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关注梧桐树,邂逅金凤凰

凤栖梧桐丨与子同舟

2019年,汽车市场疲软,新能源车销量滑铁卢。进入2020年,全球经济遭遇疫情重创。在此背景下,国家推出“新基建”宏伟蓝图,‘5G+充电桩’ 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模式提供了丰富想象空间。


锂电池行业将会涌现出哪些的新技术和商业解决方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7月3日下午,梧桐树资本举办了“新基建”系列活动《“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邀请了多位行业内、学术领域的中外专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是梧桐树资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广东省汽车工程协会作为协办。近10位锂电池专家分享了锂电池的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线上参会的听众来自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会员企业、锂电池行业从业者及一线的投资机构、券商研究员等等。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01


新能源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梧桐树资本管理合伙人高申、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分别致辞。


梧桐树资本管理合伙人高申表示,“自2018以来,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连续保持高速增长,锂电池行业发展迅速,这得益于中国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和完善的锂电池产业链,以及庞大的基础人才储备并且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到,未来动力电池是锂离子电池领域增长最大的引擎,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低成本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梧桐树资本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本着:专业、价值、积极、稳健的投资原则。


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梧桐树集团产业投资并购基金中的重要业务,梧桐树资本将投资以下三个领域:新一代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装备及材料和新能源上下游相关产业,并助力其快速实现先进技术的转化落地和推广,致力于加快国内新能源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及技术发展,打造国内一线的储能领域产业投资基金。梧桐树资本希望能够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锂电设备方面进行长期的耕耘。


梧桐树资本已经与中科院物理所、阳煤集团和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进行战略合作,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项目投资和建设。


接着,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发言。俞总分享了目前国内外储能市场的数据,并且总结了新能源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2020年是中国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一年,也必将是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年。在能源行业,没有补贴的新能源发展开始从量变到质变,电动汽车逐渐摆脱补贴的依赖,与未来能源配套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已经在多省建成。受益于动力电池产业链条的完善,需求的增加必将带动成本下降,储能成本进一步下降至50%,很有可能在2-3年内实现。


他总结到,2020年,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经济相对稳定,势必成为全球技术、资源以及资本的避险洼地,中国政府的政策也一定会倾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倾斜,对有准备的企业将是大有作为的一年。建立全国储能相关市场,数字化给储能。虽然成本下降会使相关行业陷入困难,但未来十年一定会是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十年


02


锂电池优势与实际应用


第二部分,由沃时科技创始人曾琢、格劳博机器人创始人张文博、ZPower LLC公司research scientist魏霞、江西星盈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娄忠良、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员张波、梧桐树资本新能源新材料基金投资总监郝晓明等嘉宾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沃时科技创始人曾琢博士的分享主题是《HOURS人工智能决策平台——数据时代下制造业核心决策系统案例》。


首先,曾总介绍了沃时科技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现状和相关案例。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制造业场景有着天然的亲近性,由于工业生产的数据广、市场变化快、生产流程复杂等一系列问题。人工智能通过大规模求解和复杂的决策建模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及成本端显著改善。相关应用场景:如小分子药物研发、机器故障预测、药物临床试验、人工举升等。


曾博士用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沃时科技的人工智能对于汽车锂电池的优化、设计,制造完全可以负荷。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可以在产业里对于锂电池进行验证。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员张波博士的分享内容是《低温快充电池和硅负极材料的产业化项目》


张博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及低温负极材料研究。目前商业化的负极材料有三种: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和MCMB。


1.高容量负极材料是未来电池发展的方向,硅碳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硅基负极材料在短时间内很难取代石墨负极,硅碳负极材料的开发应该基于目前的石墨负极材料。

3.硅碳的复合技术要求更高,因此研发需更大的投入,同时需加强相匹配的电解液研究。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最后得出结论,中间相碳微球负极材料由于良好耐低温性,在高寒地区电动车动力电池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超级电容器由于具有非常宽的温度窗口,与锂粒子电池配合能够满足高寒地区空调的需求;高寒地区用动力电池的开发涉及正极、负极、电解液的合理选择,同时结合电池的合理设计能够解决高寒地区动力电池的使用问题。

江西星盈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娄忠良分享的主题是《星盈科技固态电池研究进展》。


娄副院长总结了星盈科技有限公司对于固态电池的研究成果。由于电动车电池的多起起火事件,从技术层面应该注重对于电池的安全和可靠性。而固态电池兼顾安全与高比能量,因此备受关注。


娄副院长表示,目前很多学者和企业都在解决固-固界面以及锂金属负极-枝晶增长两个技术问题,星盈科技有限公司也有专门的团队研究这两个技术问题。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固态电池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化。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ZPower LLC公司research scientist的魏霞博士分享有关《碱性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


由于碱性电池并不能充电,导致它无法被应于手机、电脑、电动车市场中。因此固态碱性电池将成为锂离子电池的可行替代品。但实际上,通过实验得知,碱性电池比锂离子电池还要安全、便宜、有前景。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多数电池电解液都是液态,只要处理或制造过程不当都易引燃。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固态碱性电池会比锂离子电池还要来得安全。


虽然这种可充电碱性电池尚在开发初期,重量比现在的锂离子电池还重,但它成本低廉,使用相对丰富的锌、锰材料,未来还会朝向使用更便宜的铝来替代锌,足以在市场中和应用于电动汽车,电网、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锂离子电池竞争。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近些年来,在可充电的锌基电池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电池的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下列问题:

1) 正极材料:利用率不高,铜铋等材料电压低的问题;2) 负极锌材料:恰当地结合多种策略,提高锌电极的稳定性;3) 电解质材料:探索最优的电解液配比,包括碱的浓度、添加剂的种类与含量等,以及柔性电池中的凝胶电解质稳定性等问题;4) 电池整体的结构设计:包括单电池的结构以及电堆的系统设计。


总而言之,应针对实际容量,倍率能力,循环稳定性等还需要进行许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相信,可再充电碱性锌电池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很有市场前景。


梧桐树资本新能源新材料基金投资总监郝晓明的分享主题是《锂电设备发展现状、技术革新及未来的投资机会》。


郝博士介绍了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政策红利驱动下的行业机遇,以及梧桐树资本对于未来锂电池行业的投资方向。在动力电池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和完善的锂电池产业链,以及庞大的基础人才储备,使得中国大陆在锂电池及其材料产业发展方面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并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材料和电池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储能市场正在飞速发展,电化学储能是储能市场保持增长的新动力。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的装机情况来看,2018年都可以说是电化学储能的元年,到2020年国内储能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3C电池市场由于中国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目前3C电池已从已经开始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增长放缓。

目前锂电池的行业存在的风险:


第一,产能高端不足、低端过剩。过去受政策的刺激,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高增长的影响,动力电池企业的投资量持续增长,产能不断扩大,由此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危机也逐渐显现。持续投入研发,提高产品品质,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才是竞争胜出的王道。


第二,新技术涌现的替代风险。新技术的出现,对现有产业即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是新技术到最终产品的成功,需要跨越创新的“死亡之谷”,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极具势能的企业家投入其中。伴随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成熟,相应的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03

锂电池产业发展中的困难与解决思路


最后一个环节是圆桌讨论,由梧桐树资本基金部副总裁李欣慰主持。参与讨论的有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沃时科技创始人曾琢、格劳博机器人创始人张文博、中兴新材副总经理曹志峰、江西星盈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娄中良、Zpower公司的电化学专家、也是美国能源部顾问委员会专家魏霞女士、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列宁、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员张波、梧桐树资本新能源新材料基金投资总监郝晓明博士。

“洞见未来:锂电池装备革新”沙龙顺利落幕


主持人抛砖引玉参会,嘉宾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和知识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以下截取了部分发言内容)。


议题一:锂电池产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中兴新材副总经理曹志锋表示,锂电池在中国20年发展至今,整个行业进入一个瓶颈期。具体表现在能量密度和安全的提升已经到达了天花板,这是锂电池发展的痛点。特斯拉国产汽车将会给中国供应商带来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新技术的发展,对产业生态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固态电池能够投入市场,将会给市场带来革命。


议题二:从产业和投资的角度讲,如何看待锂电池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

中兴新材副总经理曹志锋表示,由于技术发展的迅速,中小型公司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对于锂电池的成本会有更多要求,因此小公司很难在市场生存。

沃时科技创始人曾琢表示在锂电池设计研发阶段,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研发和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


梧桐树资本新能源新材料基金投资总监郝晓明认为,现在锂电池面临的现状,体系不断升级和新体系的出现。由于现有的锂电池制造已经十分成熟,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速率的提升。电池厂商和生产厂商的配合和提前沟通是新能源电池生产的挑战。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员张波表示,设备要跟工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现在更需要的是工艺的革命而不是工业的革命。一旦有新的工艺将会对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Line模式是目前追求的模式,希望能提升工艺并把成本真正的下降。


议题三:未来从技术工艺上讲还有哪些能够提升?

张波博士表示,电池本身的结构和性能现在的整个电池的结构还在初始阶段。在我看来比起装备升级,电池本体和材料的变化才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和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锂电池   负极   未来   梧桐树   人工智能   固态   碱性   新能源   中国   沙龙   顺利   电池   资本   装备   产业   材料   体育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