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国际化的阿里在三年前曾进军美国,结果败走麦城

在中国庞大的消费需求培养了大批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然而再大的市场也终有到达顶峰的一天,“国际化”成为了这些互联网公司继续发展的下一步战略。

致力于国际化的阿里在三年前曾进军美国,结果败走麦城

小米在印度已经成为最畅销的手机品牌,UC浏览器海外用户也早已过亿,还有猎豹、茄子快传等等。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也早已开始国际化战略。2014年,阿里巴巴就曾经想要进军美国市场。

2014年6月阿里在美成立11Main网站,该平台也是阿里在其原有电商体系之外搭建的为数不多的国外独立电商平台。从供应商到物流再到用户,11Main均设在美国市场。和阿里电商业务以往的策略不同,11Main无论在团队,还是资源上完全基于美国市场,和阿里原有的业务并无太多交叉。这也意味着,阿里必须通过一套完全脱胎于美国市场的独立体系进军美国市场,并且由垂直电商切入。

致力于国际化的阿里在三年前曾进军美国,结果败走麦城

最初该平台的门槛相当之高,需要获得邀请才能进入,并且它还发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强大的营销计划”,以助力于平台商家的增长。

然而想想很美好,显示很骨感。在美国市场,11Main面临亚马逊 和eBay两大电商巨头的竞争,无论是供应链,还是物流,甚至包括用户购物习惯,亚马逊和eBay都已经非常成熟。因此,阿里通过搭建一个新的美国本土平台搅局市场,十分困难。而且在美国对供应链的把控并不占优势的阿里,想通过垂直电商突破并非易事。

致力于国际化的阿里在三年前曾进军美国,结果败走麦城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阿里便将11 Main出售给纽约的OpenSky。这也宣告着阿里在国际化进程中,一次供应链、平台与市场完全架构于国际市场的尝试的失败。

这个被视为“美国版天猫”的失败,改变了阿里国际化的模式,阿里电商的国际化战略重新回归到了嫁接国际和国内商品、市场的路径。

电子商务是一个跨越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这个行业没有买卖双方的物理接触,也没有实体货币的交换,仅保留了传统商贸活动中的商品流动。因此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公司,阿里需要探索出更好的模式向国际化进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阿里   美国   亚马逊   败走麦城   阿里巴巴   实体   致力于   独立   体系   战略   模式   物流   商品   用户   体育   市场   平台   公司   曾进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