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经 之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又被称为“肩脉”,因其循行具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的特点。其经气旺于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的经气在手小指外侧端起始,沿着手臂尺侧上行,到达腕部,沿着尺骨小头直上,其总体循行都是沿着上肢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肩上。向下则进入缺盆,联络心脏,穿过横隔,到达胃部,属于小肠系。


十二正经 之 手太阳小肠经

颈部的分支,从缺盆上行,沿着颈部,通过面颊达到目外眦,折却进入耳中。面颊部的分支,从面颊上行到颧骨,直至鼻翼旁,向上联署目内眦,在此将经气交与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正经 之 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异常,则表现为咽喉部疾病,下巴肿痛,肩膀牵拉痛,上臂痛如折断。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故本经所主治“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发黄,面颊肿痛,颈部、颌下、肩胛、上臂后缘的疼痛。特殊的是一个耳聋(因其经络折入耳中)。

十二正经 之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之络,名曰支正,在腕关节后方5寸,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与相表里的手少阴心经联络。加强其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其支脉上行经过肘关节,上络于肩髃。

本经穴位共19个,左右各一,相互对称。起于少泽,止于听宫。

首穴少泽,为本经的井穴,井穴均具有醒脑开窍的功效,故而能治疗昏迷、热病。同时,本穴可通乳,治疗乳痈、乳汁少。

后溪穴,是本经与督脉交会的穴位,故而除治疗小肠经疾病外,还可以治疗督脉的部分疾病。督脉循行于体表后正中线,过颈腰部,故而后溪穴能治疗颈椎、腰椎的疾病,尤其是对落枕有奇效。

十二正经 之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穴,看穴名就能猜到其特殊的功效,切记,古人对于穴位名称并不会胡诌乱造,其名称均有一定的意义。养老穴,能有效治疗老花眼的目视不明。同时也对急性腰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十二正经 之 手太阳小肠经

喜欢的小伙伴,别忘了点点关注,给个赞加转发。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私信。谢谢!

十二正经 之 手太阳小肠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小肠   小头   手少阴心经   后缘   后溪   督脉   太阳   肩胛   上臂   肿痛   表里   穴位   面颊   颈部   正经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