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索斯拥有能让传统媒体重获新生的“魔法”

仅仅过了三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就承认自己无法管理好102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所获得的娱乐资产。但别指望亚马逊公司也会轻易失败。据报道,亚马逊正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米高梅公司(MGM)。

贝索斯拥有能让传统媒体重获新生的“魔法”

这些交易没有直接的可比性。AT&T用1020亿美元买下的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包括一家大型电影制片厂、一家新闻网络和一家获奖的优质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而亚马逊正考虑以大约5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价格收购的,是一个庞大的电影资料库、一个小众型的有线电视网络、一些时髦的电视剧和传奇般的《007》电影。这两者不能划等号。

尽管如此,进行这种比较还是有些作用,因为最近两家刻板的通讯巨头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将他们的电信网络与他们自认为可以更好促进内部发展的外来内容服务结合起来。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曾试图与美国在线(AOL)、雅虎(Yahoo)和《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合作,但都失败了。AT&T刚刚完成了史诗般的失败。

以往的合并纪录并不理想。据《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报道,大多数合并都以失败告终,占比大约在70%到80%。糟糕的定价和笨拙的整合常被认为是这类合并交易背后的罪魁祸首——动辄烧钱几十亿美元,常常让企业员工的生活陷入混乱,也无法带来企业的“协同效应”。

我怀疑,当一家普通的公司收购一家创意企业时,还有另一个因素在起作用。想要有效招聘、管理和激励在图书、媒体、电影、音乐等领域从业的创作者,无异于承揽了没法用秒表和电子表格量化的任务。

那些喜欢西装革履和精打细算的人,不习惯与那些对权威不满、看重个人忠诚、喜欢内讧的独立思考者共事,他们觉得这就像将猫放养在一起。这也分散了新东家的精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所熟悉的核心业务。简直是车祸。

然而,亚马逊也有很多展现自身努力的地方。因此,收购米高梅的交易能否进行下去很值得留意。亚马逊是否已经掌握了在企业环境中将创作者汇集起来的秘密?现在还无从知晓,但有很多东西需要思考。

亚马逊运营着庞大的数字零售帝国和蓬勃发展的云计算业务。还在大力进军智能家居设备领域,包括Alexa产品,这些产品的存在本质上是因为符合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愿望。正如我的彭博新闻社同事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在他的新书《Amazon Unbound》中所写,参与Alexa推广的高管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贝索斯的密切参与让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但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结果。杰夫‘给了我们采取必要措施,由此可以提高速度、扩大规模的授权和许可。’”一位高管告诉斯通。

亚马逊高管迈克·乔治(Mike George)很受贝索斯信任,他的职责就是让Alexa取得成功。在斯通的描述中,他是一位“秃顶、有魅力、穿着牛仔靴、喜欢在脸上涂油彩的亚马逊人,他总是腋下夹着一只Amazon Tap便携式智能音箱大声播放着音乐进入会议室。”贝索斯喜欢乔治的“多面手”能力,并在全公司范围“调配他,让他像消防员一样扑灭混乱的火焰,建立秩序”。

所以,虽然贝索斯要求很高而且经常亲力亲为,但愿意在一定范围内让下属自主完成工作。很难想象迈克∙乔治在AT&T或Verizon工作的情形。

亚马逊在经营娱乐业务方面也做得很好,包括播客、音乐部门、视频网站Twitch,当然还有Prime Video(流媒体和租赁服务)和Amazon Studios(制作电影)。Amazon Studios今年获得了12项奥斯卡奖提名,并凭借《金属之声》(Sound of Metal)获得了两个奖项。

该公司为Prime Video的成功投入了巨资。尽管贝索斯的董事会对他的努力感到不安,但他还在继续努力。“在内容和Prime之间的关系上,杰夫走在了我们前面,”一位前董事告诉斯通。对于Amazon Studios贝索斯也是鼎力支持——亲自过问产出情况——在它小心酝酿敏感的制作决定,确立自身地位,以及挺过一场丑闻的时候都是如此。从不大声说话的杰夫∙布莱克本(Jeff Blackburn)曾在亚马逊效力多年,对创意项目充满热情。他将回归亚马逊,领导新成立的将所有娱乐业务纳入其中的全球部门。

贝索斯或许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尽管他冷酷、严厉、苛求,然而也给了下属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来承担风险。对于有创造力的人,他似乎抱有真心赏识和肯定的态度。

贝索斯在亚马逊之外的投资之一《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就是借助他的财务和管理资源,以及他让该报独立、大胆运营的意愿,获得了新生。

贝索斯准备在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一职,因此,就算真收购了米高梅,也是他的继任者才能决定这桩交易能否取得好的成效。我怀疑他们会失败。亚马逊已经证明,它的确可以让创意企业蓬勃发展,但通常要进行无休的分析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创意类企业做自己的事。

这就是下次并购潮转向好莱坞时可供吸取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米高梅   斯通   迈克   乔治   亚马逊   创意   创作者   美国   传统媒体   新生   努力   美元   业务   喜欢   魔法   电影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