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哲学 医学 生命 生活之科学文化

中医是哲学、医学、生命、生活之科学文化。

一,传统中医理论一般指传承的生命朴素医学。

具有:气是生命或事物最基本单位。

气阴阳五行,三生万物、精气神,是生命五脏六脏经络功能或生活的整体动态规律统一。

阴阳学说:阴阳内因素是自身事物本质性与功能性的循环互动系统体制体现,而外因素是属性与相互性联结的支持维护性。

1.传统的中医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与《易》及众家学说。

《黄帝内经》由《素问》篇和《灵枢》篇组成。《黄帝内经》受正确的宇宙观,科学观,天地人一元论,以及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太极阴阳家的指引成就。

传统的中医理论归纳为“气阴阳”气机气化理论学说,也是升降出入内外循环补充医学生理功能模式。

2,升降出入补充循环是指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内外循环运行的一种形式。升降出入气机气化就是气血阴阳转移转化。

升降出入失常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升降不及,升降太过和升降反常三类。

《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 则神机化灭,升降息 则气立孤危。”

升降出入循环内涵:整体局部,宏观微观,表里、内外、阴阳、左右、上下等方式状态形式等功能因素总体总和、转化转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是中医方法论与认识论。

天地人合一,养生保健等,是中医本体哲学。

二,从生命功能讲中医西医

首先医学应是对生命功能支持维护全方面多层次的理解,及多机能科学高度人文性贡献,又让生命体物质、能量、信息、功能共享统一向自然整体调控适应进化。

1.药性作用机制因素。

中西医药用成份、趋向之势、靶向异同。

中医天然自然属性强化,以培养改善纠偏为主,重药性与机能自化适应调控“双向"为特色。

2.手段方法特色功能性。

生命应是整体局部、微观宏观层面因素深入的了解与手段方法特色多层次机能造化,这样就会更加更好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3.整体性与微观性认识。

中西医都是医道贡献。

“整体观念与辩证结合统一",以及“宏观特色与微观动态性有机支持维护高度运用"是人类对生命功能的需求最高境界。

4.生命功能过程段与阶段性体现。

生命体具有能量代谢功能刺激、繁殖的开放性系统本性,某种意义上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功能统一共享的整体进化。

中医具备自组织调节,自适应稳态突出,蕴藏自然科学、天然属性、人文科学特色。

5.医学体系变革汇合融合。

中西医需求向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效益效能性,人文性发展,医学科学,日新月异,中西医发展创新,补充完整是历史性贡献。

中医是哲学 医学 生命 生活之科学文化


三,致病是机体功能与意识精神双向选择,邪气与药物、环境是变化、影响作用因素。

中药纠偏扶正祛邪调节,是一种作用于机体后,表现出功能性趋势、趋向,使机体气血阴阳、精气神恢复到“阴平阳秘"统一、“和为正“为顺的正常状态。

在标准化,科学化,人文化,及时效化,哲学上,中医下一代,必然是高科技医术与生命哲学综合医学人文革命变化,规律性发展中医药学术体系的整体规律、规则,规范和建立临床疗效的评价体系。

用科学、或西医模式标准,来解释、衡量中医科学,或以西方的尽度来衡量注解中医学,是一种方法学上、行为模式、思维层次的不当,或错误。


中医是哲学 医学 生命 生活之科学文化


本文为知识共享。

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原创作者 罗占光中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黄帝内经   中医   哲学   生命   医学   中西医   微观   学说   机体   阴阳   人文   因素   特色   功能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