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外戚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比较特殊的政治群体,皇位继承制的局限性直接导致历史上外戚干政的现象发生。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自认为“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取两者的尊称“皇帝”,并由此确立了整套与皇帝相关的制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皇帝制度中的皇位继承制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使得储君的选择范围集中在皇帝的子嗣中,一旦皇帝不幸早逝,便会出现幼帝即位的现象,使得有其它势力有机会开始操纵朝局。东汉时期的外戚干政现象十分严重,其原因也是皇帝过早去世。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在东汉的十四位皇帝中,仅有汉光武帝、明帝、献帝稍微长寿,其余的皇帝都没能活过36岁。由于皇帝过于年幼,他们的母后或者皇后会以监护人的身份来监督、选立嗣位人,以至于后来操纵朝局,成为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封建社会时期的宦官专政和外戚干政现象非常频繁,秦朝因宦官专政二世而亡;西汉因为王莽外戚专权而灭亡;东汉时期的窦氏、邓氏、阎氏、梁氏干政更为严重;北周时期的杨坚也是如此,最终建立起隋朝。唐朝初年也曾出现过外戚干政的现象,对唐初的政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有过秦朝、汉朝等宦官专政和外戚干政的前车之鉴,唐朝对于外戚干政开始有所防范,自此历代王朝都开始防范内部的问题,统治者都担心宦官和外戚干涉朝政。

唐朝外戚参政的原因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来视后宫及亲族参政为不祥之兆,魏晋以后的历代王朝为避免外戚之祸,于是开始对外戚干政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但是唐朝初年的外戚仍然有机会干政,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关系。有前朝的外戚干政的教训,唐初高祖、太宗皇帝却仍然给予外戚高官显爵,让他们参与朝政,并担任地方大员,这一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唐初建国根基尚且不稳,政局也十分动荡,皇帝需要借用外戚势力来加强统治力量和统治基础。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公元618年,李渊在关中建立唐朝,当时各地的割据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其中王世充、窦建德、李密等人的实力最为强大。秦王李世民在攻打东都时曾说过:“吾新定关中,根本未固,虽得东都,不能守也。”这句话也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况对唐朝不利,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壮大自己的力量,日后实现全国的统一。当时唐朝想要站稳脚跟,必须要稳定内部,首先需要团结后妃亲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戚势力。当时唐朝的外戚势力非常强大,她们都是隋朝名门之后,能够得到外戚的支持,肯定是能够扩大唐朝的统治核心力量的。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再者,唐朝初期的外戚势力并非与汉朝的外戚一样,她们大多表现出较高的政治军事素养和谦虚谨慎的处世态度,这一点也让皇帝对她们备受信任。历代皇帝防止外戚干政,其主要原因是担心她们扰乱朝局,甚至谋朝篡位。唐朝初期的外戚则有所区别,她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比如唐高祖时期的窦氏,他在唐初国家的各项典章制度的建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唐太宗即位初期,在长孙氏外戚的辅佐下,使得当时的政治格外清明,君臣关系也非常融洽。再加上长孙氏主动避免权任太重,使得太宗皇帝格外信任他们。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最后,唐朝初期的后妃们往往都是以身作则,注意对亲族的抑制,不会使得他们的权势太盛。自古以来,凡权势滔天的大臣,基本上很少有能够善终的,唐初的外戚也深知这一道理,他们知道想要永享富贵,必须对亲族的权力加以抑制。这也是唐初外戚能够参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初外戚参政的具体情况

唐高祖在位期间,受到重用的外戚是窦氏,主要代表人物有窦威、窦抗、窦静等。窦氏外戚在朝中都担任要职,他们并未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是尽心尽力帮助李唐皇室实现全国的统一,保证全国政局的稳定。其中窦轨还在唐初击败了党项和吐谷浑的联军,保证了唐朝边境的稳定。窦氏一族在高祖时期受到重用,成为了当时权势显赫的外戚家族,他们甚至撑起了唐朝初期朝廷的半边天。

唐太宗即位时,长孙氏外戚开始受到重用,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长孙无忌、高士廉、长孙敝、长孙操等。其中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最受太宗的器重。长孙无忌年少时便一直跟随李世民征讨四方,授予比部郎中。后来李世民即位为皇帝,长孙无忌被迁为左武侯大将军,而后转授吏部尚书,拜为尚书右仆射。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长孙无忌也懂得与帝王的相处之道,随后主动请求解除机密之职,最终拜其为太子太傅。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长孙氏外戚,在太宗朝得到了重用,成为当时最大的外戚势力。

外戚参政对唐初政局的影响

前面说到,唐初的外戚势力辅佐唐高祖和唐太宗完成了统一大业,并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发展和边疆的稳定。从实际情况来看,唐高祖时期的外戚在军事、政治方面给予了李唐皇室非常有力的支持,在平定各方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巩固李唐政权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高祖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完成统一大业,保证政局的稳定,而这一时期的外戚正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唐初外戚参政对政局的影响,应该将高祖与太宗时期进行区分,李世民即位后,国内环境基本上已经稳定,其目标不仅仅是稳定局势,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在长孙氏等外戚的辅佐下,唐初直接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盛世。在长孙无忌、高士廉等外戚成员的辅佐下,直接减少了李世民政治决策失误的几率,从而使得太宗时期的政治非常清明。总的来说,唐朝的外戚参政整体上是利大于弊的,它不同于其它朝代的外戚干政,唐朝初年的外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唐初的外戚参政的确帮助了李唐王朝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唐高宗至肃宗时期外戚干政埋下了伏笔。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长孙无忌的一个行为直接为高宗至肃宗时期的外戚做了一个不良的典范。他开始直接干预皇位继承的问题,并力排众议保举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拥立懦弱的李治为太子,直接为武氏外戚的崛起做了嫁衣,最终武氏外戚崛起后,直接将长孙氏外戚诛杀贬黜,同时使得李唐王朝易主,成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

小结

纵观中国古代史,宦官专政和外戚干政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即便是有前车之鉴,但仍然无法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浅谈唐朝初年外戚干政对政局的影响

唐朝初期的外戚的确强势,并为李唐王朝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戚的问题还是无法成功避免,使得唐朝历史出现断层。再比如明朝时期格外重视宦官专政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明令禁止宦官干涉朝政,可最终竟然是宦官将明朝推向深渊。唐朝的外戚参政有利有弊,对于唐初政局的影响也要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从短期和长远两个角度来分析。

唐朝历史 ¥13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外戚   政局   长孙   唐朝   关中   亲族   王朝   宦官   初年   封建社会   初期   势力   皇帝   时期   稳定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