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浙江湖州人有个习惯,喜欢用动物个头的大小来形容财产的多少。在湖州南浔,民间有个说法:财产达1000万两白银以上者称“象”,500万至1000万者称“牛”,100万至500万称其“狗“。

按照这个说法,今天的我们很多人大概过得不如”狗“。


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南浔,典型的江南水乡,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是的,你没有看错,即便在牛气的浙江,南浔古镇的文化底蕴也是独占鳌头。

今天的人们来南浔,是奔着古镇风情,而在明清至民国,来南浔的人是为了寻一份富贵。

但是无论今天还是以前,来南浔,你听说最多的典故可能就是“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这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反映南浔自南宋淳年(1252)建镇,耕桑以富,行商坐贾荟萃的盛况。发展到清末,就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


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而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中最有钱的,当属刘镛。因为刘家资产最为庞大,在"四象"中被称为"刘家的银子",据说,刘墉的家产超过了2000万两白银。

刘镛,湖州南浔人,生于1826年。在他出生以前,刘家祖祖辈辈都是穷苦的庄户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后来在大桥湾泰安桥下开了间小铜匠铺。

刘墉从小就有不寻常的商业头脑,他不甘于农耕,不敢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为人家修补铜勺铜锅。他去了镇上布店当学徒,再后来进入镇上谈德昌丝行打工,边干边学,刘镛很快悟出了经营丝业的门道。

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4年后,刘镛脱离了谈德昌丝行,与同乡凑了200元,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丝行。16年后,丝行资本达到数十万之巨,刘墉的生意也做到了大上海,开始在上海租界内购地造屋,这一年是1862年。

是的,或许由于源于农民根深蒂固对土地的痴恋,刘墉发家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买房子置地,继而发展到开发房地产。除了上海外,他在杭州、青岛、汉口、常熟等地都有经营房地产,在南通还创建了通州垦牧公司。


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而在武汉,刘家开发的最著名房产项目就是三德里。

刘墉有四子:长子刘安澜、次子刘锦藻、三子刘梯青、四子刘湖涵。每个儿子都独自执掌一地生意,来武汉开发三德里的就是次子刘锦藻,他同时在上海也建设有楼盘。

三德里位于在繁华的中山大道旁边,原来是汉口商贸聚集地段。据考证,三德里建于1901年,是武汉最早的里份。《武汉地名志》记载,“清末民初,由三兄弟合资建房成里,并在此开设三德堂商号,故名三德里。”


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如今,人们去武汉深度游,一般都会选择里份。或许你会纳闷,什么是里份?其实很简单北有胡同,南有弄堂。武汉呢?就是里份了,老里份承载着五六代武汉人的都市乡愁。

而游里份,绝对要去三德里。它以不过六七米宽的主巷道为轴,两侧是6排二层楼房,砖木结构,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外墙,红漆的木门,共76栋,居住着恋窝的老汉口人。走进去,会发现每栋楼房都别具匠心,借鉴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内向封闭,形成小天井,颇具情调。

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三德里显得格外淡定,有种世外桃源的味道。如今,是武汉最大里巷之一,也是最具历史风情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岁月变迁,这76栋楼的产权已经与当初的开发商没有任何关系了。


清末南浔农民,发财后在武汉搞房地产,如今小区有76栋楼


最后,我们要特别提醒一下,女游客来三德里游览,一定要看一下27号的向警予故居,她曾立下“振奋女子志气,以教育救国”的誓言。后来,在这里被捕,继而被杀害。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清末   武汉   刘墉   德昌   德里   汉口   铜匠   里巷   湖州   次子   镇上   浙江   楼房   古镇   财产   农民   小区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