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杀人引发热议,我们该降低追刑责年龄吗?

近日,一个13岁的少年杀人后,因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因被害方也是一个未成年人,公众的愤怒成倍涌出,“建议调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又一次响起。

13岁少年杀人引发热议,我们该降低追刑责年龄吗?


10岁小女孩被13岁少年杀害

10月20日,大连市内一名10岁女孩去上绘画班久久未归,家人沿途调取监控后,在一小区的绿化带中发现其尸体。家人报警后,警方锁定嫌疑人是一名13岁的初中男孩蔡某某。


10月24日晚间,大连警方通报称,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加害人蔡某某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公安机关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于10月24日依法对蔡某某收容教养。


13岁少年杀人引发热议,我们该降低追刑责年龄吗?

▲涉嫌杀人的13岁男孩蔡某某(左一)

在警方通报前,此案的不少细节就已在社交媒体上传播,遇害的10岁小女孩让不少网友都感到痛心和惋惜。毕竟,她倒下的地方,是“转个弯”就能到家的绿化带。没成想,她却在离家如此近的地方永远闭上了眼睛。同时,凶手蔡某某因是未成年人就能逃脱刑法追责,更让不少人感到愤怒和害怕。


对此,人民日报官微发表评论称,“未成年人犯罪应受足够审思,女孩被杀令人痛惜,加害人同是未成年,让人愕然而沉重。”


网友呼吁调低未成年人刑责年龄

当地警方在本案的处理上并无太大争议空间,但截至焦点君发稿,本案的相关话题都一直高居微博热搜榜前十,相关微博的留言区完全可以用“群情激愤”来形容。


大量网友都在呼吁必须要严惩凶手蔡某某,他们认为即使他年龄小,但作案手段残忍,对社会危害大,不能“放虎归山”。有网友痛心疾首发问:“我其实不太能理解这种对未成年的保护。死去的那位10岁小女孩也是未成年,她得到保护了吗?”


13岁少年杀人引发热议,我们该降低追刑责年龄吗?

▲受害女孩

有更多的人则在呼吁“调低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他们认为,如今信息过于发达,未成年人往往心智成熟非常早,生理上还是个孩子,心理上却已经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因此,不能让那些作案手段残忍的未成年凶手逍遥法外,以免其日后再危害社会。


其实,现行刑法对一些重罪的刑事追责年龄已经有所调低。《刑法》规定,公民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划线是在16周岁,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十项重罪的刑事追责年龄为14到16周岁。本案的嫌疑人蔡某某偏偏未满14周岁。


理性看待刑事责任年龄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青少年恶性事件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从校园暴力、杀害喜爱的女生、到砍死自己父母……这让大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日趋低龄化现象产生了担忧,“是否应该调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话题屡屡被提及。


《南方都市报》曾经发起过一项调查,共有7637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有超88%的人赞成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下限降低到12周岁”。


但焦点君认为,我们与其在事后来讨论如何把未成年凶手绳之以法,还不如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上。毕竟,即使我们这次降低了未成人刑事责任年龄,但国家法律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也不可能完全与每一起突发个案的情况都相匹配。

13岁少年杀人引发热议,我们该降低追刑责年龄吗?

因此,对于低龄儿童犯罪,司法机关对其依法加以干预,不坐视不管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犯罪学专家马文·沃尔夫冈教授的研究发现,少年犯中有94%会痊愈,只有6%会成为累犯;但这6%的累犯,即使对其进行逮捕和坐牢,也无助于阻止其再犯。这就说明,在未成年人刚刚触犯法律阶段给其一个正确的干预和引导,才是最关键的。


另外,我们也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健康的人格是健康人生的保障。一个13岁的少年能以残忍手段杀害10岁幼女,心理上一定也存在很大问题。


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应是最关键的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刑责   累犯   年龄   重罪   绿化带   大连   刑法   未成年人   凶手   刑事责任   警方   小女孩   残忍   手段   少年   网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