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江西万载西部边陲黄茅镇,坐落在九岭山余脉的一座与湖南浏阳交界处的界山,名叫茶亭岭,这个被重重大山包围的小山村中,有一个小地名叫金銮殿观音莲山,山顶上建设有一坐北朝南,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的陵墓,一个高约二米五、宽约一米二的花岗石墓碑,上面刻着“杜平将军墓”五个大字。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万载黄茅镇

杜平将军的墓占地约120平方米。墓园内第一层石碑后是一个圆形的直径约3米、高约1.6米的墓冢,里面葬有杜平的一半骨灰。墓冢后竖立的约七八十平方米石质大幅背景,画有祥云、梅、竹、松、仙鹤等渲染吉祥气氛。两边和中间镌刻有杜平战友撰写的“文韬武略一代英豪坚贞耿介堪为吾辈典范;儒将雍容大家风度文才书艺足称我侪师表”的对联,确地概括了杜平的品质、才干、功绩和历史地位、社会影响。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杜平,原名杜豪,1908年出生于江西万载黄茅乡金钟山麓名叫螳螂坑的小山村一个贫困的家庭,这里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父亲杜春良靠租种了三十亩薄田,可是辛苦耕种,依旧难以养家糊口。本来家里生了五个孩子,又添了一个男孩,家庭负担虽然沉重,杜春良饱尝生活艰辛,让他认识到一个传统而朴素的道理:有学问才能有出息,有大学问才能有大出息。为了光耀门庭,重振家业,精明能干、深谋远虑的杜春良,决心倾全家之力,在儿子中培养一个读书人。父亲选中了年仅七岁的第六个孩子杜豪。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杜豪进了螳螂坑的小学,背负着全家的希望,开始了求学生涯,随后考取了县城的中学,走出了黄茅这个偏僻的乡村,读的书更多更深了,眼界宽了,交友广了。可是,杜豪在外地读书,花费自然也更多了,杜春良为了供杜豪读书,也越来越感到吃力了。每到开学之际,杜春良都要求亲朋友东借西凑,为给儿子筹措学费和生活费用。可是,尽管生活艰难,供养儿子读书极为不易,杜春良却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而杜豪也总是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杜豪中学毕业后,杜平想继续求学的愿望,得到了他父亲的支持,千方百计为他筹集了学费,兄弟五人都辛勤劳作供其一人读书。由于江西万载离省会南昌很远,地属湘赣边的黄茅乡离湖南省会长沙却较近,所以杜平选择到长沙,进了一所大学,并就读二年后,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杜豪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偏僻的黄茅山区出了一位大学生,引起了十里八乡的轰动。此时,杜豪心中已经有了强烈的革命意愿,他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秘密加入了农民协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此时,心里早就萌生了革命念头,又身处湘赣边界的革命中心区,深受红色风暴的冲击影响,杜豪心里最迫切的愿望是参加红军。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恰在此时,红六军攻占万载的第二天,杜豪听到他心中极为仰慕的红军终于来了,极为兴奋,来不及回家告别,急忙从黄茅步行赶到县城红六军的军部。当时,红六军的军部设在一座大土豪的宅院中,接待杜豪的是军政治部秘书长,他详细地询问了杜豪的家庭和本人情况,然后高兴地说:“红军中都是一些苦大仇深的苦伢子,不论行军打仗,个个是英雄好汉,可惜没几个识字的。你是大学生,又搞过学运、农运,太好了!红军中就缺少你这样的人才,你就留在军部吧。”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此时,军长听说有个大学生要求参加红军高兴地地说:“你是大学生,来当红军,好,太好了!”然后军长说道:“红军的生活艰苦,战斗频繁,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接着军长郑重其事地问道:“你怕不怕苦,你怕不怕死?”这时,杜豪脱口而出:“我也是苦出身,什么苦都能吃,怕死就不来当红军了。”军长听后很是高兴,拍拍杜豪的肩膀说:“好好干!”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于是,杜豪把长衫换成短装,戴上红军帽,并把名字由杜豪改为杜平,他不再以一家一族的兴旺为自豪,而是劳苦大众得解放为人生目标,以造就一个太平盛世为己任。此后,杜平紧紧跟随中国工农这支伟大的队伍,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由于他是大学生,在红军队伍中如鱼得水,历任红军政治部宣传科科员,宣传科长、大队长、红一军团卫生部政委、无线电队政委等职,参加了攻打文家市、长沙、吉安、漳州、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历任八路军129留守处副主任、后方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委,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在他参加红军的25年后的1955年,杜平被授予中将军衔。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大学学历的杜平,在当年红军队伍中大半生从事革命斗争与戎马生涯的将领中,是非常少的,然而,在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间,他却总是不肯提及或予以回避这段学历,从不向人说他读大学的事。为什么呢?在军史中有一段佳话:建国后有一次罗帅向主席介绍杜平时,曾谈到“杜平是我们红军中的大学生。”领导忙问毕业于什么大学,答:“长沙群治大学。”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熟悉长沙所有学校的主席一听,当即冲口而出:那是野鸡大学吧?不过,随即又补充说:野鸡大学也有好的。那么,主席为什么会对这所学校如此评价呢?原来,群治大学的的确确是湖南当时仅有的几所大学之一,是民国初年全国各地推崇维新时兴办的一所私立学校。据《湘城教育纪胜》介绍,民国初年,该校址位于长沙市区坡子街。杜平在校完成了两年学业而毕业,一个原本来自山野乡村的青年人,他的眼光、他的思维方式、他的行事准则,都因这个大学经历,从而渗透了儒家的点点智慧,显露了学者的风范。甚至,从开始选择革命的具体方式起,大学毕业的杜平,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所以取得了后来的成就。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杜平将军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一代战将,他博学多才,爱好诗词、摄影、书法,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全军展览,被誉为“将军书法家”。他生前还曾担任中书协会名誉理事、金陵老年大学名誉校长、江苏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职,著有《在志愿军总部》。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杜平将军书法功力深厚,规范朴实,一丝不苟,师颜体。南京夫子庙有碑林,森森然大家荟萃,其右一碑书林伯渠1907年过金陵诗《冬冬更鼓逼岩城》,杜平将军所题。又古楼中层之匾,上书“心旷神怡”四大字,亦杜平将军手笔。将军曾赐予一条幅,上书:“实事求是”。

红军中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主席曾戏言“野鸡大学”,后授予中将

1999年3月4日,有“将军书法家”之称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之誉的杜平将军,病逝于南京,归葬于原籍出生地万载黄茅茶亭岭。真可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万载   红军   金陵   湘赣   茶亭   大学生   军部   真才实学   军长   大学   野鸡   戏言   政委   长沙   江西   湖南   中将   名誉   将军   主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