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是贾三近


西游记作者是贾三近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呢?至今为止,一直是个谜。


现存最早的世德堂本西游记,有一篇序文,但也没有指出作者是谁。


刊《西游记》序


——秣陵陈元之撰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谭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庄子曰:“道在屎溺。”善乎立言!是故“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若必以庄雅之言求之,则几乎遗。

《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余览其意近跅驰滑稽之雄,卮言漫衍之为也。旧有叙,余读一过,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岂嫌其丘里之言与?其叙以为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摄。是故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即心无可摄。此其以为道之成耳。此其书直寓言者哉!彼以为大丹之数也,东生西成,故西以为纪。彼以为浊世不可以庄语也,故委蛇以浮世。委蛇不可以为教也,故微言以中道。理道之言不可以入俗也,故浪谑笑虐以恣肆。笑谑不可以见世也,故流连比类以明意。于是其言始参差而諔诡可观,谬悠荒唐,无端崖涯涘,而谭言微中,有作者之心,傲世之意,夫不可没已。

唐光禄既购是书,奇之,益俾好事者为之订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数十万言有余,而充叙于余。余维太史、漆园之意道之,所存不欲尽废,况中虑者哉?故聊为缀其轶叙叙之,不欲其志之尽湮,而使后之人有览,得其意、忘其言也。

或曰:“此东野之语,非君子所志。以为史则非信,以为子则非伦,以言道则近诬,吾为吾子之辱。”余曰:“否,否!不然。子以为子之史皆信邪?子之子皆伦邪?子之子、史皆中道邪?一有非信非伦,则子、史之诬均;诬均则去此书非远。余何从而定之?故以大道观,皆非所宜有矣。以天地之大观,何所不有哉?故以彼见非者,非也;以我见非者,非也。人非人之非者非;非人之非人之非者,又与非者也。是故必兼存之后可。于是兼存焉,而或者乃亦以为信。”属梓成,遂书冠之。

时壬辰夏端四日也。


这篇序一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旧序」,一部分是「陈元之」写的内容。


这篇序是孤证,我们根本没办法判断这篇序的真伪,以及序里面讲的内容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


那么陈元之是谁呢?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更不用说是像笔名一样的「华阳洞天主人」和「唐光禄」了。


有人从「华阳洞天主人」这个笔名解读,认为《西游记》是李春芳写的;有人从「唐光禄」这个笔名解读,认为《西游记》是唐鹤征写的。


也有的认为《西游记》就是陈元之写的。


但是陈元之自己也说了:《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


如果陈元之这句话是真实可信的,既然是「不知何人所为」,那么华阳洞天主人、陈元之、唐光禄都不可能会是作者。


但是这篇序的语言比较轻佻。


比如:华阳洞天主人校订西游记,明明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陈元之自己也很拥护西游记,并且希望这本书可以流传于世。


既然华阳洞天主人校订西游记是值得称赞的事,陈元之却用「好事者」这种贬义词来形容他,这是不符合陈元之对西游记认可的观点。


另外还有,陈元之说:”旧有叙,余读一过,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岂嫌其丘里之言与?”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原先有序,我读了一遍,也没有写作者的姓名。难道是嫌弃西游记是乡间野语才没有署名吗?

也就是说,作者之所以不肯在西游记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西游记」是“丘里之言”。


陈元之说的这句话是很有逻辑问题的,西游记原著对文字的处理就像是精心设计的巧妙机关一样。


如此写作手法和布局手段,作者怎么会嫌弃自己花了几年至十几年的精力和时间写的西游记是丘里之言呢?


西游记作者没有理由嫌弃西游记是丘里之言。而陈元之也非常拥护西游记,他也没有理由嫌弃西游记是丘里之言。


陈元之对待西游记有一种矛盾的思想。

所以我认为陈元之说的 “丘里之言” 和「《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这两句话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陈元之就是西游记作者的一个笔名,华阳洞天主人和唐光禄也是作者的笔名。


陈元之序里说的「岂嫌其丘里之言与」是故布迷局,用来迷惑读者,咱们接下来就来解读陈元之、华阳洞天主人的身份之谜。


陈元之给我们留下的唯一足记就是这篇《西游记》序。


陈元之作这篇序化用了很多司马迁庄子的典故,他自己也说了他借用了司马迁和庄子的思想风格来写这篇序的。


而充叙于余,余维太史、漆园之意道之」


司马迁和庄子的共同思想风格就是「滑稽风趣」,这也符合西游记原著中的「滑稽之雄」的风格。


从陈元之调侃华阳洞天主人是「好事者」,猜测得出来陈元之性格是比较幽默风趣


西游记风格是「滑稽之雄」的小说,陈元之也用「滑稽风趣」的文字给西游记写序。


也就是说陈元之和西游记作者性格都很幽默风趣。


这是怀疑陈元之是西游记作者的证据之一。


西游记原著里面有一个人物和陈元之的名字读音相似,五庄观的镇元子大仙。


镇元子谐音陈元之


刚刚说了陈元之性格是幽默风趣的,咱们再来看看镇元子的性格如何。


「第24回」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藏道:“何为谄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那行者闻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


谄佞的解释是「花言巧语,阿谀逢迎。亦指花言巧语阿谀逢迎的人。」


捆风的解释是:1.喻扯谎。2.说假话;扯谎。


孙悟空一听到清风明月对镇元子的介绍就笑的打跌。


说明镇元子的行为风格是一个滑稽的人,这一点和陈元之一样。


《第24回》 遂都一齐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行者笑道:“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


镇元子还喜欢吹牛逼,说明镇元子的人设是很「滑稽」的。


陈元之和镇元子名字谐音,行事风格还都滑稽幽默,都是和西游记有关,所以我觉得作者用「陈元之」来作笔名应该是和镇元子有关。


我们再看看「华阳洞天主人」这个笔名的含义。


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得名,创始年代史料无详细记载。明代学者王象春在《齐音.元阳子》一书中记有:“晋元阳子,长白山人,得《金碧潜通》一书于伏生(秦朝博士)墓中,细为注解,携之修真于华阳宫”。秦汉之际,皇帝多次封禅大典,方士借机把济南地区发展为道教圣地。至金代,有史载于金兴定四年(1220年),由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华阳宫,自此香火绵延,经久不衰,渐成规模。


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华阳宫」,咱们称“陈志渊”为华阳宫主人没问题吧?


参考五庄观的名字又叫「五庄观洞天」,五庄观是一座洞天华阳宫自然也是一座洞天。不要以为洞府才叫「洞天」,道观也是「洞天」的。


那么华阳宫自然也可以叫做「华阳洞天」。


陈志渊拓建华阳宫自然有资格叫做:华阳洞天主人


西游记的校订者是「华阳洞天主人」,写《西游记》序是陈元之。


陈元之和陈志渊,也是谐音字,只不过是「元之」和「志渊」颠倒过来了。


西游记有大量全真教的内丹诗词,华阳宫的主人陈志渊是全真教的弟子,他的名字还很符合西游记校订者和作西游记序的名字,这是巧合吗?


陈志渊和镇元子也是谐音字,这两个人还都是道教身份。


「第44回」正行时,却到山门前,但见那门上高悬着一面金字大匾,乃敕建智渊寺


通天河陈家庄属车迟国元会县所管,车迟国有一座「智渊寺」,之前我写过了,车迟国的故事和通天河陈家庄的故事一体的。


通天河陈家庄和车迟国智渊寺结合起来就是「陈智渊」,谐音陈志渊。


所以我猜测「华阳洞天主人」和「陈元之」「镇元子」这三个名字,都是和全真教丘处机弟子,华阳宫主人陈志渊有关的。


假如陈元之和华阳洞天主人这两个名字不是作者的笔名,怎么可能和「华阳宫主人陈志渊」跟「镇元子」那么的符合?


通过以上的推理,我认为「陈元之」「华阳洞天主人」都是作者的笔名。


下期咱们在来说说「华阳洞天主人」和镇元子之间的联系。


书接上回,上期咱们说了镇元子谐音陈元之,谐音华阳宫主人陈志渊。


本期咱们来说说华阳洞天主人和镇元子的关系。


先来了解一下,华阳洞天主人都做了什么事。


益俾好事者为之订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数十万言有余」


华阳洞天主人主要的工作是重新订校西游记,分好卷目。


西游记一百回分成二十卷,每卷五回,卷首用邵雍的《清夜吟》诗句来命名。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西游记作者是贾三近


华阳洞天主人为什么会选择邵雍的《清夜吟》诗句来给西游记分卷呢?这样做有什么深意吗?


这里咱们就不得不说邵雍在西游记里的身份了。


《第一回》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


「邵康节」是邵雍的谥号,在西游记的设定中邵雍就是盘古。


因为西游记的天地是盘古开辟的,但是解释天地形成的时候只提到「邵康节」没提到盘古。


所以我觉得盘古就是邵康节的化名。


西游世界的轮回周期,「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129600这个数字是来自邵雍的《皇极经世》。


说明了是邵雍的理论设定了西游世界是129600年轮回一次的,能够决定天地是多少年轮回一次的人,他的身份不就是等于盘古吗?


所以在西游记作者设定里,邵雍一定程度是等于盘古的。


详细解读请看下面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8619914


西游世界是盘古开辟的,也等于是邵雍开辟的。


华阳洞天主人把邵雍的《清夜吟》冠于西游记卷首,也就合情合理的了。


因为一本书就像一个世界,华阳洞天主人用《清夜吟》诗句给西游记100回分成二十卷。每一卷都打上了邵雍的标志。


说明每一卷都相当于是邵雍的一个“签名”,


也就是说明了在华阳洞天主人订校的西游记里,盘古就是邵雍的化身。


既然在西游记作者的眼里盘古是邵雍的化身。


而在华阳洞天主人眼里盘古也是邵雍的化身。


那么除了说明华阳洞天主人就是西游记作者的一个笔名之外还有别的解释吗?不然怎么那么巧合。


咱们再来解读《清夜吟》的含义。


清夜吟

[宋] 邵雍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译文:月到天心,风来水面,如此清闲隽永的境界,如此清凉明净的意味,难得世人细心参悟。


镇元子有一对徒弟是「清风明月」,《清夜吟》表达的意境和清风明月相符合,所以我猜测「清风明月」的名字就是作者取自《清夜吟》。


《第24回》不消讲,不消讲,定是那伙恶人偷了,我们只骂唐僧去来。” 两个出了园门,径来殿上,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贼头鼠脑,臭短臊长,没好气的胡嚷。


《第25回》却说那仙童骂够多时,清风道:“明月,这些和尚也受得气哩,我们就象骂鸡一般,骂了这半会,通没个招声,想必他不曾偷吃。倘或树高叶密,数得不明,不要诳骂了他!我和你再去查查。”


可是清风明月在书中的作用就是骂人的,清风明月的行为和他们名字给人的意境完全相反。


这一点和另外几对小妖的情况很相似。


「精细鬼,伶俐虫」被孙悟空骗了宝贝,很愚蠢,名字和性格相反。


「刁钻古怪,古怪刁钻」这两个小妖对人言听计从,名字和性格也相反。


「急如火,快如风」等等,六个小妖也是一样,名字和性格呈现反讽的笔法。


从这几对小妖例子看得出来,清风明月的性格和《清夜吟》的意境,有着作者反讽的笔法,也说明了清风明月的名字取自《清夜吟》。


通过「清风明月」和《清夜吟》的关系,说明了华阳洞天主人就是作者的一个笔名。


本篇文章主要是说两条线索来证明华阳洞天主人只是西游记作者的一个笔名。


1,西游记的设定里盘古是邵雍的化名,华阳洞天主人的订校里,盘古也是邵雍的化名。

也只有华阳洞天主人就是作者,他才能知道「盘古是邵雍化名」这条暗线。


2,清风明月的名字是来自邵雍《清夜吟》,而《清夜吟》又是华阳洞天主人用来给西游记分卷的。


镇元子的徒弟和华阳洞天主人有关系;镇元子和陈元之是谐音,这两点形成相互印证。证明华阳洞天主人就是西游记作者的一个笔名。


前期内容说到:镇元子和陈元之又是谐音。


华阳宫主人的陈志渊和「华阳洞天主人」,「陈元之」简直不要太巧合了。


订校西游记的华阳洞天主人和写西游记序的陈元之,都是作者的笔名。


这两个笔名都是来自全真教弟子,华阳宫的主人陈志渊。


镇元子的名字是来自陈元之的谐音。清风明月的名字是来自华阳洞天主人给西游记卷首命名的《清夜吟》。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知道了「华阳洞天主人」和「陈元之」都是作者的笔名,这两个笔名就是取自「华阳宫主人陈志渊」,那么西游记作者真正的名字是谁呢?


下期咱们就解读「唐光禄」找到西游记作者的真正名字。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看到百回本西游记的书,按照陈元之来说是因为一个叫「唐光禄」的人的功劳。


唐光禄既购是书,奇之,益俾好事者为之订校」


正是因为唐光禄把书买了,主张刻印发行,西游记才得以流传于世。


有人就觉得“唐光禄”指的是唐鹤征,进一步认为唐鹤征就是西游记的作者。


如果唐鹤征是西游记作者,那么华阳洞天主人又是谁呢?陈元之又是谁呢?这两个名字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这两个名字是唐鹤征的笔名吗?这有什么论证吗?


如果单单从“唐光禄”的角度来解读西游记作者,那么唐鹤征倒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但是“陈元之”和“华阳洞天主人”,又该怎么解释呢?难道是选择忽略掉吗?


前面咱们已经说了「华阳洞天主人」和「陈元之」是作者的笔名,所以唐光禄也一定是作者的笔名,而且唐光禄和「华阳洞天主人」、「陈元之」一定有共通之处。


我个人认为「唐光禄」并不是姓唐的光禄


「唐」有一种解释是「荒唐」的意思。


荒唐之言」出自《庄子—天下篇》。


陈元之写的西游记序,通篇都是用到庄子的典故,和「荒唐」二字不谋而合。


这就是「唐光禄」和「陈元之」共通之处。


所以「唐光禄」的“唐”更可能是指“荒唐”的意思,而不是指姓唐的意思


「荒唐」是指行事比较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的规则,这一点符合陈元之风格,把订校者称为「好事者」就是荒唐的行为。


「光禄」一般指的是光禄寺卿的官职。


「唐光禄」可以理解为:行事离谱的光禄寺卿


那么有哪一个「光禄」是行事不符合常规呢?


我觉得就是山东兰陵的「贾三近」。


贾三近 (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明隆庆进士。


贾三近24岁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自此,开始宦海政治生涯。贾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兴利除弊,嫉恨贪官污吏如寇仇。明万历十二年,贾三近任光禄寺卿。不久又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条,接见吏民。改革弊政,严惩贪污,政绩卓著,受到朝廷嘉奖。


贾三近当过“光禄寺卿”,贾三近编了一部《滑耀编》。


四库提要

明贾三近编。三近字德修,峄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皆采录寓言,如送穷、乞巧、责龟、册虎之类,悉为收载。其曰滑耀者,取庄子滑疑之耀,圣人所图”语也。前有宁鸠子序,宁鸠子即三近之寓名。各篇之后,间附评语。其《送穷文》篇末谓“穷鬼本出有穷氏,尝从孔子游陈、蔡间,既而归鲁,舍於颜回、原宪家”云云。以圣贤供笔墨之游戏,亦佻薄甚矣


四库全书总目,也就是纪晓岚认为贾三近是一个「以圣贤供笔墨之游戏,亦佻薄甚矣」的人。


一个连圣贤都敢拿来随便开玩笑的人,那他属于是「行事不符合常规」的人,他性格很「荒唐」。


陈元之写的西游记序,使用很多太史公和庄子的典故。


而贾三近的笔名是:太史氏、外史氏、大史氏、野史氏等等和司马迁有关的笔名。


还有:寓言、宁鳩子、滑耀子等等和庄子有关的笔名。


陈元之写的西游记序,使用了许多庄子和太史公的典故,贾三近也写过一篇序,也是使用了庄子和司马迁的典故。


可见贾三近仰慕太史公和庄子之心。


贾三近的特征既和陈元之的序有着很强的呼应,又和唐光禄这个名字相关联。


所以我觉得贾三近就是西游记的作者。


下期咱们再来了解贾三近和西游记之间的联系。


书接上文,上期咱们解读了贾三近是西游记的作者。


本期咱们来说说,贾三近凭什么可以是西游记的作者呢?


1,西游记的风格滑稽诙谐,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陈元之序也说了「其意近跅驰滑稽之雄,卮言漫衍之为也


明代诗人于慎行在《贾三近墓志铭》中刻道:异其谈说世故,上下古今,口若悬河,风生四座。即一笑一谑,皆有旨趣,令 人思考。自为诸生,淹贯群籍,博综众艺,清爽疏岩,咳唾立成。


贾三近和西游记呈现出来的语言幽默风趣相吻合,而他化用庄子和司马迁多个典故写出来的「滑耀编」序更是和陈元之遥相呼应。


西游记的结构就是前后形成对称式,《滑耀编》序和陈元之序正是对称关系。


2,西游记主旨之一就是「三教合一」。


贾三近自己就是一位大儒,而且更是精通佛道两家学问。


五华晴峰青插天,

北来岱脉相连绵。

海上神仙直咫尺,

犲翰箐蕤蓬莱仙。

仙人楼观七十二,

濯缨尚有当时泉。

千寻碧藕手所种,

不数华山王井莲。

峰宫贝关半阳见,

松萝密挂層峦巅。

壘壘怪石呈万品,

物像犹是鸿蒙前。

始皇羊车去不返,

书门题石全茫然。

郄公大峄久陈迹,

满山啼鸟空云烟。

深岩古木傲秋色,

潺潺流水鸣长川。

古桐琴瑟犹遗声,

谁哉为我弹青弦。

山下邹城近禾黍,

连城黄犊耕山田。

王母祠前几风雨,

白鹤特下龙池边。

峄邑距山二百里,

望中云雾常迴旋。

予将结庐此山下,

日控仙诀学常年。


自传灯后,开山直到今,

祗园金作地,宝界玉为林,

有相非真相,无心是道心,

人天成胜国,千古度迷沈

万历癸未岁十月之吉,峄如如道人贾三近书。


闻说西方土,頻年转法华。

著经翻贝叶,谈偈落天花。

鹿苑阶前地,恒河掌上沙。

本来身见足,何用覓三车。

万历癸未十一月溯日(初一)。石葵贾三近书。


这三首诗说明了贾三近是精通佛道的。


3,西游记有大量的中医知识,易经知识。


贾三近也照样对中医和易经研究很深。

《宁鸠子小传》 贾三近 宁鸠子,居东海兰陵,与汉太傅“二疏”同里。性恬淡简朴,慕汉阴叟披裘翁之为人。寡所交游,雅好推毂善类,喜怡情山水间。 有圃三亩,布畦蔬,余种杂树。古有旧井一隙,传自唐宋且数百年。一日掘地偶得之,其水甘冽,名曰“可汲”。时时取以灌溉,常语人曰:“昔日陵子辞三公为人灌园,子宁自灌不为他人也。” 圃中抅屋橡,傍列茶灶、香鼎琴台、乐栏、案堆《五岳图》《相鹤经》及《神农》《黄帝》诸书。暇中随意阅之。增前杂植群芳,灿然云锦,每篱修木渝花灌竹,辄取辟霞刀、斩去斧、分月铛、注露瓢,此山林钺铁鼎鼐也。


4,贾三近有:太史氏,大史氏、外史氏、石屋主人、宁鳩子、滑耀子、寓言等等笔名。


可见他是多么的思慕太史公和庄子。


这和陈元之用司马迁和庄子的滑稽风格来作的西游记序,不谋而合。


5,贾三近别号:「石屋主人」并且据《峄县志》记载:“石屋山,山麓泉流为小瀑布,夏雨后益喷吐,声如雷,冷侵肌发”。泉水流出的地方有紫红色的断崖高数丈,色泽美观,纹理坚致,深沉厚重,古朴迷人。那顶部稍向前倾的红石崖,宛如一座人工构筑的石屋。清冷冷的泉水汩汩不断地从泉中流出,冬暖夏凉,洁净甘美。  泉壁上横镌者“石屋山泉”遒劲俊美的尺寸方大字,两侧有“雨余雪浪喷千尺,旱后春流济万家”联句,题款署“万历二十年春三月石屋主人贾三近题”。


孙悟空的水帘洞也是一座石屋,孙悟空也是一位“石屋主人


「第一回」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贾三近的石屋山泉是:石屋山,山麓泉流为小瀑布,夏雨后益喷吐,声如雷,冷侵肌发


「第一回」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水帘洞的水也是泉水瀑布,两者泉水都很冷。


贾三近给石屋山泉写的对联是:雨余雪浪喷千尺,旱后春流济万家。


水帘洞的描写是:千寻雪浪飞,馀流润翠微。


有异曲同工之妙。


6,贾三近被擢升为南京光禄寺卿(从三品)。但是这次提升实际上是一个“鸡肋”,因为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南京是陪都,虽然也同时设有六部,但均属闲职。贾三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不肯赴任。


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


「第四回」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


孙悟空和贾三近的遭遇一模一样,我猜测陈元之自称是秣陵人,跟贾三近升「南京光禄寺卿」有关。对他来说升「南京光禄寺卿」是一次打击。


可以说贾三近比吴承恩、李春芳、唐鹤征等等候选人,更符合西游记作者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西游记   石屋   盘古   元子   清夜   西游   作者   清风明月   洞天   谐音   庄子   滑稽   笔名   主人   名字   贾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