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迅:唐文治失明的疑惑

苏迅:唐文治失明的疑惑


唐文治失明的疑惑

苏迅


【作者简介】苏迅,70年代生于江南小镇,壮年进城谋生,先后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从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于多家报刊发表百余万字,作品被《小说月报》、《海外文摘》、《人民日报·海外版》等转载。多年从事江南文化和中国玉石文化研究,有数十万字研究论文发表,曾获省市社科奖项。现居江苏无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唐文治(1865—1954年),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原籍江苏太仓,民国元年定居无锡。唐文治自幼从父攻读经书,14岁读完五经,18岁中举,21岁进江阴南菁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任户部主事,此后二十余年积官至农工商部署理尚书。光绪三十二年,唐文治因母丧回籍,从此脱离仕途,致力于教育事业。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唐文治就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后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

1920年,唐文治因目疾加深,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回无锡前西溪寓所休养。是年底,应聘任无锡国学专修馆(后改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馆长。他亲自授课,朗诵古文,抑扬顿挫,时称“唐调”,并录制唱片。在教学上,他提出“厚植基础,博览专精”的原则,主张教古籍原书,使学生能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学生自学,学校一天只上4节课,其余时间让学生各就自己的爱好进行自学。1937年11月日军侵占无锡前夕,唐文治率领全校师生内迁,辗转到达桂林。后因患病,回到上海租界休养。日伪曾派人劝说其出任伪职,遭严词拒绝。解放后,无锡国专改名为中国文学院,仍由唐文治任院长。1954年4月9日,唐文治病逝于上海,终年89岁。


苏迅:唐文治失明的疑惑


关于唐文治的目疾,一般的说法是,1920年左右他出任无锡国学专修馆时就已经失明。但是,据笔者的看法,唐文治一直到晚年都并未完全失明。


唐文治出现视力问题是在七岁那年,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生会校印的《茹经年谱》记载,那时“夜课恒随月读书,目力已受伤矣”。


到三十五岁时又由于在户部和总署忙于公务视力受损:“值夜班恒至天明,司务厅储条约柜余发而读之,又于暇时学习俄文,灯下每取中俄文条约对较之,目力遂大受伤,后虽悔之已无及矣。”


三十七岁时出访日本,视力进一步恶化:“余于五六月间用目过劳已觉不支。八月间目涩殊甚。归途至横滨车次,左目忽起黑翳,请日本医生左木隆资诊视,曰:‘无妨也。’乃越日,眼球内陷。一星期后,竟无所见矣。”此时的“竟无所见”并非失明,后来唐文治的视力有所恢复的,因为到他三十九岁时还参加了经济特科考试,头场唐文治名列二等,第二场“其时余目疾已深,未能工小楷”而未录取,可以看出当时他尚能写小楷。


当唐文治五十六岁时,因“(五四运动)学潮后学风愈觉不靖”,就以父亲老病目疾日深坚请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之职,可能由于当时陈情时过分强调了目疾问题,遂使人们都觉得唐文治已经完全失明了。


其实至少到唐文治六十八岁时,依然可以视物。该年三月十二日他在杭州,“午后坐汽车至湖州,途中景致清幽”——《茹经年谱》。如果真的失明,就不可能看见一路上的景致了。


同时,从他的著作来看,他五十六岁以后仍然著述不断,直到七十岁以后还为别人写了大量墓志铭和序文,并完成了《礼记大义》等著作,这是一个全盲的人难以达到的。因此,可以断定,直到晚年唐文治并未完全失明。


苏迅:唐文治失明的疑惑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感谢苏迅原创公号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中国作家协会   俄文   光绪   小楷   目力   户部   无锡   江南   江苏   日本   国学   上海   中国   视力   疑惑   学校   唐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