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为什么又叫做「赛太岁」?


(1)水浒传对西游记的影响


本人解读的西游记,一直都被众多网友认为是牵强附会,东拉西扯,总之网友认为这些内容就是本人主观臆断,根本不是西游记作者想表达的想法。


本人解读的西游记内容,都是建立在百回本《水浒传》成书早于百回本《西游记》之前的。


水浒传成书早于西游记,《水浒传》在当时是个大IP,你看金瓶梅直接从《水浒传》情节衍生出来就知道水浒传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所以西游记作者有很大可能是看过《水浒传》的。


而作者在创作西游记一书的时候,也是有可能把《水浒传》里的精彩故事情节加工化用,再写进西游记,这一点也是可以成立的。


(2)陈元之指明解读西游记的方式。


在陈元之为西游记作的序中,开头就写了: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谭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庄子曰:“道在屎溺。】


这是西游记的序。也就是说陈元之认为《西游记》原著的很多故事情节是“有纷争的”


所以需要用“谈言微中” 的方式去调解西游记存在的“纷争”


而序中的“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谭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是出自司马迁的《滑稽列传》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成语--“春秋笔法”


陈元之在《西游记》序的开头,就告诉了我们,西游记是一本有着“春秋笔法”的小说。


有的地方需要用”谈言微中”的方式才可以调解原著中存在的纷争,也就是情节矛盾。


关于陈元之是谁?他和西游记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以后会说到。


序中的“道在屎溺” 普通人认为“道” 是高大尚的,而庄子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就连屎也是“道”的体现之一。


陈元之就是在说,“道”是无处不在的,西游记也是无所不包的,西游记存在的矛盾也是可以用“谈言微中” 去解决的。


陈元之的话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它存在即合理。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为什么又叫做「赛太岁」?

(3)金毛犼为什么叫又“赛太岁”?


大多数妖怪都是只有一个称呼,金毛犼是为数不多,而拥有两个称呼的妖怪,即“金毛犼”和“赛太岁”


大多数人以为金毛犼又叫赛太岁是因为他的出场诗写了“欺太岁”的字眼。


《西游记第70回》但见他:

幌幌霞光生顶上,威威杀气迸胸前。

口外獠牙排利刃,鬓边焦发放红烟。

嘴上髭须如插箭,遍体昂毛似迭毡。

眼突铜铃欺太岁,手持铁杵若摩天。


若是如此认为,真是大错特错了,前面我们刚刚说了西游记运用了“春秋笔法” 所以金毛犼又叫“赛太岁” 绝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为什么又叫做「赛太岁」?


要回答金毛犼为什么又叫「赛太岁」,线索就藏在他的手下有来有去身上。


《西游记第70回》“心腹小校一 名,有来有去。五短身材,挖挞脸,无须。长川悬挂,无牌即假。 有来有去的特点是:五短身材,挖挞脸,无须。


有来有去还是金毛犼的「心腹小校」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为什么又叫做「赛太岁」?

《水浒传第7回》富安道:“门下知心腹的陆虞候陆谦,他和林冲最好。明日衙内躲在陆虞候楼上深阁。


《水浒传第10回》林冲道:‘那人生得甚 么模样?”李小二道:“ 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馀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惊道:“ 这三十岁的却正是陆虞候。


陆虞侯的特点也是: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


有来有去是金毛犼的心腹小校。


陆虞侯是高衙内的知心腹。


《水浒传第七回》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因此高太尉爱惜他。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金毛吼叫:赛太岁。 高衙内叫:花花太岁。

这两个“太岁” 都有一个“心腹”


这个“心腹” 还都是五短身材,没有胡须。


所以我觉得金毛犼之所以叫赛太岁是因为高衙内是「花花太岁」的缘故。


高衙内就是赛太岁的原型之一。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为什么又叫做「赛太岁」?

《水浒传第10回》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 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 -刀。 ”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西游记第70回》“心腹小校一 名,有来有去。五短身材,挖挞脸,无须。长川悬挂,无牌即假。”行者笑道:“ 这厮名字叫做有来有去,这一棍子,打得有去无来也!”将牙牌解下,带在腰间,欲要猝下尸骸,却又思量起烟火之毒,且不敢寻他洞府,即将棍子举起,着小妖胸前捣了一下,挑在空中,径回本国,且当报一个头功。你看他自思自念,唿哨一声,到了国界。


有来有去被孙悟空打死了,没了头,胸前被金箍棒捣一下,身体被金箍棒挑起来。


陆虞侯被林冲挖了心,脑袋被砍下,被枪头挑起来。


有来有去的死和陆谦的死多么的相似啊。


前面我们说了,西游记作者是看过水浒传的,也有可能把水浒传的人物写进西游记。这里就是一个例子,也是印证了,西游记作者真的看过了水浒传。


而金毛犼又叫“赛太岁” 这个称呼如果不是来自高衙内身上,又是来自哪里呢?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为什么又叫做「赛太岁」?

赛太岁和高衙内是一样的好色。

高衙内喜欢奸淫妇女,赛太岁前后从朱紫国要来六个宫女。


高衙内三月28日偶遇林娘子,过四五日后,开始第一次骗奸。


【都管禀道:“便是前月二十八日,在岳庙里见来,今经一月有馀。”】


这里看得出来的时间大约是五月初。


然后就是林冲买刀,带刀入白虎堂,在后来入狱,发配沧州,这段时间时间最多是十天。


所以猜测林冲和林娘子分开时间是在五月。


金圣宫在端午节被赛太岁抓走,和朱紫国国王分开时间是五月初五。


赛太岁得到金圣宫后,金圣宫却穿了防狼服,一碰就会痛。


高衙内得不到林娘子,朝思暮想,心痛的要死。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为什么又叫做「赛太岁」?


《第8回》正值有个当案孔目,姓孙名定,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做孙佛儿。他明知道这件事,转转宛宛,在府上说知就里,禀道:“ 此事果是屈了林冲,只可周全他。


孙定救了林冲。

孙悟空救了朱紫国王。


《西游记》在赛太岁一节里,故事背景和《水浒传》有着相似的地方,而金毛犼的人物名字更是来着《水浒传》的高衙内。


西游记里除了赛太岁的名字来自《水浒传》当然还有更多的其他人物名称是出自《水浒传》的,咱们都一一解读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太岁   谈言微中   水浒传   花花太岁   髭须   西游记   金箍棒   面皮   心腹   坐骑   娘子   纷争   胸前   身材   时间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