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围绕“家的幸福力”命题,一筑一事联合麓客,开展一场关于“未来幸福家空间”的生活方式研究计划。宅二三则作为研究执行方,将从5个维度、通过5个不同视角去记录、观察每个家庭可能带给我们的生活线索,并试图将这些线索整理成册,解锁一些新观点和生活可能——从家出发,看见对生活的启发。

在这项计划中,我们力求既能围绕设计角度,用专业性的知识解读幸福之家的样本,探讨未来居住空间的可能形式。也试图从城市发展、生活变迁的维度,触摸两座城市在文化上的“同”与“异”。

但我们并不会仅此止步。成都、重庆,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文化相似,两座城市紧密相连。单从地理上看,一则以盆地为主,二则以山川为题,形成向下“凹”和向上“凸”的地貌形态,我们从“家的幸福力”为起点,聚焦成渝两地更多与城市相关的领域,提出“凹凸双城记”,在未来将开启为期十年的研究计划。


空间是不断生长的物体,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斑驳的痕迹,也会根据人的行为发生质的变化,衍生出“家”的概念。

在上一期“容纳生长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家形态的多种想象与呈现,也从不同维度探访了多个家庭空间生长变化的因素和要诀。

其中,三研堂主理人田筠的家,围绕着“生长”的概念,将家空间作为植物的起始点,让“生”的意象贯穿空间的每一个角落,有机地衔接人文、艺术、生活常态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给予了我们关于居所新的启发——脱离钢筋水泥构筑的固定居所、依托自然而生的建筑,具有天然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会让时间沉淀其中,使建筑空间平实自然地生长


01

自然生长的纹理,

带动建筑与空间的变化。


曾有一档“下饭”综艺《向往的生活》,凭借自然平实的乡野生活迅速走红,它受欢迎的程度投射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从种下第一株水稻,到饭桌上的一粒香米;一颗果实到一罐香蜜,自给自足的生活,宛若桃源风光里描绘的“土地平旷”、“往来种作”,人处其中可以亲密地感受到万物的生长变化。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向往的生活》蘑菇屋,图源网络


从城市化进程发展以来,居住方式越来越趋向多元,我们对于房屋住宅的需求愈见明朗。无论是东方的“桃花源”,还是西方的“乌托邦”,都是人类自然之心的映射。

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Frank Lloyd Wrigh,曾提出“有机建筑”的概念,由他设计的经典之作——「流水别墅」,巧妙地利用环境,充分地考虑山石、瀑布、林木的自然位置,在不破坏自然本身的基础上,将别墅融于其中,让建筑的自然状态犹如是从地下生长出来的,盘旋在大地之上。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流水别墅,图源网络


流水别墅的成功赋予了建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当下“一成不变”的建筑空间提供了生动灵活的“案本”。

在经历了2020这个特殊的历史元年,当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未来居所时,一些人为“诗意的栖居”带来了新的现实意义——探寻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将“有机”融入住宅

作为中国卓越的景观设计顾问公司,三研堂凭借为人们提供具有“诗意栖居”般特色的作品,成为景观设计领域里独树一帜的理想主义存在。主理人田筠也将三研堂的美学理念融进了自己的城市住宅。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一进入她的家,就被植物占据了视野,让人分不清身处都市还是走进了野外。随处可见的植物造景,不仅让四季在此光临,也让一天之中不同的时刻都有不同的光景。这种自然生长的纹理让静止的建筑与空间也随之不断变化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田筠家的植物造景。摄影:丸家


怀着“纳自然之形,建空间之意”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自然融进室内。

来自以色列的著名建筑师Pitsou kedem就是其中之一。在他设计的作品中,极力追求自然光与建筑构造的微妙光线为设计语境,以室内融入现代花园的设计手法,实现现代建筑与自然的“无缝衔接”,让自然的变化带动室内空间的氛围。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Pitsou kedem设计作品:Split House,图源网络


其中,位于以色列Tel Aviv-Yafo的耐候钢结构住宅设计,为房屋创设了清晰流动的变化光景。

在该项目中,建筑的主要结构与空间结合在一起,形成穿孔的耐候钢结构,房间围绕着一个双层的庭院展开,通过玻璃墙,从公共区域演变成了一个私人房间。

广阔的墙壁看似毫无生机,但随着光影效果的移动越过建筑表面,创造了动态的戏剧性效果,让整个建筑充满了活跃的动感。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网络


所选建材如混凝土、耐候钢和木材都处于原始状态,随着光照,每天在不同的时间变幻着材料的色彩。耐候钢在阳光下呈现锈渍的橙色,傍晚看起来几乎是黑色的。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网络


整栋房子非常的通透,室外的景色可以自然的引入室内,房屋根据自然的瞬息生长,也会有不同的“奇遇”。也许在某天清晨,有一株植物会随着建筑结构探头进屋,让原始状态的住宅,焕发新生的面貌。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室内空间给植物预留了充足的生长空间,图源网络


02

景观中的房子,

由外向内生长。


我们常说,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大都与自然有关,比如夏天里的一场雨、比如山里的清涧淙鸣、比如自然生长的童年,以及依托自然而成的建筑。

在俄罗斯莫斯科,建筑师Niko设计了一栋“景观中的房子”,是一座与自然结合、未来流线型的住宅。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网络


从外形设计到内部空间,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连接,形成了相互流动的特点。绿色屋顶由木质和草本植物组成,增强了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联。

顶面来看,在圆形的天窗上设置了滑行的轨道,根据太阳的移动为导向,将大量的自然空气和光线引入室内。随着光线的移动,呈现出明与暗的相互交织,这种变化,时不时给人带来神秘感与惊喜感,赋予室内空间灵动体验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网络


步入室内,随处大开窗的玻璃设计,将景色引入室内,带动空间光影变幻,充满自然斑斓的色彩。悬挂的壁炉配合自然之景,犹如一根树干生长入内。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网络


基于光线造景的独特条件,室内装饰,设计师以“家庭画廊”为思路,利用建筑线条作为展陈框架,让每一件家具都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品。大量留白的区域,给室内留有足够更改的空间,让它可以随着住在里面的人不断生长。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生活空间分为三个区域:厨房餐厅、带壁炉的休闲区域和咖啡区。厨房通过圆形造型隔墙从视觉上与主要生活区隔开,减少了墙体隔间,给家庭“生长”留有了足够的弹性,以便满足许多未来未知的变化。

整个空间在自然环境的诠释中,如同与植物共生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与整体相连。例如外部空间,它与房子的客厅、卧室和其他房间交织在一起,互相流通循环,赋予了建筑物生命与自然的力量。

由于建筑完全依托景观建成,随着四季植物的流转变化,建筑也在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视觉观感。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冬季时期的建筑,图源网络


虽然该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因其独特的流线,使建筑本身带有“流动、向上生长”的美感,同时,与自然相融的特性,也让景观生长绵延递进至空间内,营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以自然而然的设计去面对自然造就的环境与场所,让建筑能够在环境中生成,当建筑与所在的场地环境融为一体,这个过程使建筑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土生土长”的状态,具有天然的“生长性”。


03

自然赋予的灵活性,

让空间自由生长、扩展。


一个“生长型”的居所,除去自然带来的生机,在构筑空间布局时,还应当考虑是否有应对未来需求的可能。

有着“童话国度”之称的挪威,一直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建筑书写自己的风格。不管是中世纪时期的木板教堂,还是现今依山而建的树巢木屋,它们的建筑一直以树木这类自带“生命力”的材料为基架(木材建造的房屋因为其绿色环保、健康、居住舒适、安全、贴近自然、使用寿命长和设计风格独具个性等诸多优势,有着“会呼吸的房屋”一称),使建筑本身带有自然原始的“生长”特点。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树巢木屋,图源ArchDaily


在此基础上,位于挪威Sunndal乡村的一对年轻夫妇,还为未来的改变做足了准备。Rever&Drage设计团队根据需求,在风景如画的山林间为他们建造了一座住宅,该住宅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随着自己的需求以及家庭成员的增加而进行空间的扩展,让家变成了可以更改的“弹性空间”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住宅外观,图hhlloo,摄影:©Tom Auger


具体来看,这是一个二合一的住宅,男主人希望住宅是一个浪漫而舒适的居所,而女主人则希望住宅的实用性功能更强。出于对经济和未来发展的考虑,满足日常起居的空间,将家空间设计成了银棕色的木质复层结构,各层面积均为五十平方米。

首层空间的入口、厨房和起居室分散在洗衣房周围,二层则是以卧室、休息区、储藏室和浴室为主。穿过一层的洗衣房,人可以直接到达半室外空间的住宅后门。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hhlloo,摄影:©Tom Auger


另一边则是半开放的三角形开口区域,占地面积是日常起居空间的两倍,以黑色木板做色调区分,设计上侧重于突出一种工业感和临时性,可随着需求进行修饰调整。空间很大,方便在未来容纳更多的房间。目前可作为储藏室、车库、车间,以及社交区域场来使用。

此外,这些独特的开口形式,不仅可以满足景观视野的需求,还可以作为取景器,形成各种不同的框景,看到多样的森林和山脉。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从住宅不同角度看周边景色,图源gooood谷德设计网,摄影©Tom Auger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住宅屋顶在项目搭建初期就已经完成,任何未来的扩建将围绕这一基架进行,显著的减少了后期的工程量,从而降低预算。

同时,随着新房的增加,这座建筑将发生自然的生长演变,呈现出当地传统农舍的造型,使之与周围的环境融合更加协调。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hhlloo,摄影:©Tom Auger


自然的广阔给予了建筑无限延长的生命,当我们将室内空间做开放式的处理,自然的变化能够与之交融创造出更多“可生长性”的空间。


04

打破一成不变的家,

将建筑融进自然生命。


“家”是身体和灵魂的栖居地,也是容纳日常生活的“容器”,随着家宅主人的改变,“容器”如果缺乏灵活性,这个空间就会因为挤压而产生不适。

因此,当我们试图给空间做弹性,将自然考虑到居住环境中来,这些外部的变化,便可以给予住宅空间许多未知的惊喜。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图源网络ArchDaily


面向未来的居所,在融于自然的同时,也要与之共生,建筑和自然不应该被城市现代化进程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为深刻对立的关系。

当我们与自然生活更加贴近,感受自然变化的同时,空间的生长变化也会随着自然肆意流动,赋予建筑情感、也赋予“家”无限生长变化的神秘感和新鲜感。


-


主编:牧之、鹤鹤

监制:安琪

执行主编:涩々

编辑:白

撰稿:白

图片:由“丸家”拍摄,或来源网络

平面设计:二歪

校对:Mao

收录话题:#凹凸双城


凹凸双城·观察特辑5:解码未来城市居所,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居所   双城   自然   未来   城市   特辑   凹凸   景观   生长   住宅   室内   植物   区域   需求   环境   建筑   空间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