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自然原理(55)

经济的自然原理(55)

不可逆结构支配下的社会与经济(27)


四、经济学的前提条件(6)


完全信息意味着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能够了解到有关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切信息。完全信息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完全竞争市场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只有信息是完全的,市场的价格机制才会有效,资源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同时,它也是完全理性的必要条件,因为理性的行为人需要依靠完全信息才能作出最优的选择,也就是被市场信息所“激励”。“为了使得市场经济有效地运行,个人和厂商都必须获得信息并有对现有信息做出反应的激励。事实上,可以将激励视为经济学的核心。……市场经济通过价格、利润和产权提供信息和激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那么,完全信息在现实中存在吗?纯粹从经验上来判断,我们应该不会反对每个人所能获取的信息是有限的,其数量和质量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也不一样。由此推断,完全信息所描绘的状态并不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相关的信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信息的形成和分布与人类社会的状况密切相关,信息的传递也是如此,因而不同的人在获取信息方面会受到社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没有人能够获得即时的、完全的信息,也没有人能够完全地鉴别信息的真伪。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信息的构成是多层次的,有的信息通过自然界传递给我们,有的信息通过人或机器来传递,比较复杂的信息则需要专门的人去收集、研究和汇总,这些工作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通常需要在权力和财富的支持下才能完成。随手可得的信息没有多大的价值,有价值的信息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而收集越多的有价值的信息需要付出越大的代价,而那些复杂的、可靠的、完整的信息则隐藏着较大的价值。由此推断,有价值的信息被不同的人群所掌握,它们的分布状况与权力和财富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关联,权力和财富越集中的地方有价值的信息也越集中。由于信息是人们付出一定的代价“生产”出来的,它们也是私有的,是有价值的,它们并不会自由随意地到处传播,而是像各种社会资源那样从权力和财富的中心向四周有序地流动,因此信息的传递方式受制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以及人类的活动方式。社会中的个体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他们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限制,同样信息的流动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其流动的方式则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或经济规律。特别是当信息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以后,其属性与普通商品就完全一致了,它们的流动就变成了真正的商品交易,并不是人们可以随意获得的。

综上所述,完全理性、完全竞争、完全信息这三个假设都没有存在的现实基础,它们产生于理想化的处理方式,这种“自下而上”的演绎方法导致最终结论严重脱离了实际情况。因而,建立在这三个假设之上的微观经济学是不牢靠的,它难以对经济现象作出恰当的描述,因此需要重新构建与真实的社会结构相一致的理论基础。上述的问题对于许多经济学家也许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批评者对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表现出失望的情绪,只是解决这些问题要比发现它们困难得多,因而这些“大麻烦”一直被经济学家们“束之高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约瑟夫   经济   参与者   推断   经济学   理性   权力   代价   原理   状况   自然   结构   价值   方式   财富   社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