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自然原理(63)

经济的自然原理(63)

不可逆结构支配下的社会与经济(35)


五、对经济基本规律的重新认识(4)


人类社会是一种不同于物质结构的不可逆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作用方式和结构特征更加复杂。在社会结构中,一些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逐步地形成,但是与自然规律相比这些规律的不确定性更强。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它不是经典物理学理论所描绘的那种稳定态,如果用机械的观点来研究社会规律一定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当前的经济学理论正是走了这条道路,而且还在努力地向前推进。如果忽略了社会结构的特征,任何理论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即针对不同的前提条件时,理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所有的社会规律都依赖于既有的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力,这些因素的强弱变化及其不确定性对社会规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而,我们首先要从宏观视角去研究社会结构的特征,而不是从微观角度去发现单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顺序不能改变,因为结构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社会运行的方式。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构成不同的社会经济机器,将产生在该国家为真的不同因果关系,以及相伴而来的适合在这些关系中出现的量的不同概率测度。”

——南希·卡特赖特《斑杂的世界——科学边界的研究》


人类社会是一个拥有核心的等级化的不可逆结构,这个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内部所有群体的活动方式,它为所有群体构建了一个客观的生存环境。关于社会结构的性质和特征应该成为所有社会规律以及经济规律的前提条件,以此为前提的逻辑演绎才有可能正确地揭示所发生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经典理论的理想化假设并没有考虑到宏观环境的结构性问题,也许从一开始这个问题就没有被看作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自然科学教给我们的从来都是一些抽象的、确定的概念和定律,这些概念和定律被认为在任何环境中都普遍适用,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例如,牛顿定律首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方式,而当爱因斯坦考虑到引力场(一种不可逆的形态)所造成的影响时,牛顿力学所描绘的运动方式就需要作出适当的修正,并且时间的定义需要重新改写。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在内都顺其自然地继承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这就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新建立新的前提条件,重新定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利用新的逻辑框架将这些基本概念连接起来。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所有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认识和理解方式,这可谓是一项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赖特   卡特   爱因斯坦   经济   不确定性   定律   自然科学   逻辑   规律   特征   原理   因素   理论   自然   结构   方式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