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四川历史的古书《蜀都杂钞》

《蜀都杂钞》,一卷,(明)陆深撰。

陆深(1477—1544), 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今上海浦东区)人。弘治十八年中进士 ,授翰林院编修。遭刘瑾忌恨,改为南京主事,刘瑾被诛后,陆深复职,后官四川左布政使、詹事府詹事。陆深著述宏富,今上海浦东陆家嘴因其故宅和祖茔而得名。著有《圣驾南巡日录》《大驾北还录》等。

陆深为四川左布政使时,记录蜀中山川古迹,多为随笔札记之文,而成是书,无序跋、目录,亦不分类,不标条目。所记颇杂,如谓蜀人姓多出于宋百家姓及明千家姓之外,称自魏晋以来重门阀姓氏,至唐宋时姓氏愈分愈多,而蜀人姓多未见于记载。

又论峨眉山之名,以两山相对蛾眉,故字当从虫不当从山。又记峨眉山之事,如佛光、怪石等。又记四川地震,如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地震,死者数千人。

又记四川气候与植物,谓蜀都雨多风少,故竹树皆修耸,少陵谓“柏森森”者惟蜀为然。

又记蜀中山水以嘉定为佳,故自古名人多寓居其间,如汉代杨子云、晋代郭景纯、唐代李太白、宋代苏东坡及黄山谷、晁公武等。

又记灌县都江堰,有“深淘滩,浅作堰”六言石刻,相传为秦李冰凿离堆时所书,深则以为此恐后人所为。

又据蜀地所见以考经籍,如《禹贡》“岷嶓潜沱”之义难解,深以为蜀山连绵延亘,凡居左者皆曰岷,右者皆曰嶓,凡水出于岷者皆曰江,出于嶓者皆曰汉,江别流而复合者皆曰沱,汉别流而复合者皆曰潜。故岷谓之汶,即后之汶川,汉谓之漾,或谓之沔,或谓之羌,今沿汉水而东则有宁羌州、沔县、洋县,洋漾声相近,此皆得名于汉水。

此类考证虽未引经据典,然据实地所见,亦于解释经书古义不无助益。

又有所记非蜀地之事者,如论正字以一、止为文,两汉之世故不以正纪年,如魏齐王芳年号为正始,高贵乡公为正元,俱不祥之兆。金炀王有正元、正隆之号,金哀帝亡国之年亦曰正大,元顺帝终于至正,似非偶然,由此亦知宰相须用读书人。

是书所记所论皆深随手所记,随感而发,然于考证经史,亦多有助益。《续修四库全书》据浙江省图书馆所藏明刻广百川学海本影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方志类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至正   翰林院   汉水   之义   都江堰   祖茔   太白   峨眉山   山川   嘉定   正大   正始   上海浦东   助益   古书   姓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