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时令已过寒露,今年西安的秋天很难感受到秋高气爽,总是伴随着连绵秋雨。国庆节过后,打算探访一下终南山天子峪的百塔寺和至相寺。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无奈连绵阴雨一直未能成行,因为到至相寺需要爬5公里左右的盘山道,7道弯,转弯比较急。车技不咋地的我一直没敢过去。

在前几天不下雨的时候,终于到百塔寺和至相寺游览了一下,了却了念想。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终南山许多地方也会因为皇上而出名,至于皇上是否与这些地方有渊源,史书未曾记载,不得考证,只是一些传说罢了。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百塔寺在终南山天子峪口,至相寺在距离百塔寺5公里左右的山上。

一说到天子峪,看到"天子"二字,那肯定是与皇上有关了。您还别说,传说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所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至于是否有仙,不得而知,那与大名鼎鼎的李世民有关,那就不得了了。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天子峪里面有几个地名,也印证了传说。如"上马石",就是一进峪口没多远,有一块大石头,叫上马石。传说李世民的母亲因为有孕在身,就是踩着这块石头上马的,因此叫上马石。

如"饮马池",就是李世民的母亲骑在马上,路过这个大岭,马口渴难耐,李世民的母亲说:"在这里就应该有个饮马池"。话音刚落,骏马就用前蹄在地上狠狠地刨了三下,刨出一个坑,坑里很快流出一股清泉。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饮马池上面的沟,叫"养子沟",就是传说李世民就在这里出生的。

在吴岭的西边,有个山谷叫豹林谷,因为李世民出生后从这里抱出来,所以改名叫"抱龙谷"。

你说一个堂堂正正的开国皇后,不在长安城享清福,非要跑到终南山来,而且还是有孕在身。挺着大肚子,又是骑马,又是爬山的,还把李世民生到了山沟里,还给这山山水水起名字。这个皇后我也真是服了,或许皇后是被天子峪的美景吸引而来吧。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天子峪的美景吧。就这一句话:"这里群峦峥嵘俊秀,绿浪簇拥,似翠屏环列,溪水潺潺,河水哗哗流淌,是一个山翠、河幽、水清的美妙地方"。

"山翠、河幽、水清"6个字,是不是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随小花一起来这里看看吧。

假如你自驾从西安南门出发,沿长安路一直往南端走(端者,直也),经电视塔、凤栖原地铁站、西安财经大学、沿长安大道,一直到环山路交叉点,就看到路南有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至相寺"。顺着牌子的箭头方向就可以到达百塔寺和至相寺。

全程31公里,31个红绿灯,用时大约1小时左右。

到达天子峪口村口,远远就看到一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路右侧有一块巨石上面写着"天子峪口村",左侧一个如农家小院的院墙上写着"三阶祖庭",简陋的木门横额上写着"百塔寺"。如果不是看到"三阶祖庭"四个大字,我真一脚油门就走了。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据说这里是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的塔院,故称为"三阶祖庭"。百塔寺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规模巨大,殿宇宏伟,寺僧众多,占地千亩,有"骑马关山门"之美誉。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信行禅师圆寂后,300余众弟子,将信行禅师遗骨葬于此,并建塔。弟子们纷纷效仿师傅,圆寂后也葬于师傅周围并建塔,因而供奉塔达百余座之多,这座禅院也就叫"百塔寺"了。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昔日辉煌已荡然无存,只落得如农家小院一般,整座寺院只有一座大雄宝殿和一棵编号为610116101001的古银杏树,有1700多年,比观音禅寺的银杏树还要古老。据说是隋朝的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只碰到一名僧人在门口与一位老人在聊天,整座寺院空空荡荡,不到20分钟,就拍完了。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再过十天半个月,这里又会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游客如织,因为那时银杏树叶一片金黄,爱好摄影和航拍的都会过来拍银杏树。

绕树三匝,拜了拜银杏树,就驱车离开了百塔寺。

天子峪口村村口摆放有一张桌子,对每一位游客都要登记。据说是因为今年4月5日清明节,天子峪口突发山火,因此对每一位游客进行登记,并提醒不要吸烟、焚烧废弃物。

经过村庄后,沿着一条五六米宽的水泥路,就一直上到了盘山路。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山道如蛇,弯曲盘旋而狭窄,开车蛇形行走其上,一边是高高的峻崖,一边是深深地溪谷。放飞无人机,拍几张盘山道,据一位村民讲,到至相寺有7道拐,但我航拍后,数了一下,一共有10道拐,不知他所说的7道拐是从哪里开始算的。

山崖上层林叠翠,树木丛生。村民告诉我,如果要爬山,就是沿着溪水,就有登山的步道,登山大约需要1个小时。如果开车,可以一直开到至相寺,至相寺里面有免费停车场。

从航拍图上也可以看出,盘山道一直通到了至相寺。我肯定选择了开车上去。盘山道也挺考验驾驶水平的,大部分道面比较狭窄,仅容一辆车通过,稍微宽敞一点的错车的地方,也大多是山体凹进去的一小块。自驾的朋友一定要慢速、多鸣笛。

还好我选择的不是节假日,一路上没有遇到对面车,一路畅通开到了山顶。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盘山道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雾,纯白透明的雾从远处升起,弥漫过来又悄然退去。或是如轻纱,悬浮在山腰一动不动;或是丝丝缕缕从溪谷飘然而上,缓缓地越过山顶。

在如此缥缈如仙境的盘山路上行驶,一切的一切,浑朴自然,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美。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在雾中,路边一闪而过的树木,姿态优美,葳蕤有致,在浓雾中留下了一道道剪影,更是增添了诗情和禅意。

半山腰有几户人家,散养的大鹅、土鸡、小狗拦住了去路。我只好停车驱赶,不料这几只拦路"虎"根本不理睬我。赶走了,我一上车,它们又聚到一起,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我才"艰难"地通过了它们的"封锁"。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是呀,这里本来是它们悠闲自在的一方乐土,我一个外来人,却要驱赶它们,它们当然不乐意了。

至相寺山门外有几户人家,这应该是属于天子峪村的吧,有两个摆摊的村民,摊位上有今年刚摘下来的核桃、板栗、猕猴桃等山货。

至相寺山门左侧有一个停车指示牌,车辆可以直接开进院子。没想到在山顶上,居然有这么大的一片平坦的地方,不但建有庙宇,还有停车场,以及住有农户。不知这块平坦的地方是天然形成的,还是几千年来人定胜天一点一点推出来的。

依照游览寺院的惯例,依然由山门进入。

至相寺的山门与其他寺院的山门有所不同,山门和天王殿合二为一。因山门外只有一条很窄的水泥路,对面就是民房,很难把整座山门拍全,只好连拍几张,用接片合成了山门。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山门(天王殿),为殿堂式,五间三开门,中间空门横额上书"至相寺"。横额下方镶嵌着横额,上书"终南山贤首宗祖庭至相寺"。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为何中国的佛教又要冒出来个"贤首宗"?

这里就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了。至相寺也是华严宗的祖庭,为什么这样说呢?

虽然说,我前面的文章里写的华严寺是华严宗的祖庭,中国佛教也认定华严寺是华严宗的祖庭。那是因为有初祖杜顺葬在那里,华严寺有杜顺塔。然而杜顺研究《华严经》却是在至相寺,所以至相寺也就是华严宗祖庭了。就像香积寺和蓝田的悟真寺一样,善导大师塔在香积寺,所以香积寺也就被认定为净土宗祖庭。

那为何这里又出现了"贤首宗"呢?

因为华严宗的三祖法藏,被武则天命名为"贤首",也有资料上说,"贤首"是法藏的字,总之,华严宗也因此被称之为"贤首宗"。曾经有学者撰文,要为至相寺正名为华严宗祖庭。

天王殿依然供奉的是弥勒佛和韦陀,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这个天王殿估计刚刚建成,韦陀的前面还有脚手架,有几位南方口音的人正在比划着什么,这个天王殿是他们承建的。

难得有如此好的机会,于是就虚心向他们请教有关古建筑方面的知识,虽然说从书本上学到不少,但与建筑工人面对面交流还是比较少的。感谢几位工人师傅给我讲解了半个多小时。

天王殿后面的横匾上书"华严宗风"四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转身朝大雄宝殿走去,大雄宝殿前立有两块"法界宗五祖碑",石碑后面各有一棵银杏树,右侧银杏树叶子已经变得金黄,左侧一棵叶子还是绿油油的。一只小狗悠闲地窝在地上,看到我后,善意地摇了摇尾巴,算是和我打了招呼。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随着两位远道而来的僧人,走上19阶台阶,就来到了大雄宝殿前。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进入大殿,顶礼膜拜,里面有不少的鲜花,原来前不久刚刚进行过《大方广佛华严经》诵经法会。鲜花还在散发着馥郁芬芳、沁人心脾。大雄宝殿仙人走兽分别是:一龙二凤三狮子四海马,看来至相寺作为华严宗祖庭,还是比较低调的。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转过大雄宝殿,大殿后面有一棵古槐,据说树龄有1500余载,为本寺唐代僧人所植。为一级保护古树,编号:610116135032。树高30余米,树冠有100多平,四五个人不能合围。古槐右侧立有石碑,刻有对古槐的介绍和诵文。铭曰:其芳愈流,其荣愈久。千秋万祀,其福遐至。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是呀,千百年来,古寺几经繁荣,又几经衰败,无论大殿、舍利塔都曾经荡然无存,唯有这棵古槐,依然郁郁葱葱,默默地注视着至相寺的兴衰荣辱,注视着黎民百姓的富贵疾苦。万物皆有灵性,或许这棵古槐已经修炼成仙了吧。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对着古槐顶礼膜拜后,又一一膜拜了文殊殿、药师殿、伽蓝殿、法堂。

寺内还有一口古井,因未曾留意,就没有看到。寺院后面也有一棵古银杏树,据说有500年历史了。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距西安1小时车程,游终南山百塔寺、至相寺,有棵隋朝银杏树

据说寺院后山上有一石洞叫"裴翁洞",相传唐初宰相裴休和静海法师在石洞里谈经论道,情谊深厚。

多年后,静海法师圆寂前,求裴休在至相寺里给他买一块地方,为他造塔立碑。从此后,裴休在石洞里诵经念佛,后人称此洞为"裴翁洞"。

裴休受静海法师影响,坚信佛教,其子承父命出家为僧,后为镇江金山寺主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法海和尚"。

旅游路线:

公交:在西安市长安区乘坐4—04路公交,到西水寨村站下车,步行5公里左右

自驾:沿长安大道,到达环山路右转,看见"至相寺"路牌,按照指示,可以一直开车沿盘山路到达至相寺停车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银杏树   西安   华严经   石洞   静海   大雄宝殿   隋朝   长安   禅师   山门   僧人   大殿   寺院   车程   天子   华严   小时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