》

01

“为了胜利,为了祖国,向我开炮!”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曾被绘制成连环画的那个“王成式英雄”吗?

他就是韦昌进。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2017年7月28日,在建军70周年前夕,中央军委向战斗英雄韦昌进颁授“八一勋章”和证书,他是全军仅有的十人之一。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时间回溯到1985年7月,中国西南边境的一次防御作战。

不满20岁的年轻士兵韦昌进,右胸被弹片击穿,左眼球被弹片打出,全身22处负伤的情况下,只身坚持战斗七个多小时。

面对最后汹涌奔向阵地的残暴敌人,为了保住阵地,他用报话机向排长呼唤炮火打击阵地,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

经历过十五次大手术,直至今日,他的身体里还残留着四枚弹片。

韦昌进用青春与热血书写了一曲《血染的风采》,也唱响了一个时代血染的风采。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02

1965年11月,韦昌进出生在江苏溧水。出生时,溧水的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落后。

兄妹四人中,韦昌进是家中的长子,也是独子。

由于父亲得了甲肝不能劳动,8岁时韦昌进就开始给村里放牛挣工分。

韦昌进喜欢看书,从牛背上一路读到了白马镇中学高中毕业,个人前景非常光明。

作为家里未来的顶梁柱,父母并不希望他当兵。

因为在80年代,当兵就意味着打仗,打仗就肯定有流血牺牲。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然而,韦昌进却偷偷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体检。

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参军当兵,保家卫国。

1983年10月,不满18周岁的韦昌进光荣入伍,成为解放军济南军区陆军第67军199师595团6连的一名战士。

“当兵就要打仗”的少年壮志,在韦昌进入伍一年后实现了。

1985年3月,陆军第67军奉中央军委命令,由军部率199师开赴西南边境执行轮战任务。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6周后,在轰鸣的机舱里,韦昌进和几百名战友一起登上军用运输机,直奔云南平阳。

从5月中旬开始,595团接防了相关防御阵地。按照战地划分,6连抵达阵地前沿一个拳头状的突出口岸,负责坚守一处高地。

在口岸边上,6连就此散开,韦昌进和另外4名战友被分到高地左边的6号哨位。

从那个时候一直到7月,不到20岁的韦昌进在老山最前沿的我军无名高地镇守了62个日夜。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03

7月19日凌晨,敌军以2个营加强1个连的兵力,向他坚守的阵地猛烈进攻。

不一会,敌人的炮弹就密集的落在6号哨所周围。爆炸声未落,几百名敌人就像饿狼一样扑上了哨所。

韦昌进和另一名战友一人拿起一支冲锋枪冲出猫耳洞,洞外硝烟弥漫。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猛然间,韦昌进的右锁骨和左大臂就相继中弹,但敌人就在眼前,他顾不上包扎伤口,一颗手榴弹投了过去,之后又拿起旁边的爆破筒扔了过去。

不到10分钟,敌人的第一波进攻被打退了。

败退下来的敌人恼羞成怒,立即进行火力报复。韦昌进刚撤到猫耳洞边,敌人的炮弹就接踵而至。

突然,一发炮弹正落在哨位附近爆炸。这时,韦昌进感到自己的左眼好像被什么东西猛扎了一下,有个东西流了出来。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他用手一摸,摸到了一个小肉球,他轻轻地扯了一下,只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

韦昌进意识到,自己的左眼球被弹片打了出来。

战斗还在继续,韦昌进顾不上疼痛,咬紧牙关,用手托起眼球,往眼窝里一塞,拉起两眼几乎失明的战友苗廷荣转移到猫耳洞中。

这时,他又觉得右胸也疼,顺手一摸,沾了一手血。

原来,他的右胸已被弹片穿透,右臀部也被削去了一大块肉,再加上左眼已经失明,韦昌进疼得昏了过去。

战后才知道,他身上一共有22处伤口。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04

不知过了多久,猛烈的爆炸声把韦昌进震醒了。他爬到洞口一看,大约30多名敌人向哨位扑来。

战友吴冬梅提着冲锋枪冲了出去,刚到洞口,几发炮弹爆炸,碎石坍塌下来,吴冬梅壮烈牺牲,洞口也被封住。

一位战友牺牲了,另外两位战友失去联系,6号哨位现在就剩下韦昌进和苗廷荣两个人了。

韦昌进拖着血肉模糊的身子,艰难地爬到洞口。他一块一块地扒着堵在洞口的碎石,经过半天努力,终于扒开了一个拳头大的小洞。

他一边通过石缝注意敌人的动静,一边用报话机向排长报告。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就这样,从上午9点多到下午3点多,我军炮兵根据韦昌进报告的敌情和方位,先后打退了敌人8次连排规模的反扑。

韦昌进在洞内迷迷糊糊地躺着。不知过了多久,在洞外传来敌人扒碎石的声音和说话声。

他猛地意识到,如果敌人从洞口进来,不仅他和苗廷荣的命保不住,更重要的是,阵地就要失守。

这时,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形象在韦昌进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在这危急时刻,韦昌进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就是像王成那样呼唤我军炮兵火力,向6号哨位进行集火轰击。

虽然这样可能会和敌人同归于尽,但是保住阵地就是保住胜利。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他毅然拿起报话机,对排长大声呼喊:“排长,敌人上来了,就在哨位周围。为了阵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大约过了几分钟,如同狂风暴雨般的炮弹飞向了6号哨位,给予立足未稳的敌人毁灭性打击,阵地保住了。

万幸的是,由于有石头挡着,炮弹没有炸进韦昌进所在的洞口。

晚上8点钟,增援的同志爬上阵地,将他和苗廷荣救下。

由于伤势过重,韦昌进昏迷了7天7夜,被辗转送到后方医院治疗。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05

住院期间,韦昌进经历了大大小小十五次手术。

左眼植入了义眼,但左肋骨、右锁骨、右胳膊、左腿上仍有4块弹片没有取出来。

直到现在,每次过安检时,仍然会引发响铃。

部队领导到医院慰问,问韦昌进对组织有什么要求。

韦昌进对领导说:“别的没有什么,我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在我伤好出院以后,请上级领导批准我重回老山战场。虽然我只有一只眼,但是我的手还没事,还能打枪,还能为死去的战友报仇。再一个就是,如果部队政策允许的话,打完仗,我想继续留在部队好好干,让我干什么都行,因为我当兵的时间太短,对部队的贡献太少了。”

1985年9月,征尘未洗、伤口未愈的韦昌进被选进中央军委英模代表团,在全国巡回作先进事迹报告。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1986年2月,韦昌进再次进入老山前线。之后,当年的6月8日,随部队返回济南。

战场归来,韦昌进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媒体和官兵称他为“活着的王成”。

如今,已经是山东省军区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的韦昌进,每每想起这些事,都感慨地说:“我们连队上战场时有108人,但回来的只有18人。比起牺牲的战友,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人啊,不要老考虑当多大官,要多考虑干多少事。”

右胸击穿,22处负伤,他把左眼塞回眼窝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时光流转,绿水长流。那场战争的炮火硝烟虽已远去,但那种敢打必胜的精神、精忠报国的情怀亘古不变,因为这是一个民族永远不倒的信念。

国家建设的和平环境需要军人维护!

中国人民的胜利成果需要军人捍卫!

给军人以荣誉,就是给祖国以尊严!

给军人以肯定,就是给你我以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溧水   中央军委   报话机   猫耳洞   哨位   弹片   眼窝   排长   左眼   炮弹   洞口   阵地   战友   军人   部队   敌人   英雄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