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自然原理(59)

经济的自然原理(59)

不可逆结构支配下的社会与经济(31)


四、经济学的前提条件(10)


在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体中,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层级中,这意味着他们所拥有的权力、财富以及资源、信息都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里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等级化现象,与权力、财富相关的任何事物在社会中都不会均匀地分布,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也同样如此。那么,社会中的每一个经济人又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期的呢?首先,每个人都会掌握一定数量的信息,他们会竭力依靠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由于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同时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每个人而言信息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不一样。例如,对于少数处于社会核心地位的人来说,他们拥有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具有强大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为他们的理性预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对于大多数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很少,而且很多是没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他们来说作出理性判断的困难很大。这些人找到的补救办法就是跟随比他们更有能力的人或阶层,这就产生了客观上的“从众心理”。独立思考对他们来说不仅难以做到,而且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同时还可能会丧失短期“跟风”的机会。这些人更愿意跟从流行的观点和社会潮流,因为这大大减少了他们处理事务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基本上放弃了独自的分析和判断,改用本能去代替理性的思考,当然从某种角度看也属于变相的自我保护。总的来说,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运用理性判断的程度是不同的,越不具备收集、分析信息能力的人越缺乏理性预期,越会表现出“从众”的倾向性。因而,理性预期的假设不能同时适用所有人,必须加以区别对待。这种差异是由社会结构造成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人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的理性决策导致了社会的无理性,而是本能的从众行为导致了非理性的社会现象。

为了解决经济学所面临的难题,我们显然需要对过去经济学的前提假设加以否定。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对社会和经济有一个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否则就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对此,我们只有站在过去所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人的创造性的归纳和演绎获得有关社会和经济全新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经济   阶层   本能   经济学   客观   理性   差异   权力   所有人   角度   很大   原理   能力   自然   结构   社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