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没用就没用呗~


尽管庄子早就说过“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无用之美是为大美”,但现实生活还是逃不过“实用”的支配。

随手一翻,社交媒体充斥着“超实用”“高性价比”“避雷”“防踩坑”这样的关键词,各种比价比款、选购指南、避雷攻略......让我们多了理智,却少了几分一见钟情的快意。

今天【宅二三】想任性一下,推荐一些不实用、性价比不高的物件。毕竟,如果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可以完全不理性,完全放纵自己的情感,任性做自己的地方,那就是“家”了。

在我们看来,美是情感,不是知识、经验,也没有可以理性量化的标准,这些“无用”的物件,能打动我们,这就是我们认为“美”的标准。

所以,不妨为你的家添几件美好之物,不因为实用、性价比或大名鼎鼎,仅仅因为“觉得它很美”。


01

“材料大师的玻璃拼贴画”

by Lucia Massari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37岁的威尼斯设计师Lucia Massari被媒体称为“冉冉升起的材料大师“,他用不同色泽和质感的玻璃,拼贴成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作品,像一幅幅现代抽象绘画作品,但其实也是灯具。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玻璃拼贴作品


她还创作了“TESTE COMPOSTE”系列,灵感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Giuseppe Arcimboldo,用玻璃制成的漩涡、玫瑰花结、花朵和叶子,在镜面上组成人脸面具。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镜子面具”


02

“融化的玻璃碗”

by Elinor Portnoy


Elinor Portnoy是来自伦敦的产品设计师,同样专注于研究不同材料的创新制作方法。比如她的“PUDDLE”系列,就是将不同色彩的玻璃平铺,然后用传统的玻璃吹制工艺,趁热成型,最终形成了一个个灵动、随机而富有流动性的玻璃器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PUDDLE系列


在Elinor Portnoy看来,厨房已成为与客厅相连的开放空间并具有了对外的社交和展示意义。所以现代人选择厨房工具的观念也在变化,开始追求更具有装饰性和设计感的厨房工具。所以她设计了这样一个榨汁器,由多种颜色的玻璃制成,通过冷加工将其“剥离”下来,露出内层的肌理(就像切开的水果一样)。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JUICER系列


03

“家庭动物园”

by Hans Bølling


Hans Bølling(生于1931年)是丹麦建筑师和设计师。他最初计划从事广告设计事业,但最终学习成为一名建筑师。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伯林设计了小型木制物体、家具和私人别墅、市政厅等建筑。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他的小型木制作品以幽默感著称,这些木制小摆件最初只是做来送给家人和朋友,备受好评之后开始公开售卖。他在上世纪50-60年代设计的木制鸭子、美人鱼、鹦鹉等作品,至今仍是颇受欢迎的产品(售价在40~150美元左右,入股不亏 )。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04

“伊姆斯同款木鲸”

by Vitra


在洛杉矶伊姆斯夫妇的住所,陈设着一条长超过两米的巨大鲸鱼,这是北美民间艺术的匿名作品。Charles和Ray非常喜欢它,这条巨大的鲸鱼在他们的空间里占据了永久性的位置,还在很多拍摄中出镜,比如著名的伊姆斯休闲椅的第一张照片中,就能看到这条鲸鱼。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图片来自Vitra

如今,Vitra推出了这条鲸鱼的小型复制品,长约18厘米,向珍贵的原作致敬,同时更易于普通人收藏和摆放(售价1145美元)。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图片来自Vitra


05

“鞋履设计师的疯狂幻想”

by Paula Cademartori&Bitossi Home


“Parva Repono”是拉丁语小商店的意思,这系列作品由鞋履设计师Paula Cademartori与意大利家居品牌Bitossi Home合作设计。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Parva Repono系列摆件


Bitossi Home是一个于2007创立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品牌,有着意大利的精湛工艺和美感,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着瓷质、玻璃、木质和新型材料的融合与创新。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Frutta系列蜡烛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Bel Paese系列餐具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La Tavola Scomposta系列餐具


06

“涂鸦艺术家和传统陶艺”

by Lucia Massari


波佐见烧(Hasami),是来自日本长崎县波佐见町的一种无铅陶瓷器物。从16世纪起就颇有知名度,日本明治时期还被作为皇室婚礼用品。

其中,Maruhiro是波佐见烧的龙头企业,产品包括陶器和瓷器,有极高的声誉,而它旗下的副线品牌BARBAR则以更创新、有趣的姿态示人。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此前,BARBAR与荷兰艺术家Boris Tellegen合作推出了Blue & White系列,分别有小摆件(6000日元)和花瓶(30000日元)。

Boris Tellegen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以涂鸦艺术家Delta的名字出现在街头,是欧洲涂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一位受高达、现代建筑、机器人等文化因素影响的艺术家,作品以3D字体风格和机械感为特色。所以这一次与日本传统瓷器工艺的合作,瓷器的温润和机械感的造型,带来冲突的美感。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07

“跨界艺术家的小玩具”

by Carolina Melis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谈到平衡吊饰,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丹麦品牌Flensted mobile。其实,很多设计师和品牌都设计过平衡吊饰。

来自意大利撒丁岛,目前生活在伦敦的Carolina Melis,不仅是电影制片人、插画家,也是室内设计师,也设计了一系列平衡吊饰和桌面摆饰。

缤纷而和谐的配色,加上温润的原木材质,非常适合在极简设计的空间内,成为点睛配饰(售价在191-239美元)。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08

“可以任意组装的陶瓷器皿”

by Tal Batit


32岁的特拉维夫艺术家Tal Batit,一直保持着发对陶瓷材质的热情,专注于研究创新的雕塑、花瓶和家居摆饰等物件。

Tal Batit的美学语言令人耳目一新,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在传统陶瓷的工艺和文化中汲取灵感,同时融入现代的设计语言和色彩搭配,在保留材料的天然质感和手工品质的同时,为他的“古怪”作品赋予了独特的后现代主义气质。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Hybrids(2017)


巴蒂特本人解释说,他的作品“专注于处理结构,制造视觉上的矛盾、不和谐和对比感”,同时,色彩始终是中心主题。比如他的毕业作品“ Hybrids(2017)”系列就直观地呈现了他的创作理念。

该系列由一系列陶瓷器皿、花瓶和桌面摆件组成,每一个都是由3个或更多单独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系列中的每个组件都具有完全相同的直径,于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形成无数种排列组合。

同时,Batit还开发了3D打印模具,让他可以创建比以往更复杂的陶瓷造型。难怪有媒体评论:“Batit将传统的陶瓷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Hybrids(2017)


09

“面包章的现代表达”

by Roberto Sironi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Madre pane系列


来自意大利的年轻设计师Roberto Sironi,把每个作品都当成是一个正在叙述的故事,然后用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发展故事情节,从宗教仪式与人类发展学的相关性到历史记忆,变化多样。

他的Madre pane系列,灵感来源于意大利南部的“面包章”(bread stamps,以往大家使用公共烤箱烤面包时,会对自家的面包进行标记)。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Madre pane系列


Madre pane系列由耐高温陶瓷制成,这也是传统烤炉会使用的材料。Roberto Sironi在研究了大量“面包章”之后,从人们常用的图形中抽象出鸡蛋、母鸡、树和磨石四个形象,分别象征着出生、孕育、成长和力量(售价364美元)。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Madre pane系列


10

“不断生长的物件档案”

by Wang&Söderström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Wang&Söderström


Wang&Söderström是位于哥本哈根的跨学科二人组,由瑞典设计师Anny Wang和建筑师Tim Söderström组成。他们一直在努力跨越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探索情感表达和新颖触觉。

他们擅长利用数字3D模型,并通过3D打印完成设计,将冷冰冰的数据转化为可触摸、感知并能激发不同情感的物件,模糊着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之间的边界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TABLE OF CONTENTS系列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COLLECTION OF 3D-PRINTED OBJECTS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COMMON ODD THINGS系列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COLLECTION OF 3D-PRINTED OBJECTS系列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


大多数时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综合考量、理性分析,力图做有用的事、做个有用的人。

不过在家里,没用一点也没关系吧~‍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


主编:牧之、鹤鹤

监制:安琪

执行主编:涩々

编辑:hh

撰稿:hh

摄影:均来自官网

平面设计:圆圆

校对:颖酱

收录话题:#灵感生活


一 群 没 用 的 玩 意 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丹麦   摆件   意大利   鲸鱼   日本   物件   艺术家   设计师   陶瓷   传统   玻璃   材料   品牌   系列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