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成语学科学(45):从户枢不蠹看生命在于运动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见于《吕氏春秋˙尽数》,这简单的几个字,将"动"的精髓一下子就说得十分透彻。当然,唐朝的马总在他的《意林》卷二中,则将其进一步精简成了"户枢不蠹"。

"户枢不蠹"这一成语,通过大众最易接受的日常知识来比喻:流动的水永远不会发臭,门上经常转动的门轴不易为虫所蛀,说明只有经常运动的物体,才不易为外界所侵蚀,从而保持很久不会变坏。可见,这个成语确实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

可以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都是一样,始终都处于运动中,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生命的一切都是在运动中前进。只有运动起来才能赢得生机与活力,其中的奥秘与真谛,就在于这么一个"动"字,只有运动起来才能求得延续,求得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一个著名论点。生命运动作为最高等级的物质运动形式,它的内涵在于:生命产生于运动之中,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的运动,就不可能有生命的诞生。

推而广之:自然界的各种运动,不仅只有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等的生命运动,更包括有人类生命体的运动。对于人体生命来说,不仅只有物理的机械形式运动,还包括化学运动、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除了宏观的躯体运动外,更包括了微观的分子运动、细胞运动等等的形式。

所以讲,运动构成生命存在的基础,要维持生命体的存在,离不开物质运动,即然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运动必然会反过来,成为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可以说,离开了运动,人就活不下去。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些一天也爬不了多少路的慢家伙,似乎在和"生命在于运动"对着干,当然,这也成了某些钻牛角尖的人的盾牌。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殊不知它们的生命运动,并不是我们直觉中所感觉到的运动方式,而是一种隐性的、缓慢释放的运动方式,这是它们适应于自然界,经过千万年进化造就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运动方式。要知道,大千世界,正是由于人类具备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才在地球上成就成为超越万物的生灵。

运动铸就健康人生

人作为高级动物,本身就具有运动的天性。当然,具体事物还必须具体分析,个别人因体质上的原因,造成不能运动或者说不能开展剧烈的运动,这些运动对他们来讲,必然适得其反,要知道中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庸之道",意思就是适量、张弛有度,何况,天下没有"一刀切"的锻炼方式。对于一般的人来讲,有别于竞技体育的运动太少或者过度同样都是有害的,由于过度运动而得病、乃至死亡的个别现象当然也不必多言。

不是有这样的一句古话:"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吗?的确,每个人由于体质上不同,一定要根据当前自身体质因素,来决定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同时,这样的运动必须有一种个性化、即个性化地去科学运动。

生命是宝贵的。人生作为历史长河中匆匆的短促过客。珍惜生命,持有健康的体魄,在有限的生命岁月中去干一番事业,就需要一个健全的躯体,而健全的躯体是离不开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指的应该是张弛有度的锻炼,当然,锻炼必须贵在,坚持就意味着人生的胜利。

最佳的锻炼方式是天天运动,因为,现在好多的人们,目前正处于能量、营养双过剩状态,机体的严重过载所带来的沉重负担,急需要一种释放、卸载。只有消耗掉人体内以往积蓄的多余能量,多余营养,才能给今后的体内能量及其营养的收支创造一种均衡状态。

从眼前做起,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预防并改变一个人的"外强中干"。运动可以促使身体受到全面的良性刺激,体质必然会从弱到强。单独的运动要自觉去练,集体的运动当然也要参加,因为,运动时的人际交往,同样能够促进大脑思维的运动。每天坚持锻炼,人体机能才能做到常运不衰,免疫的机能才能得以平衡,体质增强的同时,同样也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科学锻炼确实是防治疾病的良方,运动必定会带来无穷的乐趣与好处。健康的唯一处方应该是适量、均衡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户枢不蠹   张弛   自然界   机能   必然会   躯体   体质   能量   物质   形式   营养   生命   方式   科学   人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