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悖论”的新思考


对“悖论”的新思考

关于“悖论”,我想大部分人的想法一定和我一样,认为“悖论”意味着自相矛盾,符合“悖论”的事物,一定是假的,是空的,是站不住脚的。例如西方著名的“上帝悖论“如果上帝是全能的,那么上帝一定能够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如果有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上帝还算全能吗?如果无法创造这块石头,说明上帝就不是全能的。还有我自己发明的一个悖论:“我现在所说的这句话是骗你的”,如果你相信我说的是真的,就说明我没有骗你,这和我的这句话是矛盾的。以上的两个悖论用理性和逻辑来判断是矛盾的,但却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只能说明人类的语言和逻辑是不完善的。


对“悖论”的新思考

中国传统的佛和道,对于我们日常能用语言描述的客观存在,常常引导我们理解为“空”或者”无”,如“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无中生有”等。而对于我们日常所不能理解和用语言描述的内容,反而认为是真实永恒和自有永有的,是万物的本源。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用理性世界的逻辑思维或语言,去描述形而上学的哲学,宗教,艺术等内容,不自觉的便进入了悖论的境地。例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直译过来就是“道如果可以被言说,就不再是道了,《金刚经》里说“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通常给人的感觉都是矛盾,但这些语言却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真理,因为我们去理解这些语言是用心的思维(佛家阐述为智慧),而不是大脑的思维(逻辑),用王德峰老师的话说是“情感的思维”或“感性的思维”,并用艺术做比喻:虽然我们多数人不懂得乐理知识,但仍然可以感受一首乐曲美妙的旋律,是因为那首歌感触动了我们的内心的灵魂,而不是感动了我们大脑的思维。

对“悖论”的新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悖论   佛家   乐理   波罗蜜   能用   大脑   逻辑   理性   上帝   石头   矛盾   日常   思维   语言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