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亚甲炎”当“重(chong)感”

莫把“亚甲炎”当“重(chong)感”

小谢说:时下正值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是感冒高发的季节。有些病人在感冒之后不久,又再次出现嗓子疼及发烧,这种情况常常被当作“重感”,然而奇怪的是,用上抗生素之后却丝毫不见效果,此时,您可得当心了,这有可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尾随而至。

“亚甲炎”是咋回事?

“亚甲炎”虽然不如甲亢、甲减为大家所熟知,但其实也不少见。它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所诱发的甲状腺变态反应性炎症,常常于流感或感冒后1~2周发病,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可以得亚甲炎,以30~50岁的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10倍。

“亚甲炎”起病较急,最典型的表现是颈部疼痛及发热,疼痛可放射至咽喉、下颌及耳部等处,发烧多在午后开始或加重,持续到第二天早晨可自行消退。此外,患者还常伴有甲功异常的临床表现。亚甲炎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3期:“甲状腺毒症期”、“甲减期”、“恢复期”,分述如下:

01 甲状腺毒症期

在病程早期,患者可有怕热、多汗、心悸、焦虑、震颤等“甲亢样”表现,但程度轻,持续时间短(约3~8周)。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增高,而甲状腺摄131碘率明显减低,这种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甲状腺摄碘率“分离”的现象,是“亚甲炎”有别于“Graves甲亢”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原因是由于甲状腺滤泡遭受炎症破坏,它所储存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导致“一过性甲状腺毒症”。另外,“亚甲炎”患者血沉(ESR)往往显著增快(通常大于50 mm/L),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这点有别于细菌感染。

02 甲减期

患者此阶段可有畏寒、便秘、虚肿、倦怠、嗜睡等甲减表现,血清T3、T4降低,TSH升高。原因是患者甲状腺滤泡储存的甲状腺激素已被大量消耗,而此时甲状腺滤泡细胞尚未完全修复,摄取碘以及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下降。

03 恢复期

此期甲状腺滤泡细胞已完全修复,患者血沉(ESR)、甲状腺摄碘率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TSH)完全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全部消失。但是,大约有5%~10%的亚甲炎患者会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如何诊断“亚甲炎”?

临床上,如果病人有发烧、甲状腺部位肿痛或触痛,同时伴有多汗、怕热、心慌、情绪改变等“甲亢”表现,结合近期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应高度怀疑“亚甲炎”。通过进一步检查,若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升高,而甲状腺摄碘率降低,血沉显著增快(>50 mm/h),而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 、TPOAb、TGAb)阴性或低滴度,则可确诊本病。

本病诊断其实不难,关键看能否想到。

临床遇到以下情况时,需要警惕“亚甲炎”:

1、上呼吸道感染伴咽部、颈部疼痛不适,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2、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同时伴有颈部疼痛及发热者;

3、甲状腺肿大、质地较硬、触痛明显,伴有发热,激素治疗有明显效果者;

4、既往曾有发热、颈部疼痛、甲状腺毒症病史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当您感冒发烧并伴有脖子疼时,不妨查查甲状腺,排除“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

“亚甲炎”须与哪些疾病鉴别?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常因发烧、咽喉部疼痛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者是因为心慌、多汗、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被误诊为“甲亢”,因此,一定注意鉴别诊断。

01 与“上呼吸道感染”鉴别

由于甲状腺与咽喉位置相邻,而且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可沿颈部向咽喉部放射,患者往往在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因此,很容易把“甲状腺疼痛”误认为是“咽喉疼痛”,而将本病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

一般说来,“亚甲炎”患者甲状腺疼痛呈游走性,甲状腺触疼非常明显,咽喉部检查无急性充血及化脓,白细胞一般不高,但血沉显著增快,早期甲功化验符合“甲亢”,甲状腺吸碘率检查是下降的,可资鉴别。

02 与“Graves甲亢”鉴别

“亚甲炎”病人因有心悸、多汗、多食善饥以及甲状腺肿大等甲亢的症状及体征,甲功检查T3、T4升高,TSH降低,常被误诊为“Graves甲亢”。但“Graves甲亢”病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甲状腺激素(T3、T4)与甲状腺吸碘率一致性升高,而“亚甲炎”患者甲状腺激素(T3、T4)升高,而甲状腺吸碘率明显降低,TRAb阴性,可资鉴别。

03 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鉴别

还有的“亚甲炎”病人因发烧、甲状腺明显肿痛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但后者血象显著增高,甲状腺吸碘率正常,抗生素治疗有效,可资鉴别。

04 与“桥本氏甲状腺炎”鉴别

部分“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在病程早期可出现一过性轻度甲亢,也可有甲状腺轻微疼痛,但通常没有发烧等全身症状,而且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及TGAb)显著升高,这两点与“亚甲炎”明显不同,可资鉴别。

如何治疗“亚甲炎”?

“亚甲炎”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而非细菌感染,故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病有自限性,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轻症患者治疗应首选解热镇痛剂(如消炎痛、阿斯匹林等),重症患者可短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它可减轻炎症反应,使发热及甲状腺肿痛得以奇迹般地迅速缓解

激素推荐起始剂量为20~40 mg/日,症状完全缓解后开始减量,一般每周减5 mg,总疗程不少于6~8周。注意:激素减量不宜过快、停药不宜过早,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复发。

由于本病所致的“甲亢”呈一过性且程度较轻,故一般不主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他巴唑等),更不能用放射性131碘或手术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甲减。对心悸明显的早期病人,可以口服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10 mg,每日3~4次)对症处理;病程后期出现“甲减”者,应酌情补充甲状腺素(优甲乐),直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为止。极少数(不到10%)亚甲炎患者最终会发展为永久性甲减,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亚甲炎”具有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自行康复,预后良好,但易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血沉   上呼吸道   病程   肿痛   甲亢   甲状腺   血清   永久性   抗生素   炎症   颈部   激素   患者   疼痛   甲状腺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