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在福建漳州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其造型既像面红旗,又似把尖刀,正如伟人所写的“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巍巍青山间,当年鏖战激,从肃穆古朴的建筑下面的文字看,正是为了纪念1932年春天红军攻克漳州这座城市时立的碑。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从史书上了解到,当年红军攻打赣州失利,为了鼓舞士气,决定再次攻下一座地级城市,于是选择了闽南重镇漳州。漳州,素有铁打的城市之称,当时的守敌张贞为了固守漳州,兵分两条阻截红军,并以的榕仔岭、笔架山一带为左翼阵地,以天宝的十字岭、风霜岭一带为右翼阵地,并将主力放在右翼上,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阻止红军进漳。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红军以正面部队佯攻守敌,吸引敌军火力;部分主力由当地农民带路,抢占五峰山最高处,居高临下,俯攻十字岭。两路夹击,红军打得敌军土崩瓦解。攻下十字岭,进漳门户洞开,终于取得了漳州战役的胜利。这次红军的巨大胜利,刚刚加入红军队伍不仅的红五军团40师功不可没。而这个师的师长,正是后来屡立战功的边章五。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边章五,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文朗口村人,他自幼聪慧,学习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口才绝佳,他与当时担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的董振堂不仅是高中到大学的同学,更是情同手足交情莫逆,他俩人一起一起弃文习武报考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同一支部队,即冯玉祥西北军,从排长干到团长,后来担任旅参谋长。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中原大战之后,边章五与董振堂一起的这支部队被编入第26路军。当时,被老认定是杂牌军,调至江西“围剿”红军,让他们调到一线去铲除异己的行为。不仅给他们军饷很差,待遇很差,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这支部队不干活而后退,在距部队建设驻扎百里之内部署了不少的嫡系正规军堵住他们的退路,明显是要他们打前站去送死的节奏,加之来自北方的官兵水土不服,病死的日益增多。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1931年12月,为了不打自己的同胞、不给老蒋氏当炮灰,赵博生、季振同、董振堂、边章五等人带着17000人2万多支枪发动了“宁都起义”,被编为红五军团,随后参加了第4次、第5次反“围剿”战斗,特别在赣州战役、漳州战役和水口战役打出了军威,迅速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后来的红军长征中,红五军团执行的任务是后来阻截追敌,由于经常执行断后、掩护任务,打了许多恶仗、硬仗。每每紧要关头,红5军团指战员往往手持大刀上阵,与敌军短兵相接,杀得敌人血肉横飞,闻风丧胆。特别是经过湘江之战后,红5军团自身的伤亡也很惨重,长征出发时,全军团有1.2万人,到了长征结束时只剩下不足4000人,可惜的是,宁都起义几位主将在战斗中先后牺牲,边章五的老同学和老战友董振堂也壮烈牺牲,体现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但他却非常幸运地活了下来。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由于边章五毕业名校,又有真才实学,加之参加战斗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并有实战经验,逐步由排连营团,提升为旅部参谋长。文武双全的他很快得到了重用,先后被任命为红军中央机关工作,先后担任中央军委作战科长、军委一、四局局长、四局局长、中央军委参谋部局长、军委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西安事变”期间,边章五利用自己在西北军的影响,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抗日战争期间,任抗大第四大队第十队队长,八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长江局作战组成员、军事部高级参谋,兼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教官、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谋,中央军委管理局局长、第四局局长,中央情报部第三室副主任、军委作战部第一局局长。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右二为边章五

这一时期,他抗大军事教官,他负责讲解的课题是游击战术,讲课时他理论联系实际,从《论持久战》到古今中外的兵书战策,结合抗战中的具体战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我军所提出的游击战术,并热情地宣传了抗日主张,他的讲课给学员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文武双全的边章五不仅课讲得好,文章也写得相当出色,当时,德国希特勒进行闪击战,在欧洲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日军趁机宣传所谓要采取“闪电战术”,搞得国统区人心惶惶,甚至军民党的一些军官也不知所措,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树立全民的抗战信心,边章五写了一篇《论闪击战》的文章予以驳斥,在《新华日报》上连续发表。他以雄辩的论据,一扫亡国论的悲观情绪,给亡国论者一记耳光,从而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我军主张的效果。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前排坐者左一为边章五妻子陈婉文

边章五为了事业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不惑之年仍是孑然一身,高层领导人见他个人生活没有人打理,于是把自己的翻译兼机要秘书陈婉文介绍给边章五为妻。陈婉文,毕业于岭南大学,通晓17个国家的语言的一代才女,他的妻子成为边章五开展军事外交是个有利的助手。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解放战争期间,边章五调任辽宁军区任司令员,在辽沈战役中,边章五指挥军区部队,参加东北春季、夏季、秋季攻势,著名的辽沈战役中配合主力消灭蒋军解放了东北全境,为东北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建国后,边章五任驻苏大使馆武官,之后,又担任解放军第32兵团副司令员,成为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在板门店与美军代表展开唇枪舌剑,美韩联军代表讨不到半点便宜,不是边章五的对手。边章五说:“要么谈,要么打!要谈,找我;要打,志愿军奉陪到底!”并明确表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边章五为了做好工作,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然而此时他的身体状况出现了不良的信号,但他强忍病痛工作。特别是在谈判桌上,面对强敌,不卑不亢,洞察虚实,沉着机警,据理直陈,由于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一病不起,1954年2月9日,被高层领导誉为“文武双全”的边章五逝世,年仅54岁。一年之后全军开始大授衔,他却在这前夜去世。

红军师长后任兵团副司令,文武双全应授上将,可惜授衔前一年去世

战友们说,按照边章五红军时期是师长、后来兵团副司令员的资历,还有他戎马一生立下的赫赫战功,文武双全的他授予上将军衔是有可能的,比如与他一同参加宁都起义的李达就是上将,可惜他过早离开了这份荣耀,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文武双全   宁都   西安事变   辽沈   中央军委   红军   漳州   后任   司令员   作战   敌军   军委   师长   兵团   上将   战役   军团   局长   部队   可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