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我对孩子三个阶段学习的规划,也是作为一名资深的老师,工作十几年,在众多优秀的学生身上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我是 @择校侠,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一、小学时候,习惯比成绩重要!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小学,尤其是低年级时,孩子成绩很好,经常考双百,父母常常引以为豪,但是孩子回家后,就迷恋网络游戏或者手机游戏,父母没有任何警惕,之后,孩子成绩慢慢就下降了,很多孩子最后连高中也考不上。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这是为什么?因为父母只是盯着成绩,而忽略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低年级学习的内容非常简单,都是一些重复的内容,即便孩子的习惯不是很好,但是在多次重复后,一般到最后都能考出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习惯不好,这种学生缺乏后劲,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升,成绩自然会下降。

小学阶段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记作业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和检查的习惯、自己收拾书桌和书包等学习和生活习惯。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强,发现不好的学习习惯,要及时纠正,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会发现,孩子越大,你越省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所有的行动,几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本人的习惯所决定的。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坏习惯足以毁了孩子的一生,而好的习惯,却能让他受益终生。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 专心上课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每个孩子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 善于提问的习惯

积极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 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 客观评价的习惯

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三个步骤

明确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并了解哪些学习习惯是好习惯、哪些学习习惯是不良习惯以后,就应该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比如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游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许多孩子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这需要家长协助监督,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字写得不规整了,发现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发现自己躺着看书、看电视了……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二、初中时候,态度比成绩更重要!

初中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增加,很多学生因为不太适应而掉队,但是,据我观察,更多的学生在初中掉队是因为学习态度的问题。

危险的“13岁”现象,家长再难也要陪孩子度过

有没有发现,初中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转折点,更是决定学习好坏的分水岭,更是孩子即将“开窍”的黄金年龄。

在这个年龄,叛逆、焦虑一触即发,危险的13岁,活力满满的青春期。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90%的家长都曾有过疑惑:为什么我家孩子一到初中就跟不上了?

尤其是升入初二后,“13岁”现象越来越普遍:

压力大:学习量增加了2倍,难度明显加大,成绩一落千丈;没方法:还在用小学的方法学习,只顾做题,不懂归纳总结;青春期:成绩提不上去,被管教还叛逆顶嘴……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经历过了“小升初”,孩子的人生第一个阶段已经度过,在接下来的初中生涯,将迎来孩子的第二个“长大”时刻。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脆弱,认知、情绪都在定格时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双重结合下,是他们迎接青春期的标杆。往后,他们将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都将在这一时期成形。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同时,也是在这个时期,他们学会感恩、努力、倾听,同时也在这个时期情窦初开,第二性征的开始发育,让他们对异性有了幻想、好奇。

如果说初中是一个青年的转折点,那初一就是拐角。有的孩子在拐角看到希望,有的孩子在拐角思想滑坡。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所以,这个时期父母更应该引起重视,陪伴孩子走过最关键的初中三年。

有父母经常会疑惑,为什么小学的时候孩子成绩非常好,一到初中开始滑坡,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因为,从初中开始,学习模式将由基础知识的普及转移到理解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理科,很多孩子会在初中跟不上。

用过去的死记硬背、套公式的方法去学习,在初中可能就落伍了。

初中新增加的物理、化学、生物,都是让孩子打开思维、理解能力,让他们去探索新世界的开始。

如果孩子理解能力还没有提升,不懂得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很容易在基础学科出现掉队现象。


父母该怎样引导孩子突破青春期魔咒?

1、提升兴趣爱好、拓展思维

其实,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发散思维,除了打好基础以外,还需要通过课外知识拓展思维空间,丰富课余生活。

此外,还要善于总结知识点,激活基础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再加上附加题的拓宽思维,打开思维空间,为即将接触的立体几何做铺垫。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不是靠报班刷题,而是通过巩固基础知识点,拆解考点难点,再运用学习技巧,养成做题习惯,做到举一反三,高效快速提高!

习惯成自然,在初中培养好学习习惯,到了中考自然不会觉得压力大。



学习是点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特别是英语、语文等文科类知识的词汇量积累,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初中的三年积累,决定了中考是否轻松。

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能够陪伴孩子度过,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往后家长就可以做“甩手”家长了。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初三一模考试之后,成绩一般,考我们这所重点高中根本没有希望,父母并没有放弃,让我去给谈谈,看看能不能激励一下。



在我去和孩子谈了之后,发现孩子对我们学校非常感兴趣,而且对我带给她的校园文学报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所以学习劲头不足。经过这次谈话,孩子转变了态度,每天晚上都学到十二点甚至以后,就这样经过3个月的努力,她竟然奇迹般地考上了。

其实,初中的课程虽然难,但是还是以基础为主,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答案都在教材中,只要你把这些教材背好,吃透,短时间内考出好成绩不是没有希望。所以,初中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初中影响孩子学习态度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父母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学校因素: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学习环境好的学习或班级,孩子一般都会有更好的学习态度;朋友因素:这个因素之所以拿出来,是因为交友对初中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防止孩子交友不慎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三、高中阶段,能力最重要!

资深老教师直言:“初中靠努力,高中靠智力”,这话是有道理的

初中优秀的学霸,到了高中为何变成了“学渣”?这是因为高中课程的内容,不只是“是什么”的问题,更多解决的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所以对学习的要求更高,那些“死学习”的学生,在高中就有可能会出现成绩下滑的结果,这种学生,以私立初中毕业的学生居多。

首先,高中的知识更为系统,逻辑性和抽象性更强,仅靠下死功夫没有用,必须要有灵活的大脑,能把学到的零碎知识串起来形成体系,并懂得归纳和总结;其次,高中考试与初中不同,高中试题更“活”,没有较好的智力,很难把控住。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学了折纸飞机,初中考的就是如何折纸飞机,但高中考的是能折多少种纸飞机,以及怎么折纸帽子、纸小船。不过,他也表示,智力有先天性成分,也有后天性成分,智力的后天性成分,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和训练增加。



在高中,学习必须得努力,但是只有努力是不行的,就如同下面的这位粉刷匠一样,找不准方向的努力,只会让你“越努力,越窘迫”。

其次就是要按照规律办事,学习不能只单纯凭借着热气,不能按照学习规律来学习,你的努力就是假努力、伪勤奋。

比如,很多学生的教材背得很熟,但是考试老是考不好,这在高中阶段是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原因可能是你只是背了,但是没有理解,所以当这个知识点以一个新形式出现时,你就蒙圈了;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你记住了,但是很快就忘了,这是由于你没有抓住时间节点,及时复习,所以只是暂时的记住了。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你虽然记住了,但是不会运用。高中考试,考得是能力和素养,如果你不会审题,即便知识掌握得再好,也不会考好。比如这道题明明是让你根据材料分析某个事件的原因,你把你背得滚瓜烂熟的原因写上,可能一分也不得。

高中的能力包括:学习自主能力、行为自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作为家长,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去评价孩子,按照这样的思路培养的孩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孩子,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综合素材来来源:头条号:赢在高三.微信公众号:家长必读(ID:czdkuaile)

欢迎点击关注@择校侠分享更多的教育资讯

对话世外名师“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态度,高中重能力”这是真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态度   初中   习惯   能力   高中   世外   名师   思维   家长   父母   成绩   努力   发现   孩子   小学   知识   内容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