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望远镜,战术是脚下灯

战略是望远镜。

战术是脚下灯。

战略是:搞清楚哪里有鱼?最好人少、鱼多、好抓、可持续。

战术是:搞清楚如何抓鱼?如何弯钩、织网、下海、驾渔船。

迈克尔·波特: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是差异化。战术是垄断,是规模优势。

熊彼特:战略是创新。战术是制度。

特劳特:战略是定位。

菲利浦·科特勒:战术是4P。

战略是望远镜,战术是脚下灯

曾经几何时,搞战略和搞战术的相互看不上,搞战术的人觉得搞战略的是好高骛远的书呆子,著名的历史人物赵括在纸上谈兵就是对战略的最大质疑。

搞战略的认为搞战术的低头捡钱的泥腿子,没有长远的计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跟着风口起飞,随着风停落地,潮水褪去,谁在裸奔,这些都是对不懂战术的人的讽刺。

战略并不简单。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字,讲的是道,是不争,是无为(无违),是道法自然,是如实观照,是如是到来,是明心见性。讲得看清事情、事物和事实的道,是高于战略的战略。

孙子兵法,战略是胜,战术是如何战胜,最高的战术是不战而胜(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具体到商业上,战略是:搞清楚哪里有鱼?最好是人少、鱼多、好抓、可持续。

然而战术也不简单

战术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战术又是:“道可尽道,名可尽名“。很多战术可以细化到具体步骤,量化到每一个输入。也有很多战术来自战斗中获取的经验、直觉,也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理论,但是通过不断的斗争中获取了大量的经验,使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问他是如何做决策的?他可能也讲不清楚,但是这不影响他们能够继续做出正确的决策。比较出名的人物就是《亮剑》的李云龙,名牌大学一肚子兵法理论的楚云飞并没有在胸无点墨的泥腿子李云龙那里讨到什么好处,虽然李云龙是小说人物,但是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在生活、战斗中总结出朴素的方法,我称之为以术入道的人。

具体到商业上,战术是:搞清楚如何抓鱼,如何弯钩、织网、下海、驾渔船。

战略和战术从来都不是矛盾的,相反他们应该是前进路程中的左右脚。

为什么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高到可以藐视敌人方可控制局面。

为什么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战术是最终战略结果的呈现,如果不能在操作层面很好地执行战略,再好的战略也无法弥补战术的失误。与其说战术上重视敌人,不如说战术上重视战术。

对于战略家:战略再好也要亲自下海,躬身入局方得进退之妙。

对于实战者:战术再妙也要抬头看路,高瞻远瞩可以运筹帷幄。

素书有云:

走不视地者颠。

人无远虑者危。

从下一篇开始写商业上的战略。基本观点来自明茨伯格的《战略历程》和三谷弘治的《经营战略全史》。感兴趣关注公众号白驹食场1988,不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道德经   孙子兵法   战术   泥腿子   波特   明心见性   战略   人无远虑   织网   渔船   可持续   望远镜   脚下   敌人   重视   正确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