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中国农民工教当地人修公路,老师能被笨学生气笑了

作为近邻,蒙古沾咱们的光可不是一星半点,这其中,公路建设方面尤为突出,细算起来,蒙古有两条主要公路是咱建设的。

在蒙古,中国农民工教当地人修公路,老师能被笨学生气笑了


第一条,著名的“北京街”。在乌兰巴托市中心,政治和商贸中心区域,中国大使馆和印度大使馆都在这条街上。据说,这条街是咱们免费给建设的,2014年年底投入使用,宽阔的六车道。当时的时候,蒙古还给了“首都工程建设特设奖”。

中国游客来乌兰巴托,一般都会被导游领到这里溜达一圈,街区中的中式八角亭,有浓浓家乡味道。另外,这条街上有蒙古音乐学院等大学,很多会汉语的蒙古女孩会在路边等候,然后主动帮助问路的中国游客。我们就是因为感谢她们,到街上那家中式餐馆,请两个乌兰巴托姑娘喝了红酒,吃了果盘。


在蒙古,中国农民工教当地人修公路,老师能被笨学生气笑了


第二条,蒙古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从乌兰巴托到贺西挌新国际机场,全长32.22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时速为80公里。虽然蒙古没什么高山大河,但在这里施工并不容易,因为地处高寒,一年实际只有半年的有效施工期。这条公路是2018年年底时候通车的。

在蒙古,中国农民工教当地人修公路,老师能被笨学生气笑了


在蒙古施工,可不是件轻松的事,一名曾经参与过施工的中铁四局的朋友介绍说,在蒙古修公路,基本上是班组负责人和大型机械操作员是我们派去的,其他小工就是在当地招人了。

蒙古施工人员很有特点,他们效率低,对质量没有概念,不随时督促着,根本不出活。更有意思的是,蒙古人似乎放牧信马由缰习惯了,做事情很少有计划,更不用说周全了。经常是事情到眼前了,才几个人凑在一起嘀咕一番,简单分工一下,去哪里,干什么,美其名曰当地风俗。

在蒙古,中国农民工教当地人修公路,老师能被笨学生气笑了


建设乌兰巴托到贺西挌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前,蒙古没有高速公路一说,更没有什么具体施工建设标准,之前说的很好,就是按照中国标准修建,用中国标准验收。

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这条30多公里的工程,其中20公里是咱们施工,剩下那10公里给了蒙古的三家公司,一家干3公里。不会怎么办?就向咱们学习,边学边干。

在蒙古,中国农民工教当地人修公路,老师能被笨学生气笑了


咱中国农民工也不是小气人,理论上、技术上、操作技巧上手把手地教。甚至做到了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报酬。但就是这样,学生太笨了,愣是达不到咱要的标准。

朋友很无奈地说:以平整度为例,咱们的标准是0.7到0.8。他们是2.7。不仅不虚心接受,反而说这已经非常好了。帮倒忙时常发生,咱能气得无奈苦笑,可人家一笑了之,根本不上心里去。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蒙古   乌兰巴托   音乐学院   中国   施工期   大河   公路   信马由缰   车道   农民工   国际机场   当地人   高速公路   中国游客   街上   生气   事情   老师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