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他曾给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做过翻译,经历过中国外交史上的多次重大事件;

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参赞和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出任过中国驻英大使和联合国副秘书长;

联合国的一份刊物说他是了解中国过去40年发生的大事的人。他就是著名外交家冀朝铸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朝铸

1929年,冀朝铸出生于山西太原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冀贡泉早年在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被阎锡山聘为法律顾问,历任山西省司法厅厅长教育厅厅长,是一位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九·一八”事变后,太原学生上街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却遭到了阎锡山的镇压,冀贡泉愤而辞职回到汾阳老家,过起了隐居生活。

抗战全面爆发后,周恩来和冀贡泉取得了联系,周恩来希望冀贡泉能够去美国,加强全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工作,冀贡泉愉快地接受了周恩来的任务。1938年,年仅9岁的冀朝铸跟随全家远渡重洋去了美国。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贡泉夫妇与子女合影,右一为冀朝铸

冀朝铸在美国读完了小学和中学,他在学校期间,读了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以及介绍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根据地情况的报道,渐渐树立起了共产主义的思想,也把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当成了自己心中的英雄。

1948年,冀朝铸考入了哈佛大学化学系,并在1949年春参加了美国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冀朝铸非常激动,专门在自己的书上画了一面五星红旗。

冀朝铸原本准备毕业后就回国,但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认为如果中美之间如果发生战争,他绝不能呆在敌国,于是他向学校提出了退学申请。老师收到申请后吃惊地问他:“你为什么要中断学习呢?如果现在回去,共产党会征你入伍!”

冀朝铸却回答说:“我是中国人,我应该回国为祖国效劳!”

1950年10月,冀朝铸回到了祖国,并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他原本打算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为祖国造原子弹。但在1952年4月,朝鲜和平谈判急需英语人才,冀朝铸于是被调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任英文速记员和打字员。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板门店谈判

冀朝铸英文基础本就扎实,通过快速自学,他可以每分钟记165个单词,足以跟上美方在谈判桌上骂人的速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英文速记员”的美誉由此而来。

当时尽管是谈判,但我方人员并不安全,美方有时在谈判无法突破时,就会发射炮弹到非军事区我方一边,有一次,一枚美国炸弹落在弹坑里,没有引爆。冀朝铸跳到弹坑里,把炸弹上的所有文字和记号都记下来,才爬出弹坑。

由于在谈判期间的突出表现,冀朝铸在1954年1月31日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授予三等功。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朝铸(左一)在板门店谈判期间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需要一位优秀的英文速记员,在朝鲜和平谈判期间表现突出的冀朝铸自然成为了最佳人选,他跟随周恩来前往日内瓦,圆满地完成了速记工作,也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冀朝铸回到北京以后,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找到了他,对他说:“行了,小冀,别回清华大学读书了,你搞点‘化学外交’吧!”

于是冀朝铸留在了外交部,先是到办公厅秘书处速记组,后来又调到翻译科,开始了最初的译员生涯。

1956年,周恩来的英文翻译浦寿昌已年过40岁,而且担任翻译已有7年,他准备给自己特色一个“接班人”,于是试探性地问周恩来:“是不是让小冀来试一试?”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浦寿昌

周恩来还清晰地记得两年前冀朝铸在日内瓦的出色工作,稍加思索便同意了,从此冀朝铸正式成为了周恩来的翻译。

1956年9月,周恩来在北京饭店为尼泊尔首相阿查利亚举行国宴,这是冀朝铸首次以“周恩来译员”的身份露面,并被安排到第一桌为周恩来进行翻译。

周恩来在宴会前进行致辞时读一份中文讲稿,冀朝铸则手拿一份英文译稿,周恩来读一段,他就按照英文译稿读一段,他觉得这真是太简单了,十分得意。

但周恩来在讲话的结尾即兴加了几句赞扬尼泊尔执政党领袖的话,冀朝铸由于精力不够集中,仍然按照译稿读了下去,周恩来马上发现不对,于是回过头严肃地对冀朝铸说:“不对,小冀你太紧张了,换一个翻译吧!”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周恩来

冀朝铸当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没想到第二天,周恩来仍提出要他当翻译,这次是陪同周恩来出席北京市为欢迎阿查利亚举行的欢迎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向外宾献旗、献礼,但冀朝铸又走了神,因此没有给尼泊尔首相翻译这句话。

周恩来再次发现了不对,他提醒冀朝铸:“你怎么没有翻译给外宾听?”

冀朝铸记得自己隐隐约约听到了“献礼”两个字,于是对阿查利亚说:“要向你献礼了。”

周恩来又补充说:“还有献旗。”

幸好此时北京市的一位翻译走了过来作了补充翻译,才算解救了冀朝铸,冀朝铸于是对周恩来说:“已经翻了。”

周恩来当然知道冀朝铸在说谎,他严肃地批评冀朝铸说:“小冀,你没有说实话。”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周恩来和冀朝铸

会后周恩来又教育冀朝铸说:“为人一定要老实。特别是对待工作,绝不能欺骗。如果欺骗,小则害了自己,大则危害国家。”

周恩来的这番话让冀朝铸印象非常深刻,此后从事外交工作的几十年,他一直把这些话牢记在心。

冀朝铸由于9岁就去了美国,21岁才回国,他的中文水平远不如英语那么好。周恩来十分关心他的中文学习,要求他了解中国社会和历史,先从一些有趣的古典小说开始,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后来周恩来又进一步要求他读些反映中国复杂政治的历史书,如《资治通鉴》。周恩来还告诉他,搞政治必须懂历史。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冀朝铸的学识很快在外交部出了名,大家还送了他一个“老夫子”的雅称。

有一次,周恩来召集外交部人员开会,他谈到了一篇评论文章《毛泽东在白宫屏风后面指挥尼克松的行动》时,问刚出道的翻译唐闻生“屏风是什么意思?”

唐闻生不知道,于是机智地说:“去问问冀老夫子。”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唐闻生

冀朝铸于是说:“‘屏风’的典故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幽灵’的意思。”众人无不称奇。

冀朝铸在为周恩来担任翻译的日子里,每次在宴会上,他忙着翻译,来不及吃饭,周恩来就用受过伤的手抖抖索索地为他夹菜。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外宾说话时,他就小口小口地吃饭,外宾说完,他口中的食物也咽下去了,马上可以开始翻译。如还不能咽下,则赶快喝一口桔子水把食物冲下。

冀朝铸有时也会给毛泽东担任翻译,但毛泽东认为他的声音太大,有好多次,他一开口说话,就把毛泽东吓一跳,所以后来他专门培养了另外一名女同事代替自己为毛泽东做翻译。

1957年,冀朝铸和汪向桐女士结婚,但一晃7年过去了,他们还没有孩子,冀朝铸是个孝子,深知父母很重视传宗接代,感到非常着急。

周恩来得知此事后,非常关心,他亲自邀请全国一流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为冀朝铸全面检查身体,他还安慰冀朝铸说:“没有孩子你就着急,你太封建了。我也没有孩子,我们两人一样,让我们一起干一杯。”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吴阶平

1964年2月,冀朝铸在陪同周恩来出访巴基斯坦期间,收到了汪向桐从北京发来的怀孕的喜讯,他和周恩来都感到非常高兴。周恩来对他说:“巴基斯坦的男子非常勤劳,你如果生的是男孩,就以巴基斯坦命名;非洲都是妇女干活,你如果生的是女孩,就以非洲命名。”

1964年3月29日,冀朝铸的儿子在北京出生,他于是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给儿子取名为“冀小坦”。

冀朝铸的大哥冀朝鼎是一位老共产党员,曾留学美国学经济,抗战前在美国做统战联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兼外资企业局局长、中国银行总经理。但在1963年8月8日下午,冀朝鼎在办公室突发脑溢血晕倒,便再也没有醒来。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朝鼎

当时冀朝铸正在陪周恩来进行外事活动,并不知道这个噩耗,8月9日晚,周恩来得知噩耗后,马上对身旁的冀朝铸说:“哎,小冀,你怎么还来?你不知道你大哥刚去世吗?哎呀,他们怎么不告诉你呢?你赶紧回去!”

冀朝铸毫无准备,呆在了那里,口中喃喃地说:“好好的,怎么就……”

周恩来又大声地对冀朝铸说了一遍:“马上回家!”

冀朝铸步履沉重地超出了宴会大厅,他对周恩来充满了感激……

“文革”爆发后,冀朝铸也遭到了冲击,他被下放到晋西北农村的“五七”干校劳动。周恩来则总是尽力地对他进行关照,他经常故意对周围的人说:“小冀呢?小冀怎么不见了?还是小冀当翻译最好嘛!”

周恩来的话让造反派感到十分难堪,于是冀朝铸在周恩来的保护下,经常从农村被抽调上来工作,直到1971年前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冀朝铸才彻底恢复了工作。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老朋友埃德加·斯诺夫妇,这一幕被拍成了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照片中的冀朝铸以准确的舍弃、娴熟的译技、镇定自如的神态,使自己无可争议地获得了中国外交界“首席英语翻译”的桂冠。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朝铸为毛泽东和斯诺进行翻译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冀朝铸担任他的翻译,章含之则担任尼克松夫人的翻译。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朝铸为周恩来和尼克松担任翻译

但有一天,尼克松突然对周恩来说:“我要求换翻译,我要求我夫人的翻译在我举行答谢宴会时担任我的翻译。”

周恩来非常惊讶地问:“难道是冀朝铸的水平不行吗?他可是‘中国红墙第一翻译’啊!”

尼克松笑着解释说:“冀先生的翻译无可挑剔,但是他的个子太高。当我和你在公众场合露面时,你的翻译是女士,你们很协调,我的翻译却高高大大的,看上去不太协调,这不公平。我的翻译为什么不能是女士呢?”

周恩来一听也笑了,于是让章含之当尼克松的翻译。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章含之

对一个翻译来说,一般到40岁就应该转行了。1973年,周恩来对44岁的冀朝铸说:“小冀,不能一辈子当翻译啊!40岁是转行的时候了。”

于是冀朝铸离开了自己工作了17年的翻译岗位,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参赞,开启了长达20余年的外交官生涯。

两年后,冀朝铸从华盛顿卸任回国,此时周恩来已经病重,而失去了周恩来保护的冀朝铸再次被“打倒”,成为了干校的常客。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冀朝铸总算获准参加遗体告别,他望着安卧在鲜花丛中的总理,不禁泪如雨下……

1979年1月,邓小平要亲自出访美国,外交部要为邓小平找一个合适的翻译。当时冀朝铸已经49岁,不符合周恩来规定的“40岁以上不再当一线口译”,但外交部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因此翻译仍由冀朝铸担任。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朝铸为邓小平担任翻译

冀朝铸此次赴美,再次受到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他的文章,称他是“离不开的冀先生”,感叹“美国缺少这样的人才”

此后冀朝铸历任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副司长、美大司副司长、驻斐济岛大使等职,1987年,他被任命为驻英国大使,当时正是邓小平同撒切尔夫人达成香港回归祖国的协议之后,中英两国关系迅速走向全面合作的时期,冀朝铸兴奋地说:“这是个重要职务,给我提供了一个为之为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冀朝铸在英国的近4年里,他开创地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与交流,他的外交家的风度也赢得了英国人的心。

1991年1月20日,冀朝铸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分管经济技术合作与促进发展工作,在联合国工作的5年里,他的足迹遍布欧、亚、非、拉各大洲。但他曾说:“无论我担任什么职务,无论我身处何方,无时无刻不把中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我的心始终为祖国跳动。”

尼克松访华时,要求换翻译,周总理大惊:冀朝铸可是红墙第一翻译

冀朝铸

1996年2月8日,冀朝铸从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职位上卸任,美国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送给了他一块镀金牌匾,上面写着:世界议坛,马首是瞻。这代表着美国华人和祖国人民对他外交生涯的高度赞誉。

2020年4月29日下午,冀朝铸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尼克松   日内瓦   尼泊尔   周恩来   速记员   巴基斯坦   外交部   弹坑   联合国   外宾   英文   美国   中国   祖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