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写的琉球国历史

当时琉球的国名称为中山国,清代学者专门写了《中山传信录》,六卷,附中山赠送诗文一卷,(清)徐葆光撰。

徐葆光(?~一七二三),字澄斋,字亮直,长洲(今苏州)人。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进士,后为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任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返国后呈上是书。另著有《二友斋文集》《海舶集》等。参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八及《清史稿·朝鲜传》等。

书前有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汪士鋐序及徐葆光自序,称诸史及《通典》《星槎胜览》等书所载琉球之事多有舛漏,明陈侃出使后始有专书记录其事,后有萧崇业、夏子阳等人所撰《使琉球录》,则多抄袭旧书,清时有张学礼《使略杂录》、汪楫《中山沿革志》《杂录》,仍有阙略。此次出使在中山前后八阅月,求得中山世鉴及山川图籍,又与其大夫通文字译词者遍游山海间,详考其名物制度,以与见闻互证,去疑存信,又多绘图以补文字之不足,则琉球国之事可以详知。

是书卷一首为《封舟图》,可知当时海船体制,如船头有免朝碑之象、一条龙之旗,船尾供有神灯,皆避祸求福之意,神灯下为将台、神堂,帆有头楫蓬、头幞、头蓬、头巾顶、蓬裤、蓬裙、插花蓬、大蓬、尾蓬、还有旗、神楫等,船尾有铁力柁,前有椗,船身有龙骨、缭、大缭等。图后又以文字说明建造封舟始末,并述封舟规制,如神堂下为柁楼,楼前小舱布针盘,船两旁大小炮门十二,分列左右,又有其他军器,全船席蓬布蓬九道,舱面横大木三道,设轴转缭,船户共二十二人,各有专掌,其中最趫捷者称为鸦班,正副二人,登樯了望,上下如飞。又记全船尺寸并明代封舟尺寸,可以考见当时造船技术。

其后记渡海兵役人数及类别、定更法、所用针盘、玻璃漏图、航海针路图,其图上为南,下为北,右为西,左为东,与现代地图正相反。

又记自福建闽安镇出五虎门航海至琉球那霸地图,中有岛屿如东沙、澎湖、鸡笼头、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即今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姑米山等,图后有文字说明。

后又有前海行日记及后海行日记,可以考见此次经历见闻。

又记嘉靖十三年以来历次封舟渡海日期,保存有关历史资料。

又记风信及风暴日期,为重要海上气象资料。

最后为天妃灵应图、天妃灵应记、谕祭海神文、春秋祀典疏等,可知当时航渡求神保佑之习俗。

卷二为封宴礼仪,记述封舟到港、天使馆、行香、谕祭、册封、仪仗、中秋重阳宴、中山王谢恩表疏、礼部议复疏等,亦有图多幅,如到港图、天使馆图、册封图及琉球国王印、中山王图、仪仗图、宫殿宴会图等。

卷三记中山王世系,又记中国与琉球自宋淳熙十四年以来封贡往来事迹。

卷四为琉球地图及文字说明,又记其星野、潮汐、三十六岛图及文字说明,后列其地各处名胜古迹。

卷五为官制、冠服、仪从、氏族、取士、封地、土田、历法、礼仪、国学、禅宗、僧禄等,多有图示。

卷六为风俗、屋舍、米廪、器具、女集、舟轿马、弓箭、月令、土产、字母、琉球语,多有插图。

书尾有康熙六十年长祚后序,序后为中山王、国相、王弟、国丈及其他官员、禅师所作诗文。

《续修四库全书》据天津图书馆所藏清康熙六十年二友斋刻本影印,收入史部地理类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琉球   翰林院   铁力   大木   钓鱼岛   神堂   船尾   仪仗   杂录   神灯   中山   诗文   见闻   清代   康熙   学者   地图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