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乒乓器材16年——感悟篇

玩乒乓器材16年——感悟篇

2021年/第105篇原创

作者:杨 磊

一、16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真心去玩,玩进去了,玩什么都会玩出些乐趣!心境并不是一平如镜,往往会经历一个"心电图般"变化。刚开始玩,"气吞万里如虎",希望拥有一切,多多益善。玩久了,发现了自己所爱,越玩越专。再往后,看山又是山,复归平静,入手极少,慢慢与器材产生了些许疏离感,观感却愈发冷静、清晰。

玩乒乓器材16年——感悟篇

二、刚开始玩乒乓,就对器材说"NO",实在是少了很多乐趣,不达观;玩了很多年,任何一个品牌推出点新品,还忍不住满世界嚷嚷,不成熟。

三、乒乓器材,不盲目跟风,但需要跟风。对内、对外,赢球、输球,都会少费诸多口舌。有时候,跟风更多是为了省心。

四、玩久了,会发现"买不起"不是最痛苦的,"想买而得不到"才是,比如某些绝版、限量、定制的型号。

五、"群体性压力"在乒乓器材领域同样适用,你并不是非VIS不可,只是周围人都用VIS,就你用一把其它型号的球板,会显得"很另类、不合群",这种感觉一般人受不了。宁肯委屈自己,默默适应VIS木木的正手。

玩乒乓器材16年——感悟篇

六、"跟风"与"行家"的区别是:前者随(他)人而动,后者随心而动。

七、对器材过分敏感,用了冷僻型号,怕别人误解;买了热门型号,怕别人看不见,均是不自信的表现。悦人,先要悦己。

八、世界上有没有完美的球拍?有,买了一把新球拍、等待收货的日子,各种脑补、各种幻想,"完美"不过如此简单!

九、为什么总是买买买?因为很多器宗认为,购买了某把球拍,意味着顺带购买了使用此把球拍球星的技术属性。比如,买了梅兹,觉得放高球技术好多了;买了VIS,觉得瞬间学会了拧拉,等等。

十、交流器材知识,不在于对错深浅,首要是有眼力劲。在技宗面前,大讲特讲,憨劲不逊于对牛弹琴;在器宗面前,说蝴蝶老铁牌不值那个价,你让人家如何展示才学?没有眼力劲,被怼是必然。

玩乒乓器材16年——感悟篇

十一、新球怕买来,打磨都小心翼翼,担心影响出二手的,不是真正的玩家,最多是喜欢尝尝鲜,而已。

十二、真正的器宗,别管实际的经济基础如何,花出去的每一分钱,从没想过见回头钱,花了就是花了。

十三、器宗每一次购置新装备,蜜月期的时候,对其爱不释手,百般夸赞。热乎劲过去,抛弃的时候,千般理由。请不要怀疑,无论何时,器宗都是真心实意。只不过"喜新厌旧"的劣根性,在器宗身上,表现的比一般人更明显和频繁一些,而已。

十四、喜欢就买,不要犹豫,因为真正喜欢,绕半天,终究还是会买,何必自我折磨?

十五、见过的世面越大,包容心和同理心越强。烧器材,至少是一个中性的事情,谈不上好,也绝对算不上不良癖好,只要经济上能承受即可。

十六、"(器材知识)懂得多"有时候也是一种"陷阱",无端多出许条条框框——"这个搭配不可以,那个搭配不合适"。你不去尝试,怎么知道不可以?当然,面对与自己认知严重抵触的情况,仍能保持克制冷静,那简直是优雅!

玩乒乓器材16年——感悟篇

十七、烧器材,意味着花钱。钱不一定能买来真心,但钱能买来器材的陪伴。长久的陪伴,就是最深情的告白!

十八、很多球友,看到身边烧器材的球友,总忍不住劝几句"技术才是王道,烧器材是瞎花钱"之类,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在了解对方真实感受之前,请不要简单道德绑架任何人!

十九、没有标签,没有核心竞争力;被贴上标签,日后的转型之路举步维艰。直板亚萨卡,纯木斯帝卡,不同年代,品味一番,滋味大不相同。

二十、潮流是什么?并不一定是料事如神,很可能是马后炮。蝴蝶二三十年前,已经开始主攻纤维、碳素球板,难道是预料到最近几年加料球板会成为大趋势?如果你非说是,我觉得你马屁精的潜质简直一流。如果你说是云淡风轻,静待花开,你是一位实事求是的发烧友无疑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不妥,请作者及时与我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乒乓   发烧友   料事如神   器材   都会   球友   球拍   眼力   冷静   真心   型号   乐趣   说是   喜欢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