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华阳洞天主人」和「陈元之」的笔名出处


解读「华阳洞天主人」和「陈元之」的笔名出处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呢?至今为止,一直是个谜。


现存最早的世德堂本西游记,有一篇序文,但也没有指出作者是谁。


刊《西游记》序

——秣陵陈元之撰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谭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庄子曰:“道在屎溺。”善乎立言!是故“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若必以庄雅之言求之,则几乎遗。
《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余览其意近跅驰滑稽之雄,卮言漫衍之为也。旧有叙,余读一过,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岂嫌其丘里之言与?其叙以为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摄。是故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即心无可摄。此其以为道之成耳。此其书直寓言者哉!彼以为大丹之数也,东生西成,故西以为纪。彼以为浊世不可以庄语也,故委蛇以浮世。委蛇不可以为教也,故微言以中道。理道之言不可以入俗也,故浪谑笑虐以恣肆。笑谑不可以见世也,故流连比类以明意。于是其言始参差而諔诡可观,谬悠荒唐,无端崖涯涘,而谭言微中,有作者之心,傲世之意,夫不可没已。
唐光禄既购是书,奇之,益俾好事者为之订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数十万言有余,而充叙于余。余维太史、漆园之意道之,所存不欲尽废,况中虑者哉?故聊为缀其轶叙叙之,不欲其志之尽湮,而使后之人有览,得其意、忘其言也。
或曰:“此东野之语,非君子所志。以为史则非信,以为子则非伦,以言道则近诬,吾为吾子之辱。”余曰:“否,否!不然。子以为子之史皆信邪?子之子皆伦邪?子之子、史皆中道邪?一有非信非伦,则子、史之诬均;诬均则去此书非远。余何从而定之?故以大道观,皆非所宜有矣。以天地之大观,何所不有哉?故以彼见非者,非也;以我见非者,非也。人非人之非者非;非人之非人之非者,又与非者也。是故必兼存之后可。于是兼存焉,而或者乃亦以为信。”属梓成,遂书冠之。
时壬辰夏端四日也。


这篇序一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旧序」,一部分是「陈元之」写的内容。


这篇序是孤证,我们根本没办法判断这篇序的真伪,以及序里面讲的内容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


那么陈元之是谁呢?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更不用说是像笔名一样的「华阳洞天主人」和「唐光禄」了。


有人从「华阳洞天主人」这个笔名解读,认为《西游记》是李春芳写的;有人从「唐光禄」这个笔名解读,认为《西游记》是唐鹤征写的。


也有的认为《西游记》就是陈元之写的。


但是陈元之自己也说了:《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


如果陈元之这句话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华阳洞天主人、陈元之、唐光禄都不可能会是作者。


但是这篇序的语言比较轻佻。


比如:华阳洞天主人校订西游记,明明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陈元之自己也很拥护西游记,并且希望这本书可以流传于世。


既然华阳洞天主人校订西游记是值得称赞的事,陈元之却用「好事者」这种贬义词来形容他,这是不符合陈元之对西游记认可的观点。


另外还有,陈元之说:”旧有叙,余读一过,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岂嫌其丘里之言与?”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原先有序,我读了一遍,也没有写作者的姓名。难道是嫌弃西游记是乡间野语才没有署名吗?

也就是说,作者不肯在西游记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是因为作者觉得「西游记」是“丘里之言”。


陈元之说的这句话是很有逻辑问题的,西游记原著对文字的处理就像是精心设计的巧妙机关一样。


如此写作手法和布局手段,作者怎么会嫌弃自己花了几年至十几年的精力和时间写的西游记是丘里之言呢?


西游记作者没有理由嫌弃西游记是丘里之言。陈元之非常拥护西游记,他也没有理由嫌弃西游记是丘里之言。


陈元之对待西游记有一种矛盾的思想。

所以我认为陈元之说的 “丘里之言” 和「《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这两句话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陈元之就是西游记作者的一个笔名,华阳洞天主人和唐光禄也是作者的笔名。


陈元之序里说的「岂嫌其丘里之言与」是故布迷局,用来迷惑读者,咱们接下来就来解读陈元之、华阳洞天主人的身份之谜。


陈元之给我们留下的唯一足记就是这篇《西游记》序。


陈元之作这篇序化用了很多司马迁庄子的典故,他自己也说了他借用了司马迁和庄子的思想风格来写这篇序的。


而充叙于余,余维太史、漆园之意道之」


司马迁和庄子的共同风格就是「滑稽风趣」,这也符合西游记原著中的「滑稽之雄」风格。


从陈元之调侃华阳洞天主人是「好事者」,猜测得出来陈元之性格是比较幽默风趣


西游记风格是「滑稽之雄」的小说,陈元之也用「滑稽风趣」的文字给西游记写序。


也就是说陈元之和西游记作者性格都很幽默风趣。


西游记原著里面有一个人物和陈元之的名字读音相似,五庄观的镇元子大仙。


镇元子谐音陈元之


刚刚说了陈元之性格是幽默风趣的,咱们再来看看镇元子的性格如何。


「第24回」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藏道:“何为谄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那行者闻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


谄佞的解释是「花言巧语,阿谀逢迎。亦指花言巧语阿谀逢迎的人。」


捆风的解释是:1.喻扯谎。2.说假话;扯谎。


孙悟空一听到清风明月对镇元子的介绍就笑的打跌。


说明镇元子的行为风格是一个滑稽的人,这一点和陈元之一样。


陈元之和镇元子名字谐音,行事风格还都滑稽幽默,都是和西游记有关,所以我觉得作者用「陈元之」来作笔名应该是和镇元子有关。


我们再看看「华阳洞天主人」这个笔名的含义。


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得名,创始年代史料无详细记载。明代学者王象春在《齐音.元阳子》一书中记有:“晋元阳子,长白山人,得《金碧潜通》一书于伏生(秦朝博士)墓中,细为注解,携之修真于华阳宫”。秦汉之际,皇帝多次封禅大典,方士借机把济南地区发展为道教圣地。至金代,有史载于金兴定四年(1220年),由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华阳宫,自此香火绵延,经久不衰,渐成规模。


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华阳宫」,咱们称“陈志渊”为华阳宫主人没问题吧?


参考五庄观的名字又叫「五庄观洞天」,五庄观是一座洞天华阳宫自然也是一座洞天


那么华阳宫自然也可以叫做「华阳洞天」。


陈志渊拓建华阳宫自然可以叫做:华阳洞天主人


西游记的校订者是「华阳洞天主人」,写《西游记》序是陈元之。


陈元之和陈志渊,也是谐音字,只不过是「元之」和「志渊」颠倒过来了。


西游记有大量全真教的内丹诗词,华阳宫的主人陈志渊是全真教的弟子,他的名字还很符合西游记校订者和作西游记序的名字,这是巧合吗?


陈志渊和镇元子也是谐音字,这两个人还都是道教身份。


「第44回」正行时,却到山门前,但见那门上高悬着一面金字大匾,乃敕建智渊寺


通天河陈家庄属车迟国元会县所管,车迟国有一座「智渊寺」,之前我写过了,车迟国的故事和通天河陈家庄的故事一体的。


通天河陈家庄和车迟国智渊寺结合起来就是「陈智渊」,谐音陈志渊。


所以我猜测「华阳洞天主人」和「陈元之」「镇元子」都是和全真教丘处机弟子,华阳宫主人陈志渊有关的。


下期咱们在来说说「华阳洞天主人」和镇元子之间的联系。

解读「华阳洞天主人」和「陈元之」的笔名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通天河   洞天   西游记   笔名   主人   元子   西游   好事者   谐音   庄子   风趣   滑稽   出处   名字   风格   作者   华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