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邓小平,作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一代伟人,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敬老的典范,他和继母夏伯根之间的故事,留下了一段敬老的佳话。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邓小平

邓小平的母亲淡氏在他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去世后,父亲邓绍昌续娶了继母夏伯根,夏伯根只比邓小平大5岁,是船工的女儿,尽管她没有上过学,但却非常勤劳能干,很快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并为邓绍昌生下了邓先芙、邓先蓉、邓先群3个女儿。

但没想到邓先群不到还1岁时,邓绍昌便撒手人寰,此后夏伯根没有再嫁,一直在家抚养3个女儿,兵荒马乱的生活,磨炼了她坚强的性格。

1947年,邓先芙考入广安县立女子中学,她在学校里受到了地下党员的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的革命活动,并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给了夏伯根,夏伯根虽然不懂政治,但一心认准共产党好,她非常支持女儿的革命活动,经常为游击队做饭、洗衣、放哨,还曾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营救过好几名共产党员。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夏伯根

不久以后,由于坏人告密,夏伯根被国民党以窝藏“共匪”的罪名抓了起来,由于没搜到证据,家里卖掉仅有的2石谷子,才把夏伯根保释了出来。

此时夏伯根家里已是一贫如洗,更不幸的是邓先蓉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夏伯根到处借不到钱给邓先蓉治病,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病魔夺走女儿年轻的生命。

1949年底,邓小平带领部队解放了四川,并就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并驻足重庆。第二年春天,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听说他已经当了大官,便带着夏伯根一起到重庆去找他。

淡以兴和夏伯根找到了西南局的大门口,他们向警卫员说明来意后,却引起了对方的警惕:邓书记都45岁了,这个女人也就50岁出头,怎么可能是书记的老娘?

尽管警卫员心里不信,但还是向邓小平报告了,当时邓小平正在开会,他对警卫员说:“告诉接待科,安排他们在招待所住下。”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邓小平

警卫员这才知道来的人确实是邓小平的亲戚,他于是说:“政委,我给您提个醒,家乡的老辈人来了,您不陪陪?怕是失礼啰,人家要说闲话的……”

但邓小平并不理会,继续开会,直到晚上才回家去见淡以兴和夏伯根。

刚一见面,淡以兴就生气地责问邓小平:“好哇,贤娃子,你当真当了大官,六亲不认了!皇帝老子还有3个草鞋亲嘛!”

邓小平一边赔笑一边叫了一句:“舅舅!”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邓小平和卓琳

但淡以兴的气却没消:“还认得舅舅啊?你记得你的亲娘老子不?你晓不晓得,你走后不到7年,你妈就因为想你盼你惦记你,40岁出头就死了……”

邓小平听到淡以兴的这番话后,眼眶不禁湿润了。

淡以兴见邓小平动了感情,也就不再责备他,他又向邓小平介绍起了夏伯根:“贤娃子,这就是你的后妈夏伯根,是她给你老子披麻戴孝送终的。你老子死后,你们这个家全靠她支撑起来,孤儿寡母不容易啊。她种田、织布、做饭样样会,为人爽快侠义,乡亲们没有不夸的,都说你们邓家有福气。”

夏伯根对邓小平说:“听说你回来了,想来看看你,没有别的意思。”

邓小平激动地抓住夏伯根的手说:“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夏妈妈!今后我们给你养老!”

夏伯根愣住了,她没想到邓小平竟然会让自己留下,不禁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一旁的卓琳替婆婆擦掉眼泪,对她说:“留下来,你该享享清福了。”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卓琳和夏伯根

夏伯根住进邓家后,邓小平夫妇对她非常尊敬,让子女们叫她“奶奶”,而且对子女们说:“奶奶一生多受磨难,你们一定要尊敬她、关心她,千万不可惹她怄气。”卓琳也跟着孩子们叫夏伯根“奶奶”,婆媳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1952年,邓小平奉命到北京工作,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一家人都迁往北京。不久以后,卓琳成为了邓小平的秘书,两口子每天上班早出晚归,夏伯根便揽下了所有的家务活,天没亮,她就起床做好家人的早饭;孩子上学时间到了,她帮助穿衣盛饭;把一家人送走后,她又开始准备中午饭和晚饭。邓榕、邓质方等几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

“文革”期间,邓小平被打倒。此时的邓家开销非常大,邓小平夫妇的5个孩子和来京学习的邓家其他孩子都要用钱,邓小平每天要抽“小熊猫”烟,在广安的舅舅淡以兴生活困难,每个月还得给他寄生活费。

过了挺过这段日子,夏伯根更加省吃俭用,能自己做的,绝不买,能接着用的,绝不扔,就这样坚持把日子过了下去。

当时很多人为求自保,都主动和自己的亲人“划清界限”,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夏伯根担心卓琳也会跟邓小平提出离婚,于是嘱咐她说:“卓琳啊,你可要清醒哦!你们夫妻这么多年,你应该是了解他的,你可别犯糊涂哦!”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邓小平和卓琳

卓琳回答说:“我是了解他的,您放心吧!不会的!”

夏伯根这才放心,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不会,你和她们不一样!”

1969年,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劳动,夫人卓琳和夏伯根也一同前往。他们住在原来南昌步兵学校的将军楼的二层一隅,每天上午,邓小平卓琳步行去工厂做工,夏伯根老人就在家里操持家务。

当时卓琳的身体不好,邓小平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扫地等活,都是他一个人干,夏伯根就在家淘米做饭,尽量抢活干。他们三个人都没有工资,每个月仅有20元生活费,日子过得非常窘迫。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邓小平、卓琳和夏伯根在江西

邓小平于是提出种地和养鸡,他们找老百姓要了些种子,种些茄子、辣椒等蔬菜,又在角落里做了个围栏当鸡圈。夏伯根和卓琳还一起研究了几个月,酿出了酒,做出了豆瓣酱。就这样,年龄相加共200多岁的3个老人相濡以沫、相互搀扶,终于闯过了难关。

邓小平一家回到北京后,夏伯根在不久以后升级为“老祖”,继续带大了邓家的第四代。

1997年,97岁高龄的夏伯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基本上认不出人了。这年的2月19日,邓小平病逝,从这一天起,夏伯根就不吃不喝,可能她感觉到了什么,冥冥之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先她而去的儿子表达着深深的眷念。

1950年,邓小平首次见到大他5岁的继母,激动地说:我们给你养老

晚年的邓小平

几天后,卓琳在女儿的陪伴下赶往医院,她紧紧地握着夏伯根的手说:“我们三个,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一个哪个都活不成。”

夏伯根虽然已经不认识人了,但她好像听懂了这句话,于是又开始吃饭喝水了。

2001年春,夏伯根老人辞世,享年101岁。2009年7月,卓琳病逝,这一段旷世亲情,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续上了!

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令东方巨龙应运腾飞的伟人,无愧为中华民族杰出的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继母   兴和   广安   岁出   警卫员   娃子   不久以后   舅舅   北京   家务   老子   激动   家里   老人   女儿   孩子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