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自然原理(44)

经济的自然原理(44)

不可逆结构支配下的社会与经济(16)


二、经济的本质及其社会地位(3)


从社会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与私有化、劳动分工、产品交换相关的经济行为都属于“社会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此同时,社会的其它领域(如政治、文化、宗教等)也会出现各种“社会化”的表现形式。这些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从而构造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些社会因素中,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哪些因素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呢?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最早,人类的一切选择是以生存为导向的,而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来源。对于四处游走的松散群体而言,与经济因素相关的物质需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只有占据了充裕的自然资源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当人们更多地聚集在一起生产、生活后,围绕着“祖先崇拜”的氏族文化和围绕着“自然或神灵崇拜”的宗教成为连接群体成员的重要纽带,在这种情形下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力增加了。人们不仅需要得到生理的满足,还需要解决很多情绪上的问题;不仅要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还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于是,文化和宗教的力量在一些早期的社会中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此时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被文化和宗教的力量所“塑造”。当人类群体在不同的地区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社会以后,这些社会必然会向外寻找扩张的机会,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自然资源,这就会导致社会之间的冲突或战争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战争壮大了军事力量,使之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掌控军事力量的组织属于政治范畴,它与宗教、文化组织一样对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控制力,这些社会组织便成为各个社会的权力核心。战争规模的持续扩大会促使政治力量超越文化和宗教的力量,政治组织就有可能主宰社会活动,同时也“塑造”了经济行为。因此,在各种社会形态中,经济现象或行为都会遭遇政治、文化和宗教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干扰或控制,因而经济现象并非仅仅与经济因素相关,而是体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追求个人利益的广泛而复杂的行动是在一套规则的框架之内发生的,并不依赖于契约各方的直接个人动机。对于这一事实,个人主义者或是根本没有认识到,或是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而功利主义者则认为经济交换行为仅仅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在此条件下如果能够作出恰当的选择,就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涂尔干对此的反驳并不充分,他仅仅强调在契约之外仍然存在一些规则,这些规则是社会给予的,并不是缔约各方所达成的。即便从涂尔干的论点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模糊地看到经济在社会中所处的从属地位。经济并不能完全地自作主张,而是被一些力量“束缚”在社会结构中。

经济包含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过程。生产过程需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不同的组织形式,这些生产要素的结合共同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生产要素就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采用相对公平合理的经济手段去获得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聚集的过程就会十分缓慢,使用的效率就会比较低,这不仅影响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也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当政治组织成为社会的权力核心后,获取生产要素的手段也就随之改变了,因为其中一部分共识性权力逐渐转变为了强制性权力,社会组织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地加快了生产要素的集中,实际上也间接地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生产要素的集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同时还使得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应运而生,而技术正是人类应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生产要素聚集的倾向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自我强化的效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财富趋于集中,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步加快。由此,我们看得到了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对经济所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并且知道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并非单纯依靠经济因素来发挥作用的。

从长期来看,生产要素的集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它在一定的时期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不同的社会里,这个过程可快可慢,方式也不尽相同,可能依靠经济因素发挥主要的作用,也可以利用政治或文化的手段来加快集中的速度。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组织的形成造就了等级化的社会结构,而社会组织的功能就是对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权力的集中则是控制的必要条件。对经济而言,权力的集中加快了生产要素集中的速度,也增加了社会财富集中的程度,通过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使得生产要素的集中转变为了资本的集中。社会财富的增长方式有三个渠道,一个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另一个是提高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最后是利用稀缺性扩大生产要素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差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将更多的生产要素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而且越稀缺的资源越会被集中起来。在权力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的分布和流动也呈现出不均衡、不可逆的趋势。一旦这种趋势出现后,生产要素就会按照一种有序的方式流动,即从社会普通的大众阶层向权力阶层聚集。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就会不断地上涨,越稀缺的资源越集中,价值上涨的速度就越快。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控制也就意味着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对生产要素与各级产品之间差价的控制。经济的产业链与生物圈的食物链具有相似的流动方式,生产要素就像物质那样从低端向高端、从边缘向中心有序地流动,这种流动方式最终造成了社会财富的聚集和分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经济   自然资源   权力   宗教   手段   原理   因素   速度   力量   自然   结构   政治   组织   方式   社会   文化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