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1899年10月5日(即光绪二十五年九月二日)慈禧太后偕同光绪皇帝召见了铁路督办大臣、大理寺少卿盛宣怀。这时的盛宣怀正声誉日隆,成为清末为朝廷兴办实业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以致慈禧太后曾不无夸赞地说:“今日看来,盛宣怀是不可少之人。“

盛宣怀(1844-1916年),江苏武进县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与李鸿章是同科进士,盛宣怀科场失意,屡试不第。后来进李鸿章幕协助经办洋务,由于其出色的办事能力,深得李鸿章赏识,受到大力推荐,成为亦官亦商的红顶商人。在协助李鸿章办洋务的过程中,盛宣怀成长为最负盛名的大实业家。他任过山东海关道、天津海关监督,担任过轮船招商局督办、汉阳铁厂督办、华盛纺织总局督办、电报局总办、铁路总公司督办、邮传部大臣,以致内阁大臣。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下面是盛宣怀受到召见,从九点一刻跪安到十点二刻下来的奏对问答情况:

慈禧太后问(以下简称问):汝从保定火车来?

奏对(以下简称答):臣赴保定验收已完工程,又料理保定铺轨,约明年四月正定可以通车。

问:卢汉何时开工?

答:汉口土工现已办到孝感,约明年秋后信阳州可以通车。两头同做明年可成一千里,其余一千四百里两头分做。据工程司说再有两年可以全完。

问:此路是借哪一国的银子?

答:卢汉是借比国四百五十万镑,五厘九扣,实收四百零五万镑,约合中国银子三千万两。原估需银四千三百万两,奏准户部拨款一千三百万,合并算来可以够用。现今部款艰难,大约三百万一时难筹,而且银子到内地换钱又吃亏,工程司恐怕不够。黄河桥工估价五百万两,暂时只可缓造,将来再说。

问:黄河活沙如何造桥?

答:虽是活沙总可以打到老土,至多亦不过数十丈。闻外国亦有此种河道造桥,亦甚坚固,但是工本实在难少。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问:时事艰难,外国人欺我太甚,如何是好?

答:中国局势不仅坏于甲午打仗,实在坏于胶州。当时臣两次电达总理衙门,极说胶澳断不可让。胶澳一失,旅大必去,此时放手太速,俄、德两国合谋而至,英、法两国恐落后着。法索广州湾为图两广、云南之计,英请保护长江以达四川。

问:西藏亦可虑。东三省陵寝所在,现饬认真练兵,亦无成效,如何是好?

答:东三省确实可虑,外国从前动以兵船恫吓,究竟兵船运来兵不能多,即如法国之战,尚可支持。俄国东半边皆寒苦之地现借巨款造路,直达吉林。今得旅顺、大连湾海口,已定准直达奉天而至旅大,其势已成。臣过烟台访闻,旅顺俄兵有万余人,添设大炮,布置周密,其意何居?俄国阴险,从前取我兴安岭一带,划我伊犁之地,属智取巧夺不费兵力。将来俄路成功,他若寻衅端要我东三省,我力不能制。到那时只可答应他。德国、法国、英国以及日本国,恐怕俄国独占先着,亦必打主意。此却不可不趁此五年之内赶紧设法练兵。

问:日本与俄国不对?

答:人多说日本甲午之战颇为懊悔,其实不然。日本非待我好。他亦虑东三省若为俄得,唇齿相依,于他不利。然日本力量断不足以敌俄,胶事之后,刘坤一、张之洞与臣密议,想联英、美、日三国以抵制俄、法、德三国。臣即谓中国太弱,英虽忌俄,而中国兵力、饷力太不中用,窃恐英国不愿为其难,而愿为其易。去年贝思福来觇我国势,皇太后知之否?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问:贝思福来商议练兵,我知其事。

答:贝思福先到京,又到北洋、南洋,后到湖北来拜。臣问其来意,据称:议院公举我来看中国局势。如能自强,自当帮助中国;如不能自强,只好自打主意。西三月开议院时即行定议。今年果然,英俄两国订立密约。

问:听说俄国要如何,英国不管;英国要如何,俄国不管。

答:此即是英国自打主意为其易不为其难了。英既不能借他牵制日本力量,又不足牵制。只剩美国。美与英最相好,虽无占我土地之心,他见英如此,亦断不帮我。所以此刻联交要想他们帮助,断做不到。只得讲究自强。请皇太后还在自强的自字上面打算。

问:你说的甚是,必要做到自强。但是现在外国欺我太甚,我所以十分焦急。

答:外面亦听说皇太后宵旰焦劳,但亦不可过于着急。今日局势虽然比前更难了,然而中国地大物博,出的人亦聪明,出的货物亦多。日本地小民贫,尚且能自强,岂有中国不能自强之理!同治年间,皇太后垂帘时候,削平大难,中兴天下,能用得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几个人,即如阎敬铭、李瀚章、沈葆桢等,虽不能带兵亦各有长处。现在要练兵筹饷,总要先讲究得人,方能办事。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问:现今毛病在上下不能一心,各省督抚全是瞻徇,即如州县官案件尚且不肯说真话。外国能得上下一心,所以利害。

答:各大臣受恩深重,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见识各有不同。大概心中总有六个字毛病。

问:哪六个字毛病?

答:总说是:“办不到,来不及。”

问:这句话只可上头说,他们如何可存此见解!

答:臣想“办不到”,亦要办;“来不及”,只好赶紧办。

问:督抚中亦有几个好的,总不能个个好。你看北洋练的兵可靠得住?

答:臣看袁世凯、聂士成两军均照德国操法,大家说好,可惜人太少。

问:总要各省多练兵,不然南边人到北边去不合,北边人到南边去亦不合。

答:臣总说至少要制兵二十万,还要有民兵,预备打仗时可以添补。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问:各省亦有二十万兵。

答:现在勇营已如从前之绿营,虽多无益。必要有二十万人样选练、一样章程、一样枪炮,方算得是好兵。如果胶州之事,有十万精兵,便不至于软到如此。但是,练新兵总要裁去无用之兵,否则两倍饷,总是难筹。

问:总要汰弱留强。如今兵勇毫无胆子,打土匪还好,与外国打仗就要跑,是何道理?

答:从前陆兵见贼即跑,后来湘淮军出来,稍有枪炮,将领稍有识见,兵勇心中拿定打胜仗,自然胆大了。人各有性命,胆子是从识见中来。外国枪炮实在厉害,又快又准。我们枪炮不及他,将官又无主意,兵勇心中以为必打败仗,于是一闻炮声,即要跑了。此不能怪兵勇不好。洋人常说中国兵是顶好的,就是带兵官不好。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问:我想兵将总要打仗,方能打出好手来。可惜日本后来不打了。意大利为沙门湾的事,我很想与他打仗。他知浙江省有准备,他又不来了。

答:沙门湾事,幸赖皇太后坚持定见,不然俄、德、英、法四大国之外都要来了。但目前兵力亦只可备而不用,如果真打,兵饷亦属难筹。甲午之后臣屡询日本人:那年打仗究竟用的萨思马老将或是学堂练出来的新将?他说老将甚少,都是学堂出来之新将。问他何以一出手就如此打得好?他说日本照西国式样,平常操演就如两军对垒,各决胜负。胜者赏,负者罚。去年大操,我们派人去看,确是与打仗一样,所以能练出胆识来。如同袁世凯、聂士成两军亦可对仗试试。若不如此,虽操做得好,总是得其皮毛。

问:练兵总要筹饷,如何是好?

答:天下之利不外三种。第一是天地自然之利,如开矿等各处地上所出之产。第二是中外通商之利。进口货要少,出口货要多,关税要考究。出口货以丝茶为大宗,近年来他们都种茶做丝了,恐怕将来不可靠。第三是取商民税厘之利,确最容易。此即是损下益上,本朝深仁厚泽亦不肯多取于民,只得于商务上格外考究,因其利总在商务上得来。

问:商务确要考究,去年所办的叫什么农工商务,到如今毫无益处。有人说要设商务大臣,方能办得来。

答:中国并非无钱,只是向来于商太看得轻。士农工商,以商字为末了一个。更有一种坏处,有钱的人只讲究自谋私利,决不肯做开矿等有益公家之事。臣迭次奉旨经手所办铁路、矿务、轮船、电报、铁厂、银行以及学堂,多要想详细奏明,但恐时刻工夫说不及了。

问:何谓学堂?

答:是教习洋务之学堂,曾经奏过在天津、上海两处开办的。

问:矿务办得如何?

答:臣办的是湖北铁矿。现在铁厂出铁、炼钢。卢汉铁路用的钢轨均系自己所炼,与外国一样好。现造枪炮亦是用自己所炼的精钢,比造轨之钢更要加工。

问:买外国枪炮总是不好的。我们总要自己多造,天津亦能造得。

答:外国枪炮打仗之时,他要守局外之例,买他的格外为难。自己造并不难。多设厂更费,不如将已成之厂扩充。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前排左为盛宣怀

问:有人来说湖北另有一块地可以添造?

答:添造不难,就是经费为难,其实多造,价钱方能便宜。枪炮现是张之洞办理,臣是办的铁厂。中国要富将来仗着是开矿。

问:开矿是天生的自然之利。

答:开矿不可全予外国人。他们现今纷纷要来造铁路、开矿。在开矿是图利,造铁路还不止图利。现在中国自己做主,要造的路只有津榆、津卢、卢汉、粤汉,这是我们自己要叫他南北相通,好调兵,好运出土货到海口卖出钱来。其余俄、德、法所要铁路,皆是他要造的,将来权不归我,难保不以保护铁路、矿务为名,长驱直入。

问:各省教案亦不得了。

答:从前不解他何以肯赔钱各处设教堂,现在晓得行教是与我百姓通气。闻说各省现办保甲,恐又是具文。如果能办得好,亦可消弭教案,并可将壮丁愿充兵者登造册籍,以备征兵,免得招些市井无赖之徒。

问:你今年多少岁数?

答:臣今年五十六岁。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盛宣怀书法


问:记得你常在直隶省?

答:臣是二十余岁李鸿章奏调入营,故亦略知军务。后来还蒙恩典放过山东关道,又调直隶关道。

问:你可能通外国语言文字?出过洋否?

答:臣不曾学过外国语言文字,亦不曾出洋。

问:你办洋务还要用翻译?近来汉奸甚多。

答:臣用的翻译都是正派人。臣亦格外谨慎,所以一个翻译不妥,总用两个翻译,便不敢蒙蔽。

问:这个法子甚好。我晓得你办事极认真。国中艰难,还要你认真好好的办。

答:臣蒙恩典,总是遵旨认真办理。但臣所办的事总是极难的事,人不知道,百般谤毁,若不是忍辱负重,早已不成了。这班闹的人,叫作清议。恐将来总有一天办不动。

问:不错,是叫作清议。都是这班人闹坏了,不然皇帝亦不至于如此着急。你不要管他,只是认真做去就是了。

答:臣总竭尽心力而已。

慈禧和光绪召见盛宣怀问答实录,慈禧一再申明要自强?


(皇太后向皇上说):你亦问他几句话。

——皇上问:你可是从湖北到保定来?

答:臣是从上海到天津,再到保定。

——皇上问:上海一带,年岁如何?

答:江南六、七、八月,雨太多。稻子还不大碍,棉花大坏了。近年百姓多种棉花,七、八月间大雨,棉花一项民间亦要少收一二千万银子。

问:南边多雨,北边再三个月不下雨,麦子不能种。宫中天天求雨,你在北边二十年,你晓得这时候不是下雨的时候。天时亦不好,外国又是如此,我近来焦急的睡不着觉,苦得很。

答:天下之大,水旱偏灾,总是有的。天下事只要得人,皇太后不必过于焦灼。皇太后是识得人的。只要内外有十几个,同心协力,练成二十万好兵,不难自强的。

问:你何时动身出京?

答:臣尚有事与总理衙门商量,俟商量妥当后,再行请训。

以上是盛宣怀本人追记的奏对全文。这次召见,是在杀戊戌变法六君子(上一年9月28日)的一年之后,又是在下一年下诏依靠义和团向列强宣战(6月21日)的八个月之前。从此谈话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慈禧当时的心态,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时年慈禧65岁,思维清晰、反应敏捷,盛宣怀55岁。可以看出,召见的谈话是咨询式的,太后和皇上都是轻松随和的与盛宣怀交谈的。其中慈禧数次提到“外国人欺我太甚”,并且一再申明“必要做到自强”。这些反映出来大清最高统治者的所思所想,都是符合逻辑的,应该是真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自强   光绪   兵勇   俄国   保定   洋务   铁厂   皇太后   枪炮   英国   湖北   日本   学堂   中国   慈禧   实录   问答   铁路   外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