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两千多年前的那场“天下第一宴——鸿门宴”就发生在这里。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临潼有不少地名是来源于汉朝,如新丰镇、斜口街办、豁口村、代王街办、仁宗街办等。

新丰镇是刘邦建立大汉后,把他的父亲刘太公接到了长安,刘老太公常常因为思念故土而郁闷,刘邦就在临潼选择了一块地方,仿照老家江苏沛县丰邑的街道布局,为老爷子建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新丰邑。连老家的街坊邻居都搬了过来,鸡犬都能找到各自的家门,也就是所谓的“鸡犬识新丰”,所以就把这里叫做“新丰”。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而斜口、豁口这两个地名却是来源于那场举世闻名的“鸿门宴”。传说刘邦在赴鸿门宴过程中,借口上厕所之名,逃离鸿门,一路向西,车轱辘坏了,为了赶路也来不及修理,樊哙力大无穷,用手臂托起坏了的一边的车轱辘,跑到斜口这个地方,已经很费力气了,累的龇牙咧嘴,嘴成了斜的了,就叫这里“斜口”。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到了“豁口”这地方,就再也撑不住了,摔倒在地,摔破了嘴巴,所以这里叫“豁口”。可见当时刘邦逃跑的时候有多狼狈。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站在公元前206年项羽设宴招待刘邦的鸿门,走进现代新修的鸿门宴遗址、项王营遗址。遥想当年这里项王营里金戈铁马,杀声阵阵。军中帐里项羽、刘邦正在饮酒,帷幕里已经埋伏好了刀斧手,只等项羽一声令下。迟迟不见动静,只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了。

樊哙的冲帐、饮酒、吃肉保护刘邦,刘邦借上厕所之名逃离鸿门。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想着一路上留下了“斜口”、“豁口”的地名,寻找着刘邦骑马逃跑的路径,已经成为了108国道、西临快速干道,两旁是高楼大厦,早已物是人非,被岁月消磨掉了。

有人吐槽这里全是人造景观,没有一点古迹。试想一下:项羽40万大军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大军驻扎在灞上,两军对垒,不可能吃一顿饭就要盖一座宫殿吧,肯定是在军中帐篷里面,如何能够留下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留下了不少的成语:一决雌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江东父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指鹿为马、破釜沉舟、约法三章、衣锦夜行、沐猴而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其实,明明知道到了鸿门宴遗址这个地方,是不会看到有关鸿门宴的文物的。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想凭吊一下项羽在巨鹿血战秦军,他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是项羽的部队消灭了秦军的主力。而刘邦有张良、萧何的谋划,以在楚怀王那里的盟约“先破秦入关者王之”为目标,避实就虚,绕道进入关中,率10万大军驻扎灞上,接受了子婴的投降,浩浩荡荡开进了咸阳。倘若不是张良、樊哙的建议对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退居灞上,刘邦是要称王的。而且刘邦的终极目标就是奔着“王之”的。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因此,不难看出刘邦的目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也就可以理解刘邦在鸿门宴上的种种表现了。

想一想,那一年项羽26岁,刘邦50岁,一位老者向一位青年臣服,给项羽赔礼道歉。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而鸿门宴之后,开启了楚汉长达五年的战争,虽然鸿门宴是一个开端,但已经预示了这场战争的结局。这倒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后来者,已经知道了战争的结局才这样说的。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其实看看鸿门宴的全过程(包括宴会前的斗争、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以及宴会后的余波),两位“英雄”的性格、处事方式,就已经看出了结局。

细品司马迁老先生写的《鸿门宴》就生动揭示了项羽悲剧的性格:项羽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正因为项羽有了这样的性格,他也就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而刘邦能够在鸿门宴上化险为夷,直至最后让项羽自刎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也是与刘邦的性格分不开的。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司马迁在最后写道: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以及随着历史剧情的发展,刘邦对自己的三位助手如此评价: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但是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唯有张良成为为数不多可以得到善终的开国肱股。而萧何的装疯卖傻,吕后杀韩信实则刘邦害怕“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也是刘邦性格所致。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楚汉之争中,刘邦能够为了逃命,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车,成为了项羽的俘虏。他的妻子和父母也被项羽军队抓获。在后来的持久战之中,项羽在几面受敌的情况下,提出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成为后世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刘邦假装同意,刘邦得到了亲人,违背了协议,转身就追赶已经撤离了的项羽。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刘邦非常清楚,他和项羽一山绝不能有二虎,必须是“你死我活”。最终在核下的夜幕中,项羽在四面楚歌中,上演了荡气回肠的“霸王别姬”。

同样,在《鸿门宴》中也能看到刘邦在弥留之际与群臣杀白马订立“白马之盟”,就是防着吕后。

之所以防着吕后,也是因为刘邦并不喜欢吕后,也不喜欢与吕后所生的刘盈,是喜欢戚夫人以及与之所生的刘如意的。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这也就导致了吕后的疯狂报复:将戚夫人变成“人彘”,剁掉四肢、挖出眼睛、割去舌头;毒死刘如意。

反观西楚霸王项羽,我从小就会背诵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受李清照的影响,我也从小就非常仰慕项羽,仰慕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爽,仰慕他敢爱敢恨。

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相,死于秦暴。因此在项羽幼小的心灵中就种下灭秦的火种,他对秦的恨是发自内心的。

项羽是一个理想主义和充满浪漫色彩的人,他憎恶起来就非常的残忍,慈悲起来就非常的仁弱。襄城之战,活埋数万军民,但在鸿门却经不住恭维放跑了刘邦。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表现出对秦军的作战,宁愿破釜沉舟,把对秦军的仇恨变成非常明确的就是要消灭敌人。没有任何投机取巧,就是打、打、打。也导致了杀、杀、杀。进驻咸阳后,因为痛恨秦朝,就直接杀了秦王,烧毁了宫殿,杜牧在《阿房赋》里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依照范增的计谋,是要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的,三番五次的暗示,项羽却经不住刘邦的赔礼道歉、一顿恭维,变得糊涂了,失去了理智。

再看项羽与虞姬的爱之深,情之切。虞姬能为项羽最后跳一支舞,拔剑自刎,不想成为他的包袱和拖累。

项羽抱着虞姬的尸体,撕心裂肺反复吟唱“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刘邦与吕后,项羽与虞姬,哪一对是真爱?

假如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项羽能够成就霸业吗?答案是否定的。

为何?性格使然!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今天站在这鸿门之上,读着司马迁的书,我已经热泪盈眶。刘邦当上了皇帝,把新丰这块地方完全变成老家的模样,为了博得老爷子的欢心。

从古至今,皇帝有好几百个,但是真正的英雄有几人?项羽应该算是一个大英雄吧。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项羽失败了,败的一塌糊涂、败的荡气回肠、败的壮怀激烈!年仅30岁,就失去了生命,但是他悲壮的一生却书写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永远彪炳史册。这,是成为汉高祖刘邦所没有的。

项羽26岁、刘邦50岁,两个男人的终极对决,成王败寇一场鸿门宴


两千多年后今天的鸿门,鸿门堡村的百姓安居乐业,108国道从村边经过,没有了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有的只是岁月的安静与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项羽   鸿门宴   刘邦   鸿门   关中   新丰   车轱辘   约法   丰镇   豁口   楚歌   成王败寇   破釜沉舟   地名   遗址   性格   两个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