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与新疆哈密相接处,有一个古地名叫瓜州的地方,由于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在清朝中期的时候,因康熙帝在此大败葛尔丹,故更名叫“安西”,取义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乱的期望。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古战场遗址

此地虽然地处大漠之中边缘地带,远处山坡戈壁滩时隐时现,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当地流传最广的大都是有关战争的故事,据说唐朝薛仁贵奉命西征,一路势如破竹,可打到这里时,一不小心中了敌人埋伏,残部被强大的敌人包围,包围多时后军队陷入绝境,在固守待援的过程中,粮断草绝眼看全军覆没,薛仁贵下令将士节衣缩食,坚持就是胜利。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生长在这里的锁阳

岂料天无绝人之路,原来战士们在这紧要时刻,发现战马没有草吃却一日日肥壮,精神抖擞,原来这些在荒漠中的战马,一天天在野外吃一种通体泛红长相极像红萝卜的东西,受此启发,战士们也全体上山去挖来吃,最终渡过难关直坚持到程咬金救兵到来,终于化险为夷。后来才知道这个长得像胡萝卜的植物叫锁阳,所以民间流传着歌谣:“锁阳锁阳,是药又是粮,病时作药,饥时作粮。”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大地之子雕塑

古时征战在此地化险为夷,最后功勋传百世,在近代的时候,有一支红西路军也来到这里,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以不屈的枪声,结束了这场悲壮的西征,终于有四百多位铁血的西路军将士,化险为夷,从此结束了这场噩梦,这支红军部队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铸造了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铭刻了一段永远记取战斗功勋。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发生在安西的突围之战,被后人称为红西路军最后一战。后人为了铭记这场悲壮而一战,把这片土地认为是守护神,因此,在一片戈壁滩的最高处,雕塑着一尊“大地之子”的雕塑,这座长达15米,高4.3米,宽9米的巨大婴儿状趴伏在地,酣睡在瓜州县洪山坡戈壁滩上,不管风吹雨打都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了似的,虽然四周有些荒凉,但却更像是整片大地都在拥抱着她,就像一个酣睡的孩子,睡在母亲的怀抱,所以它的名字叫作“大地之子”。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大地之子”俯卧在这片大地之上,似乎在延续着、承载着源远流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让后人记住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正是由无数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结晶,同样它也诠释了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它在呵护我们,保护我们!在这片烈烈的西风中,吹不动它伏地的身旁,这身旁孕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应该心存感激,不忘初心。同时,也在向来到这里的人们,讲述着八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红军西路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1936年冬,两万一千八百多人组成的红西路军,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进入千里河西走廓,遭到盘踞在这一带的反动军阀马步芳的围追堵截,数倍于红军之敌汹涌的骑兵,卷起滚滚黄尘,千军万马,踏开数十道路口,直奔红军队伍,我英勇西路军将士忍受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临危不惧、顽强抵抗、殊死搏斗,顽强击退了一次次进攻,历时197天,经血染高台、大战倪家营子、血洒梨园口,最后兵败祁连,来到这里。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1937年4月,红军西路军左支队近千名指战员,经过43天的艰苦跋涉,终于走出祁连雪山,进入安西县境内。红军队伍虽然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队伍却纪律严明,态度和蔼,然而,在筹粮过程中,由于这里山寒水瘠,地贫民穷,还终年饱受兵匪之害,当地百姓虽然倾其所有,向红军赠送了小麦、面粉、黄米、胡麻油、羊、帮助这支人困马乏的西路军将士渡过难关,但毕竟是地广人稀,这点补给可谓是杯水车薪。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为了取得给养,西进新疆,西路军左支队领导在磨坊内召集紧急军事会议,通过侦察得知,发现粮草比较的西安县城敌人防备空虚,只一百多敌人的武装,随后决定北上攻打安西县城,解决部队的生存问题,于4月24日傍晚以疲惫之师一举占领县城。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节骨眼上,马步芳通电河西各地驻军,称:“剩余红军约1400~1500人,深入祁连山,经过陶苏勒地区,拟将向嘉峪关外奔入安西、敦煌,西入新疆。”随即调集西宁驻军李增萌团火速尾随追击,命令马忠义骑兵团取道嘉峪关前往堵截,并以安西防务空虚,电令驻防肃州的第一百师二九八旅旅长马步康尽快派兵防守安西。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在马步芳急令之下,这多股敌军气势汹汹地杀向了安西,其中,马步康旅五九六团团长刘呈德,已经率两个步兵营和旅直属骑兵手枪连从肃州起行,赶往安西。并在红西路军决定进攻之前就进驻安西城中。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4月24日深夜,红西路军左支队组成两个梯队,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集结于安西县城西南三华里的梧桐树窝和彭家庄子一带,随着军长的一声令下,奇袭县城的战斗打响,很快,先头部队就与守城敌军接上火,顿时枪声大作,一梯队还未接近西门,敌人便打起炮来,压得攻城队伍抬不起头来。担任主攻的三十军二六八团三营营长赵正洪、教导员周纯麟指挥部队接连发起几次攻城冲锋,但终因守城敌军火力太猛,攻城不下。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安西县城明明只几百人的守军,怎么有这么猛烈的火力,经过激烈交战,才知道城内敌情发生重大变化,增援之敌已进驻城内,面对强敌,军领导立即作出决定,停止攻城,命令各部交替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城西南五营村王家屯庄、康家楼庄一带撤退。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此时正值凌晨,城内马家队伍发现红军的意图后,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向左支队驻地发起猛烈的进攻,红军傍依梧桐树林、深沟和起伏的沙丘,土围墙狙击敌人,战士们用大刀、手榴弹连续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无奈马步芳的步骑兵又接踵而来,来势凶猛,红军依托自然形成的灰褐色沙岭,构筑简易工事,且战且退。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此时,敌人实在是太强大,红军被敌分别追击包围于王家屯、白墩子等地,经过几番殊死搏杀,西路军左支队退到一个叫红柳园子的地方,红柳园子虽小,却是西进新疆的必经之地,这里只有几家小泥房、客栈,供过往旅客休息。尾追之敌步步紧逼,形势异常严峻。左支队首长决定,利用沙丘作掩体狙击敌人,坚持到天黑以后,向戈壁深处转移。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面对十倍于己的马家军的疯狂进攻,经过多时激战,红军战士的子弹快打光了,仅有的一些手榴弹也投进了敌群,火力渐渐减弱,在这危急情况下,上级命令有子弹的战士向敌人反冲击,红军指战员击退了敌骑多次冲锋,击毙了马部骑兵100多名,西路军总部首长等400多人向西北方向转移,并进入戈壁,沿着甘新公路边的电杆,加快步伐脱险,经过两天两夜的跋涉,终于走进了甘新交界处的星星峡,在中央派来迎接下队伍的接应下,转赴迪化(今乌鲁木齐),后来这支队伍中走出大量的开国将军,红柳园子此役也成为西路军最后一役。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然而,不幸的是,后卫部队被马部骑兵冲散,红柳园子的沙丘上下,顿时,烟尘滚滚,喊杀声、手榴弹爆炸声、战刀撞击声震撼大漠上空,经过激战,红军战士的子弹打光了,马部骑兵冲破红军防线,在这次战斗中,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参谋长刘雄武、师政治部主任陈智才、西路军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钟立彬、总部译电组长陈茂生三位师级干部等100多名左支队指战员长眠于戈壁滩上。红柳园之战,红西路军以不屈的枪声,结束了这场悲壮的西征。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刘雄武是云南宣威板桥镇人,他原先是在国民党部队当排长,后来目睹老蒋叛变革命,大肆屠杀革命者,更进而参与进剿红军,刘雄武大失所望,深痛其罪恶行径。遂于1928年率全排起义,加入了井冈山红军。先后参与了中央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先后担任红三军九师师长、江西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赣南红23军军长,成为红军的一名高级将领。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在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刘雄武任红九军团作战科长,与军团罗炳辉一起率部担任侧翼和后卫,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应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一次又一次的牵制迷惑敌人,为主力打开北上通道,受到中央通电表扬。刘雄武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后调任师参谋长,在安西红柳园子与十倍于己之敌遭遇。刘雄武同全体将士与敌浴血奋战,不幸光荣牺牲。年仅33岁。他的战友们说,刘雄武要是不牺牲的话,红军时期已经是军长的他,建国后至少是中将以上军衔。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曾是瓜州的真实写照。解放以前,瓜州一年四季都刮风,风起时飞沙走石,眼睛都睁不开,庄稼刚露头就被沙子埋了。他还记得,有一年春天刮大风,水桶粗的大树都被连根拔起了。可谓是西风烈,解放后瓜州,坚持治沙造林、绿化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把昔日的风沙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瓜果之乡。

西路军最后一战,曾任红23军军长及3名师级干部牺牲,不死是中将

为铭记历史,激励后人,当地人民为了纪念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兴建红西路军纪念塔,纪念塔正面塔门横眉上镌刻着元帅亲笔题写的“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缅怀西路军最后一战牺牲英烈,他们的英勇事迹将光耀千秋,传颂万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安西   锁阳   之子   红柳   戈壁滩   军长   新疆   园子   将士   支队   骑兵   红军   中将   部队   敌人   牺牲   大地   队伍   干部   任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